一种拼接型水润滑轴承板条外圆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14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08726.2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型船舶推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接型水润滑轴承板条外圆加工方法。本发明采用整体拼接的方式进行水润滑轴承板条外圆的加工,能够有效减少板条之间的尺寸差异性,并提供同一形状板条的通用性;本发明设计并制作导向板工装,在装配过程中两端孔口装配进入,既有利于方便快捷完成板条装配和调整,又有利于保证完成加工后水槽的对中;本发明在板条组装过程中,根据拼装后板条内孔尺寸,配置了前端带锥度的中心堵头和外圆锁紧锁紧环条工装,保证了拼装后轴瓦外圆加工过程中整体结构的稳定;本发明加工完成后的水润滑轴承板条外圆的圆柱度和精度高,有利于提高板条与轴承铜衬套装配后的贴合度,并能够有效减少应力集中。

    一种船用主机辅助冷却水内循环系统及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2850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33012.9

    申请日:2016-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21/3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主机辅助冷却水内循环系统及冷却方法,包括压载水舱,压载水舱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海水总管进口相连,海水总管出口通过进水管与主机的冷却水进口相连,主机的冷却水出口通过排水管与排水口相连,压载水舱的回水口通过回水管与排水管相连,还包括补水装置,包括压载水箱和压载泵,压载水箱通过补水管与压载水舱的补水口相连,压载泵设于所述补水管。本发明能够代替常规冷却水系统供主机短时工作,保证主机不停机。

    船用海底门兜水格栅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35502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04074.X

    申请日:201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用吸入格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兜水格栅。船用海底门兜水格栅,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安装框架(1)、格栅条(2)以及兜水板(3);安装框架(1)为一环形框架;兜水板(3)为设有通水孔(3-1)的平板,兜水板(3)与安装框架(1)的底面固定连接,兜水板(3)的外侧端面与安装框架(1)的底面呈一定夹角;格栅条(2)的头尾两端分别固定在兜水板(3)的内侧端面以及安装框架(1)上。由于格栅底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获得了海水进口处的动压头,从而可降低吸入管路中的负压,大大提高各种设备吸入海水的能力。

    一种海水冷却管路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091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37434.7

    申请日:2017-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3/04 B63H21/383 F04B49/22 F04B51/00

    Abstract: 一种海水冷却管路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3台海水泵、2个电动阀、2个压力控制器和1个控制箱和机舱监控系统,3台海水泵中两台海水泵作为主海水泵,分别布置在船舶左右舷,两台主海水泵出口之间不连通,另外一台海水泵作为备用泵;2个电动阀分别安装在备用泵出口连接至两台主海水泵出口处之间的管路上;2个压力控制器分别安装在两台主海水泵的出口处;控制箱与3台海水泵、2个压力控制器及2个电动阀连接,用于接收管路压力信号、电动阀启闭信号,并控制电动阀以及海水泵的启停以及发出故障报警信号;机舱监控系统与压力控制器及控制箱连接。本发明将备用泵数量减少一台,节约了机舱空间,提高了冷却系统自动化程度。

    一种船用空气减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886386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1419638.9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空气减压装置,主要包括气源主管A,气源主管B、支管A和支管B,所述气源主管A的出口分别与支管A和支管B的入口连通,支管道A和支管道B并列设置,且支管道A和支管道B的出口分别与气源主管B的入口连通;所述气源主管A的出口设有截止阀;所述支管A和支管B上自入口至出口方向分别依次设置有减压阀和安全阀;所述气源主管B的入口处配置有止回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阀件集中布置,将空气瓶内的压缩空气压力减压至全船各压缩空气系统用户所需求的压力值,且可防止减压失效对压缩空气系统用户的损伤,提高了系统及压缩空气系统用户的安全性。

    一种船用主机排气系统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089229U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20127657.6

    申请日:2011-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主机排气系统,该系统包括有主排气管道,与主排气管道相连通的舷侧排气管道和船底排气管道,所述的舷侧排气管道和船底排气管道内分别设有可翻转的水上排气挡板和水下排气挡板,水上排气挡板与第一转轴相连,第一转轴与第一手柄的一端连接,第一手柄的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水下排气挡板与第二转轴相连,第二转轴与第二手柄的一端连接,第二手柄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第一伸缩气缸与第二伸缩气缸控制阀块连接,控制阀块与空气压力源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操作方便可靠。2、采用水上、水下排气,确保在执行不同任务时较佳的运动性能和隐身性能,达到完成不同任务的目的。

    一种大速差船舶喷水推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887750Y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20096469.0

    申请日:2006-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船舶领域使用的大速差船舶喷水推进装置。它包括主机、喷水推进泵和与喷水推进泵连接的传动轴,其不同之处在于在主机得输出端通过滑差减速齿轮箱与传动轴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滑差技术具有从1∶1到几乎接近0∶1的大速比无节调速范围,因此利用滑差技术可实现喷水推进泵驱动的大的速差变化范围,使船艇不仅具有较高的航行速度,又具有很低的作业工况航速,即能实现稳定的微速航行,提高了喷水推进装置的可靠性;2.在微速状态下,船艇具有更好的航向控制能力和定位能力,并且航速和航向的控制简单方便,简化了操纵;3.结构简单,保持了常规喷水推进装置的基本结构不变。

    应用于船舶排气系统的降噪减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508477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260161.1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船舶排气系统的降噪减阻装置,包括静音箱,静音箱布置于柴油机排气出口上方,并位于排气消音器的进气端;静音箱的壳体采用夹层结构,中间填充绝热吸声材料;静音箱的底面在与柴油机排气出口对应的位置开设进气口,进气口与柴油机排气出口之间通过竖直的支管连通;静音箱的侧面在与消音器对应的位置开设出气口,出气口通过总管与消音器的进气端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柴油机排气出口与消音器之间增设静音箱,能实现多个(4个或以上)排气出口的柴油机排气优化收集需求,减小阻力损失,且占据较小的空间尺寸,便于机舱布置,既能减小阻力损失又能降低消声量,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船用海底门兜水格栅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17970U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621160458.4

    申请日:2016-1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海底门兜水格栅,包括齐平板、安装边框、格栅单元、兜水板;安装边框、齐平板与船体外板依次连接;且安装边框的外表面、齐平板的外表面与船体外板的外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格栅单元的前端与安装边框连接,格栅单元与安装边框的外表面呈30‑40°夹角;兜水板的后端与安装边框连接,其前端与格栅单元的后端连接;兜水板与安装边框的外表面的延长线呈50‑60°夹角,使船用海底门兜水格栅形成32‑59mm的兜水高度;在兜水板上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能解决航速低的船舶存在阻力过大的问题,航速高的船舶存在提供的动压头不够、海水泵吸空的问题,以及高速船在倒车时主机海水泵吸空的问题;减少船舶航行阻力。

    透气型船艇水润滑尾轴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887752Y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20096470.3

    申请日:2006-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船舶领域使用的用于高速船艇尾轴管密封的透气型水润滑尾轴密封装置。包括尾管和尾轴密封装置,尾管前端与尾轴密封装置相联,尾轴密封装置上设置有进水口,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尾管与尾轴密封装置联接处的尾管顶部或尾轴密封装置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与透气管相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开设透气管能及时排除尾管中的空气,防止气腔的形成,使流经尾管的水流畅通,流量足够,保证了轴承和尾轴密封装置内的密封件浸没在水中,从而避免了尾轴和尾轴密封装置发热烧损,提高了轴系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使用寿命;2.结构简单,能以现有尾轴密封装置为基础,在顶部适当部位开设透气孔即可;且安装维护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