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5955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80094.6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1R31/08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电网稳定极限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现有电网网架的历史数据确定电网稳定极限对应的风险故障;S2、基于所述电网稳定极限对应的风险故障对电网断面极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所述影响因素建立断面极限判定模型;S3、构建规划电网,并对比规划电网网架与现有电网网架之间的结构差异;S4、基于规划电网网架与现有电网网架之间的结构差异以及电网断面极限判定模型,并根据判稳条件,以断面输送能力最大为目标分析所述影响因素对规划电网稳定极限的影响。本发明能够快速判断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极限的风险故障,进而为制定电网稳定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4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343223.2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38 , H02J3/28 , H02J15/00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消纳限制场景构建及抽水蓄能需求计算方法,包括从电力平衡需求、调峰需求、机组运行特性,引入多个新能源的限制因子构建新能源消纳限制场景;针对新能源消纳限制场景,构建瓶颈分析模型,识别网架中线路输送能力不符合预设输送能力要求和新能源消纳水平不符合预设消纳水平的区域;基于不同的新能源消纳限制场景,以消除网架瓶颈为目标,进行抽水蓄能需求分析,得到满足新能源消纳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求的抽水蓄能容量。为未来考虑电网网架结构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需求计算方法,合理布局抽水蓄能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10400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243276.4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义源储系统调度的集中控制方法。所述广义源储系统调度的集中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确定广义源储系统;步骤S2、根据传统供电系统的运行状况,确定传统供电机组的约束范围;步骤S3、根据储能系统的运行特性,建立可调度空间约束下广义源储系统最优数学模型;步骤S4、对最优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输出包括各机组出力曲线、运行总成本、储能运行情况、弃新能源的信息,并应用于广义源储系统中。本发明解决了新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优化调度中,达到减少火电装机,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减少弃水、弃新能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6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821720.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46 , H02J3/38 , H02J3/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断面多层级约束下区域新能源承载力计算方法,考虑网架约束,以新能源布局及范围为约束条件,依次从第一层级电网、第二层级电网再到第三层级电网开始进行新能源规模布局,得到第三层级电网新能源规模总量;不考虑网架约束,仅考虑电力电量平衡关系,以新能源弃电率以及出力系数为约束条件,得到第三层级网架新能源规模总量;综合考虑网架约束下和不考虑网架约束下的计算结果得到第三层级电网新能源承载力。经过循环计算,得到合理的新能源规模布局,为合理计算出远景年规划区域层级电网内可承载新能源消纳空间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新能源实际工程起到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5698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219986.8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28 , H02J3/38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风电消纳储能功率的优化方法,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为满足风电消纳的储能功率,具体以源荷协整度为约束条件,以弃风量最小为目标实现;第二阶段考虑储能成本价格与储能功率的关系,确定最优的配置方案:先预设不同额定功率和不同成本建立储能配置方案的备选模型集合;其次,根据得到的所述储能功率选取若干不同额定功率和不同成本的储能配置方案;再建立以源‑荷‑储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数学模型,选择最优的储能配置;最后,综合对比不同储能配置方案下得到的弃风量和源‑荷‑储系统运行成本,确定最终的储能配置。其成本低廉,储能功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0400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43276.4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义源储系统调度的集中控制方法。所述广义源储系统调度的集中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确定广义源储系统;步骤S2、根据传统供电系统的运行状况,确定传统供电机组的约束范围;步骤S3、根据储能系统的运行特性,建立可调度空间约束下广义源储系统最优数学模型;步骤S4、对最优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输出包括各机组出力曲线、运行总成本、储能运行情况、弃新能源的信息,并应用于广义源储系统中。本发明解决了新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优化调度中,达到减少火电装机,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减少弃水、弃新能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788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81916.0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的储能配置及成本分析方法,电力系统包括储能、风电、光伏、火电、水电和负荷,风电和光伏组成新能源,火电和水电组成常规机组,先建立新能源出力的数学模型,分析风电、光伏的装机容量和在多时间尺度下的出力特性;再根据历史负荷数据,预测考虑不同时间尺度下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量;再根据电力电量平衡关系,计算负荷与新能源之间的不平衡功率,建立储能的精细化数学模型;最后基于风电、光伏、火电、水电发电的成本数据,以电力系统的综合运行成本为目标分析不同储能配置及储能成本对电力系统总成本的影响,解决了现有新能源消纳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3201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08274.9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风险规避的风电场-IESP协同运行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IESP及供能设备参与主体,构建风电场-IESP协同运行模式框架;S2、根据风电场-IESP协同运行模式框架,考虑由于风电出力以及电、热负荷不确定性的影响,提出一种风电场的消纳需求量与IESP服务电量之间存在的电量偏差指标;S3、以电、热负荷需求响应与供能设备参与主体作为风电场-IESP协同运行模式框架降低风险损失的参数指标,进而提出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响应模型;S4、以IESP运行收益以及风险规避程度最大化为目标,基于综合能源系统响应模型建立风险规避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该风险规避模型。其有效消除了风电场-IESP的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高了IESP的运行收益和新能源消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9320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0808274.9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风险规避的风电场‑IESP协同运行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IESP及供能设备参与主体,构建风电场‑IESP协同运行模式框架;S2、根据风电场‑IESP协同运行模式框架,考虑由于风电出力以及电、热负荷不确定性的影响,提出一种风电场的消纳需求量与IESP服务电量之间存在的电量偏差指标;S3、以电、热负荷需求响应与供能设备参与主体作为风电场‑IESP协同运行模式框架降低风险损失的参数指标,进而提出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响应模型;S4、以IESP运行收益以及风险规避程度最大化为目标,基于综合能源系统响应模型建立风险规避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该风险规避模型。其有效消除了风电场‑IESP的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高了IESP的运行收益和新能源消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74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69848.5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2J3/4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新能源影响的储能代替火电容量效率计算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地区规划年的火电装机容量、水电装机容量、储能装机容量和负荷最大需求;结合电力电量平衡关系式建立储能代替火电容量效率评估模型,在不考虑新能源影响下,计算得到典型方式下火电开机需求和储能容量,得到对应的储能代替火电容量效率;根据历史新能源数据随机生成多组新能源数据,依次分别计算每组新能源数据所对应的火电开机需求和储能容量,得到每一组新能源数据的储能代替火电容量效率,再按照预设百分比电力置信空间确定考虑新能源电力支撑能力的储能代替火电容量效率。量化高占比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代替火电容量效率,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