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69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94913.3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环境光伏组件的寿命预测方法和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海洋环境光伏组件的平均温度数值、平均辐照强度值和平均盐雾浓度值,基于平均温度数值、平均辐照强度值和平均盐雾浓度值,依次得到温度效应值、辐照效应值和盐雾效应值,基于温度效应值、辐照效应值和盐雾效应值,得到海洋环境光伏组件的累积衰减值,基于累积衰减值,得到海洋环境光伏组件的预期寿命。因此,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效应值、辐照效应值和盐雾效应值更加全面地对累积衰减值进行计算,提高累积衰减值的计算精度,进而保障预测海洋环境光伏组件的预期寿命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964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09544.7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束加庆 , 罗必雄 , 张力 , 赵耀华 , 赵云鹏 , 杨卧龙 , 孙衍谦 , 王韧 , 刘爽 , 顾晓庆 , 卢红前 , 张戈 , 孙一帆 , 张彬 , 张涛 , 樊子天 , 安鹏 , 乔照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型近海漂浮式太阳能光伏设备。该设备包括多个漂浮式光伏模块,每两个相邻的漂浮式光伏模块通过带缆连接,构成阵列模块,以提高光伏设备的稳定性,阵列模块外侧的漂浮式光伏模块设有锚链,并通过锚链和桩基式锚块连接,以实现缓冲式系泊,漂浮式光伏模块包括主体框架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设置在主体框架上方,主体框架底部设置有浮体,以实现阵列模块在海上漂浮,主体框架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以实现光伏组件正面吸收对其直接照射的光能和背面吸收海面对其反射的光能,以提高发电效率。因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光伏设备结构稳定性以及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609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52764.1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4 , C02F1/0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电两产的漂浮式海水淡化系统及方法。其中,该水电两产的漂浮式海水淡化系统包括:光伏集热装置,漂浮于海面上,用于产生电能和热能;海水淡化装置,漂浮于海面上,与所述光伏集热装置连接,用于利用所述光伏集热装置产生的热能将进入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内部的海水加热蒸发,以生成淡水并使生成的淡水储存到所述海水淡化装置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漂浮于海面上的光伏集热装置和海水淡化装置,可以直接在海域利用光伏产生的热能进行海水淡化,而且还能收集光伏产生的电能,实现水电两产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033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09547.0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顾晓庆 , 罗必雄 , 张力 , 王小博 , 赵云鹏 , 束加庆 , 王博臣 , 卢红前 , 杨卧龙 , 孙衍谦 , 王韧 , 刘爽 , 张戈 , 孙一帆 , 张彬 , 张涛 , 樊子天 , 张郁江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薄膜式光伏结构的变形监测方法和装置。在海上薄膜式光伏监测中,本发明首先获取多个预设点位处光纤光栅的变形波长值。根据这些值,计算出每个预设点位光纤光栅的波长漂移量。紧接着,依据波长漂移量,确定每一个预设点位的曲率。随后,针对每两个预设点位之间的区域,运用基于预设点位曲率的插值算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整条光纤光栅上各点的曲率分布。最终,基于整个光纤光栅的曲率信息,准确推算出海上薄膜式光伏结构的实际形变。通过这一整套流程,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海上薄膜式光伏结构变形的实时、精准检测,为保障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安全性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7964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09545.1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必雄 , 张力 , 束加庆 , 赵云鹏 , 赵耀华 , 王小博 , 张戈 , 杨卧龙 , 樊子天 , 孙衍谦 , 顾晓庆 , 卢红前 , 刘爽 , 孙一帆 , 张彬 , 张涛 , 王韧 , 李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框架式近海漂浮式太阳能光伏设备。该设备包括多个漂浮式光伏模块,每两个相邻的漂浮式光伏模块通过两个钢制铰接件连接,以构成阵列模块,提高了光伏设备结构的稳定性,阵列模块的外侧的漂浮式光伏模块通过锚链扣和锚链连接混凝土锚块,以实现缓冲式系泊,漂浮式光伏模块包括平台框架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设置在平台框架上方,平台框架设置有浮筒,以实现阵列模块在海上漂浮,平台框架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以实现光伏组件正面吸收对其直接照射的光能和背面吸收海面对其反射的光能,以提高光伏设备的发电效率。因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光伏设备结构稳定性以及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914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52899.8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14 , C02F1/0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海水淡化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用于光伏电站的海水淡化系统包括:光伏集热装置,用于产生电能和热能;中间水箱,与所述光伏集热装置连接,用于利用其内部的循环水吸收所述光伏集热装置的热能;海水淡化装置,与所述中间水箱连接,用于利用所述中间水箱吸收的热能将进入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内部的海水加热蒸发,以生成淡水并使生成的淡水储存到所述海水淡化装置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光伏集热装置、中间水箱和海水淡化装置,可以利用中间水箱内部的循环水来吸收光伏产生的热能,并进一步进行海水淡化,而且还能收集光伏产生的电能,从而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99163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137011.8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烧优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燃煤电厂多目标燃烧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其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动态预测和智能优化策略,确保燃煤电厂在复杂工况下的高效、环保运行;方法包括:获取燃煤机组在未来优化时间窗内的计划燃烧工况信息;计划燃烧工况信息包括计划煤种特性指数和计划供风配比;预测燃煤机组在未来优化时间窗内的机组调度负荷以及燃煤机组在未来优化时间窗内的机组所在区域环境数据信息;机组所在区域环境数据信息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以及环境气压;对计划燃烧工况信息、机组调度负荷以及机组所在区域环境数据信息进行数据融合转换,生成燃煤机组在未来优化时间窗口内的多维度燃烧特征集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39593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66725.3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3 , C02F1/66 , C10L5/46 , C10L5/48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煤电站煤泥耦合脱硫废水的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利用锅炉调峰所抽取的蒸汽实现处理后煤泥的干化处理,一方面,实现了煤水系统煤泥的综合利用,间接实现了机组的深度调峰运行;另一方面,切实有效地处理了机组脱硫废水,实现了为燃煤电站排忧解难的目的。因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燃煤电站存在的煤泥和脱硫废水较难处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273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06662.7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热蓄热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体显热蓄热调峰供热系统及需求响应调控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水泵、固体显热蓄热换热器、第一缓冲水箱、换热器、一次侧管网、二次侧管网、第二循环水泵、第二缓冲水箱,支路;第一循环水泵、固体显热蓄热换热器、第一缓冲水箱、第二循环水泵、第二缓冲水箱通过一次侧管网顺次连接构成供热一次侧闭合回路;一次侧管网与二次侧管网通过换热器相连,实现一二次侧换热。缓冲水箱容积可变,上水箱与下水箱之间均由可移动隔板分隔。本发明通过双水箱可变容积调节,加快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缓解了调控过程的输出波动,扩大了变工况调节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82951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003633.1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度调峰评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煤电厂深度调峰评估方法及装置,其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估燃煤电厂深度调峰能力,有助于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燃煤电厂内各个发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的发电量;基于发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的发电量,确定各个发电机组的权重因子;获取各个发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的运行数据,并对运行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发电机组评价指标集合;根据发电机组评价指标集合和各个发电机组的权重因子,计算得到能够表征燃煤电厂参与深度调峰的电厂综合性能向量;将电厂综合性能向量输入至预先构建的燃煤电厂深度调峰评估模型中,获得燃煤电厂深度调峰评估指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