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1514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46166.8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风电场风速组合预测方法,采用小波分析、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的组合,充分考虑风速信号的高度非线性、随机性和不平稳性,利用小波分析将风速信号分解为多层信号,并通过多种预测方法对各层信号进行训练预测,通过权重系数的配置提高了全局收敛精度和风速信号的预测精度;本方法可获得较单一预测方法精度更高的风速预测结果。为电力系统改善风电功率预测精确度提供技术上的参考,有利于电网调度部门合理安排调度计划,减少电网运行成本,保证电网完全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88016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60398.X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裂磁钢的混合励磁风力发电机,包括定子和带斜齿的转子;定子同圆心环绕转子设置,且内侧端贴近斜齿;定子间设有磁钢槽,两端分别设置不同极性的磁钢,形成磁钢对;励磁绕组设于磁钢间,形成定子永磁体磁钢,且以“N→S”的形式交替排布;定子内设定子槽,定子槽内设有电枢绕组。通过将永磁体分为上下两段,降低永磁体损耗、涡流损耗、磁滞损耗,加大定子的铁芯利用率,增大发电机的反电势幅值;通过电枢绕组降低电枢铜耗;通过励磁绕组降低发电机的端部效应,同时降低损耗;且直流电不会和电枢绕组产生耦合,不影响发电机的反电势波形;通过闭口磁钢槽降低漏磁,提高永磁体的利用率;通过双励磁,保证电机的供电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5516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55957.5
申请日:2023-0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永磁电推进系统的无模型无差拍电流控制方法,涉及航空电推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运行过程中,将低占空比信号注入d轴;对相电流进行采样并利用派克变换将相电流变换至dq坐标系下用于设计扩张观测器;利用超局部ultrallocal模型设计扩张观测器预测dq轴电流及集总扰动;利用注入的低占空比信号及电流环无差拍性质观测控制器系数ac;利用ultrallocal模型并计及转速在内计算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模块电压给定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79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3839.3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绕组铜耗计算的方法、系统或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机的任意定子槽型转化为面积相等的矩形槽;绕组进行重新分布,使得除顶层的定子槽外,其余各层的定子槽放置的绕组个数相等,余出的绕组放置在顶层的定子槽内;获取绕组进行重新分布后的每层定子槽的有功功率;有功功率中代入趋肤效应因子和邻近效应因子,形成对每一层的定子槽绕组铜耗的解析模型,每一层的定子槽绕组铜耗的解析模型叠加,获得电机绕组的总损耗模型,从而获得整个电机绕组的铜耗;无需精确建模的同时,快速准确的预测绕组铜耗,从而提升预测电机效率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8707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0947711.5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电机领域,公开一种与减速器一体化的外转子分段式游标电机,包括定子、分段式转子、永磁体、嵌于定子齿之间的电枢绕组和外接减速器;转子在轴向上分为三段,中间段转子外形为行星齿轮形式,直接外连减速器,与减速器一体化,通过中间段转子直接与减速器连接,省去了轴连接装置,降低了机械轴传动过程中的机械损耗,同时利用与减速器一体化的外转子分段式游标电机与减速器一体化更好地提升输出转矩,在减少电机体积的情况下,增大了电机的转矩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103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97413.6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P6/08 , H02P21/18 , H02P21/24 , H02P25/022 , H02P2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均值滤波器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属于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该方法根据采样得到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各相电流和电压信息,经滑模观测器估计出扩展反电动势,再使用移动均值滤波器进行谐波滤除,并结合归一化后的正交锁相环对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和转速进行估算,最终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直接设定移动均值滤波器的阶数,可实现对扩展反电动势中谐波的有效滤除,同时可替代传统控制算法中的低通滤波器,避免因低通滤波器的相位延时而造成估计转子位置误差大的问题,从而提高转子位置估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872182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711139252.2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P21/22 , H02P21/00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广义模型预测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基于转速、电流双闭环结构实现,转速环控制器使用经典的PI控制器,电流环控制器采用新型电流环控制方法,以本周期和上周期的电流反馈值以及电流参考值作为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并通过配置极点位置获得权重系数。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广义模型预测控制器参数依靠经验调节,算法实现困难的问题,从配置极点位置的直观方式来决定未定参数,从而使得系统能够实现较优的控制性能。此外,还解决了传统PI控制不能够任意配置极点的问题。本发明中极点位置能够直接确定,解决了两种传统控制方式中的所有问题。本发明能够确保所设计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且能够使得系统拥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560736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547753.9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阶终端滑模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转子坐标系下dq轴电流id和iq获取;步骤2,q轴电流给定值iq′获取;步骤3,负载转矩观测值获取;步骤4,补偿后q轴电流给定值获取;步骤5,αβ坐标系下的输入电压uα和uβ的获取;步骤6,采用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将步骤5获取的uα和uβ转化为作用于控制三相逆变器功率器件的通断信号,最终驱动永磁同步电机运转。本发明通过将电流环控制器采用无差拍控制器,速度环采用二阶终端滑模控制器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的高精度控制;从而解决小转动惯量的永磁同步电机在负载突变或给定转速突变时,速度变化幅度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15314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423064.6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五相OW FTFSCW‑IPM电机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五相绕组中的实际电流;步骤2:利用转矩计算公式得到电机的估算转矩值;步骤3:通过转矩传感器测得此时电机的实际转矩输出值;步骤4:将电机的实际输出转矩与估算转矩进行相减,得到转矩偏差;步骤5:将转矩偏差通过滤波器滤除交流分量,得到转矩偏差中的直流分量,如果有直流分量的存在则判断发生了匝间短路故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比较简单,对控制器要求不高,计算量小,有利于工程实现;该方法可以在电机动态过程中有效地检测出匝间短路故障的发生,操作简单,误判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56067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533384.8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段式定子轴向互补结构的混合励磁永磁电机,其外定子包括沿轴向等距布设的三个外定子段,相邻外定子段初始角度相差一个机械角α,且其中,p为电机极对数,p=3i,i为正整数;每个外定子段的的外定子齿上均绕制电枢绕组,每个电枢绕组均为分数槽集中绕组;转子为内置“V型”异极性交替极转子,转子具有 个永磁极对和个铁芯极对;内定子的内定子齿上绕制励磁绕组,励磁绕组的极对数为个,每个励磁绕组均为整数槽分布绕组。本发明中内定子所产生的旋转磁场能够以转子的铁芯极为通道来改变外气隙的磁密,解决了“异极性”交替极所存在的反电势幅值不相等的问题。另外,在增加可靠性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和退磁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