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6525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13057.X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荣信汇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型模块化的电力储能系统,包括第一相储能变流模块、第二相储能变流模块和第三相储能变流模块;所述第一相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相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相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相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相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相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每一相储能变流模块包括滤波装置和多个储能子模块。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角型模块化的电力储能系统,采用低压模块化级联模储能,避免电池簇的直接并联及电池簇间差异对储能系统出力限制的同时还最大化地利用可用能量,降低了储电系统的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7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98886.5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G15/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导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导电缆调整装置,其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底座、终端、内杜瓦管、外杜瓦管、电缆导体、伸缩节外管、伸缩节内管;所述终端具有内端口和外端口;所述伸缩节外管套设在伸缩节内管的外侧;所述外杜瓦管套设在所述内杜瓦管的外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导体在超导投运与停运时温度变化会产生较大的热胀冷缩量,在电缆导体发生热胀冷缩时拉动位于第一底座上的终端,然后终端与电机之间的牵引线拉力则通过电机的正反转进行调整,使得终端可随着超导电缆导体伸缩和牵引线的伸缩,避免了超导电缆及终端集中受力引起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611171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090174.2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海上换流站应急电源接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高压电源模块、动力中心模块和应急电源模块;高压电源模块包括高压站外电源和高压站内电源;每个动力中心包括两台降压变压器,两台降压变压器的高压侧分别连接至不同的高压站内电源;应急电源模块包括不同容量的至少两台应急柴油发电机。本发明引入了高压站外电源,并使每个动力中心两台变压器的高压侧连接至不同的高压站内电源,满足了海上换流站直流系统故障造成全站停电期间的供电需求,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接线系统将多个动力中心的应急负荷合并容量后设置大功率和小功率柴油发电机,大幅度节省了柴油发电机用油和维护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7325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61669.X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海上换流站最优变压器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海上风电场的开关设备的电数据,计算获得变压器承载容量,根据变压器承载容量的容量值与变压器额定容量的容量值进行大小比较,确定最大变压器容量,通过获取海上风电场的最大容量,确定最小变压器容量,并根据最大变压器容量和最小压器容量获得变压器的容量范围,通过变压器满足容量范围且最小物理参数的限制条件,确定最优的变压器。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开关设备的电数据、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和海上风电场的最大容量,进行变压器容量选择的多维判定,从而提高了大容量海上换流站的变压器选择的准确率,有利于海上换流站的紧凑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3607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114798.3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容量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系统,涉及海上换流站领域。该系统包括平台主建筑,平台主建筑的下层设有阀厅、网侧配电装置室和辅助功能房间,平台主建筑的上层设有直流场及桥臂电抗器室、联接变压器和阀侧配电装置室;网侧配电装置室、辅助电气房间呈上下层叠设置于阀厅的一侧,平台主建筑的下层还设有电缆井;直流场及桥臂电抗器室位于阀厅的上方,桥臂电抗器位于阀厅的直流极线侧;联接变压器设于平台主建筑的上层中部;平台主建筑的上层还设有电缆间,电缆间与电缆井连通形成“T”字型电缆通道;网侧配电装置室、联接变压器、阀侧配电装置室和阀厅之间依次导电连接有交流电缆,阀厅与直流场及桥臂电抗器室之间设有套管互连。
-
公开(公告)号:CN11533313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51783.6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对称双极系统的海上换流站双平台布置结构,其通过统筹考虑功能房间和辅助房间的布置需求,对空间布置结构进行了优化,既满足双极系统的功能要求,又能够显著减少平台尺寸,降低平台制造、运输和安装难度;同时,在两个钢结构平台之间的首层和四层分别设置了栈桥作为电缆通道,用于两个平台之间的电气连接,这样既保证了各设备之间电气连接的顺畅,又最大程度减少平台尺寸,节省穿墙套管和用钢量;此外,将网侧配电装置室、阀侧配电装置室和换流变压器室布置于同一层且三者所在区域的下方布置有电缆间,能够保证各设备之间电气连接的顺畅,避免连接导体的迂回,避免对平台结构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0796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72906.2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间隔层监控装置及模块式储能站监控系统,通过若干从控制模块进行储能单元仪器设备的状态数据采集,并传输给主控制模块进行汇总,将汇总后的状态数据传输给上位机模块,再结合用户给出的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传输到主控制模块,由主控制模块控制从控制模块,最后通过从控制模块控制储仪器单元。主控制模块和从控制模块可以根据自身的控制逻辑,控制仪器设备的运作,能够处理常规的储能单元的变化状况,相较于传统的储能监控系统,本发明能够对每个储能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减轻了上位机模块中数据处理量,从而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通过结合用户的操作,减小了储能单元的控制误差,提高了储能单元的控制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851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0329908.6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流站和换流系统及其换流器的充电方法,换流系统中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通过中性点电阻接地,换流变压器又通过三相隔离开关与换流站中的换流器连接。利用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的中性点电阻、三相隔离开关、换流器以一定方式接地,形成电流通路,对换流器进行充电,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换流站中换流器在充电时无需传统的充电电阻及其旁路隔离开关。由于中性点电阻R原本就在换流变压器中,而且在传统方案中中性点电阻并未在换流器充电过程中使用,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换流站,本发明的换流系统的换流站中省去了充电电阻及其旁路隔离开关,从而节省了设备的占地和投资,减轻了设备的维护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97836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439913.2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M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容均压方法,包括步骤:计算需要投入的子模块数Non;如果Non=0,则将所有的子模块切除;如果Non=Nsm,则将所有的子模块投入,Nsm为单个桥臂所有的子模块数量;如果0<Non<Nsm,则设置一电压区间的调整步长初始值、预设的可接受的子模块电压偏差阀值和电压阈值,根据该调整步长和电压阈值对可调整模块电压区间进行动态统计,直到满足条件的子模块数等于需要投入的子模块数,或者电压区间的调整步长小于预设的可接受的子模块电压偏差阀值;当电压区间的调整步长小于预设的可接受的子模块电压偏差阀值时,结合统计结果和最优脉冲法确定需投入的子模块。本发明具有计算量小、资源占用少、运算效率高等优点,同时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开关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1967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397354.4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布置结构,包括阀厅和设于所述阀厅内的桥臂单元和设于所述阀厅外的柔性直流变压器,所述桥臂单元与所述柔性直流变压器电性连接,所述桥臂单元包括换流阀和桥臂电抗器,所述换流阀与所述桥臂电抗器电性连接。对于±800kV及以上的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过程,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布置结构将桥臂电抗器布置于阀厅内,省去了绝缘要求高、工艺制造难度大的穿墙连接设备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布置结构的建造难度和建造成本。而且,将所述桥臂电抗器设置于所述阀厅内,减少了设备运行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布置结构的环境友好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