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4810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213744.1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薄结构增材制造修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超薄结构的损伤区域机加工去除;获取超薄结构的待修复区域的三维模型;对待修复区域的三维模型进行处理;在待修复区域的底部四周构建载粉装置,使载粉装置中的粉末填充至与待修复区域的底部表面齐平或相切;通过高能束或辅助加热装置使超薄结构的外轮廓周围载粉装置内粉末熔化、烧结或固化,并与超薄结构的外轮廓结合在一起,形成外轮廓加厚结构,成为适应性工装;根据模型处理所得规划路径,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对待修复区域进行修复。本发明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无需超小光斑高能束设备或加厚工装,就能修复超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2059185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251884.X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形方法,能够解决成形具有悬臂结构零件在成形过程中支撑过多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了一种带悬臂结构的成形件。成形方法包括:获得零件模型,为悬臂结构添加倾斜支撑部,对模型分层切片,对成形层进行扫描路径规划。对于构成倾斜面的成形层中,待成形层具有突出于已成形层的悬空区域以及非悬空区域,边框扫描路径由第一路径以及第二路径组成,第一路径对应非悬空区域,第二路径对应悬空区域。根据倾角大小对第一路径、第二路径设定制备工艺参数,根据已设定的制备工艺参数逐层打印。第一路径制备工艺参数中的能量密度小于第二路径制备工艺参数中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8455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98060.3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的保护方法、加工方法以及工件,其中,所述工件的保护方法包括:步骤A.在所述工件的多个腔道中定义第一腔道、第二腔道,所述第一腔道的腔道口尺寸小于流通尺寸,所述第二腔道的腔道口尺寸大于该流通尺寸,所述第一腔道与所述第二腔道两者相互隔开;步骤B.对于定义的所述第一腔道,将固态的填充料从所述第一腔道的腔道口输送入所述第一腔道,对该固态的填充料加热使其熔化,之后冷却凝固;步骤C.对于定义的所述第二腔道,将熔融的填充料从所述第二腔道的腔道口输送入所述第二腔道,之后冷却凝固。
-
公开(公告)号:CN11205918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1251938.2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2F3/105 , B23K26/342 , B23K26/70 , B33Y1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倾斜面成形件的成形方法,提供了一种成形具有倾斜面结构零件的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倾斜面的成形件。成形方法包括:获得待成形零件的模型;对模型分层切片处理成为若干成形层;对每一成形层进行扫描路径规划。其中,对于构成倾斜面的多个成形层中具有悬空区域以及非悬空区域,边框扫描路径由第一路径以及第二路径组成,第一路径对应非悬空区域,第二路径对应悬空区域。根据倾角大小对第一路径、第二路径设定制备工艺参数,并根据已设定的制备工艺参数逐层打印。其中,第一路径制备工艺参数中的能量密度小于第二路径制备工艺参数中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5918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1251884.X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形方法,能够解决成形具有悬臂结构零件在成形过程中支撑过多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了一种带悬臂结构的成形件。成形方法包括:获得零件模型,为悬臂结构添加倾斜支撑部,对模型分层切片,对成形层进行扫描路径规划。对于构成倾斜面的成形层中,待成形层具有突出于已成形层的悬空区域以及非悬空区域,边框扫描路径由第一路径以及第二路径组成,第一路径对应非悬空区域,第二路径对应悬空区域。根据倾角大小对第一路径、第二路径设定制备工艺参数,根据已设定的制备工艺参数逐层打印。第一路径制备工艺参数中的能量密度小于第二路径制备工艺参数中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95184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010680686.9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数据交换单元、外网处理单元和内网处理单元,数据交换单元用于分别与外网处理单元和内网处理单元进行通信,以完成外网处理单元和内网处理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单元包括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以及第三数据处理模块、第四数据处理模块;在外网处理单元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之间、在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之间、在内网处理单元和第三数据处理模块之间、在第三数据处理模块和第四数据处理模块之间分别形成多个数据通道。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能在外网处理单元和内网处理单元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24729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36860.9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油喷孔的加工方法以及燃油喷嘴,其中,所述燃油喷孔的直径为第一直径D1,所述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为0.01mm以内,采用电火花加工,所述加工方法的步骤包括:步骤A.采用直径为第二直径D2的电极作用于待加工件,打通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的深度为所述燃油喷孔的深度,所述第一孔的直径为第三直径D3;步骤B.得到所述第一孔后,所述步骤A中使用过的电极被更换未使用过的电极,该电极进行圆弧插补进给放电作用于所述第一孔,得到第二孔。加工中使用的微细电极采用特殊的分段切削方式加工制备,保证微细电极的加工精度和形状,以及电极间的一致性,从而保证燃油喷孔的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24729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536860.9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油喷孔的加工方法以及燃油喷嘴,其中,所述燃油喷孔的直径为第一直径D1,所述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为0.01mm以内,采用电火花加工,所述加工方法的步骤包括:步骤A.采用直径为第二直径D2的电极作用于待加工件,打通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的深度为所述燃油喷孔的深度,所述第一孔的直径为第三直径D3;步骤B.得到所述第一孔后,所述步骤A中使用过的电极被更换未使用过的电极,该电极进行圆弧插补进给放电作用于所述第一孔,得到第二孔。加工中使用的微细电极采用特殊的分段切削方式加工制备,保证微细电极的加工精度和形状,以及电极间的一致性,从而保证燃油喷孔的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98455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398060.3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的保护方法、加工方法以及工件,其中,所述工件的保护方法包括:步骤A.在所述工件的多个腔道中定义第一腔道、第二腔道,所述第一腔道的腔道口尺寸小于流通尺寸,所述第二腔道的腔道口尺寸大于该流通尺寸,所述第一腔道与所述第二腔道两者相互隔开;步骤B.对于定义的所述第一腔道,将固态的填充料从所述第一腔道的腔道口输送入所述第一腔道,对该固态的填充料加热使其熔化,之后冷却凝固;步骤C.对于定义的所述第二腔道,将熔融的填充料从所述第二腔道的腔道口输送入所述第二腔道,之后冷却凝固。
-
公开(公告)号:CN11254810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110213744.1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薄结构增材制造修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超薄结构的损伤区域机加工去除;获取超薄结构的待修复区域的三维模型;对待修复区域的三维模型进行处理;在待修复区域的底部四周构建载粉装置,使载粉装置中的粉末填充至与待修复区域的底部表面齐平或相切;通过高能束或辅助加热装置使超薄结构的外轮廓周围载粉装置内粉末熔化、烧结或固化,并与超薄结构的外轮廓结合在一起,形成外轮廓加厚结构,成为适应性工装;根据模型处理所得规划路径,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对待修复区域进行修复。本发明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无需超小光斑高能束设备或加厚工装,就能修复超薄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