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5780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72394.0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料面中置的双程可控拉延方法及拉延模具,所述双程可控拉延方法将压料面设置在制件中部,先将板料在上压料圈控制下进行压料面下方凸形预成形,再将预成形后板料在下压料圈控制下进行压料面上方凸形完全成形;所述拉延模具中上凸模通过上底板固定在单动压机的上滑块上,上压料圈通过氮气弹簧连接在单动压机的上滑块上,上压料圈与上底板之间通过导板上下滑动配合连接,下凹模通过下底板固定在单动压机的工作台上,下压料圈通过下托杆与单动压机的下气垫相连,下压料圈与下底板之间通过导板上下滑动配合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通过单动压机即可高质量完成冲压制件拉延凹模为下模的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560885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0986198.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顶盖天线孔位置面品的工艺方法及其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所述工艺方法包括拉延成型及向上整形工序,所述拉延成型工序成型出不带天线孔安装面的拉延制件,所述向上整形工序用于完成天线孔安装面的成型。该工艺方法采用在第一序拉延成型时不成型天线孔安装面,保证此位置板料光顺性,避免成型过程走料不均匀情况产生;在第三序整形工序时,增加天线孔安装面向上整形工序。该工艺方法可有效解决顶盖天线孔位置拉延面品难以消除的问题,使缺陷在后序产生,在后序解决,缺陷更易于解决,风险更小,调试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57006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36008.1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顶盖与后风窗拐角处产品带法兰面式侧围外板的成型模具和成型方法,属于成型模具领域。它包括上模主压料板与上模本体通过一号导板进行滑配活动连接,一号氮气弹簧为其提供动力;上模侧翻边滑块与上模本体通过四号导板进行滑配活动连接,通过二号导板与下模本体进行滑配活动,二号氮气弹簧为其提供动力;填充斜楔在驱动斜楔的作用下运动,下模小压料板与下模填充斜楔通过三号导板滑配活动连接,四号氮气弹簧为下模小压料板提供动力来源。本发明所设计的侧翻边工艺在顶盖与后风窗拐角处单独分出下模小压料板,将传统的翻边形式变为带压料翻边,解决此处带法兰面侧围外板侧翻边严重起皱的成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0885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0986198.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顶盖天线孔位置面品的工艺方法及其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所述工艺方法包括拉延成型及向上整形工序,所述拉延成型工序成型出不带天线孔安装面的拉延制件,所述向上整形工序用于完成天线孔安装面的成型。该工艺方法采用在第一序拉延成型时不成型天线孔安装面,保证此位置板料光顺性,避免成型过程走料不均匀情况产生;在第三序整形工序时,增加天线孔安装面向上整形工序。该工艺方法可有效解决顶盖天线孔位置拉延面品难以消除的问题,使缺陷在后序产生,在后序解决,缺陷更易于解决,风险更小,调试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0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98987.8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ATIA知识工程的标记销安装台造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CATIA软件设置基本环境;(2)创建包含几何特征的超级副本;(3)行工艺造型设计,根据设计需要调入超级副本,实现标记销安装台快速造型;(4)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参数,优化标记销安装台造型。本发明可以避免重复性设计劳动,简化设计步骤,提供设计效率,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46404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23402.4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楔整形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模本体,上模本体上通过第五导板与上压料板滑动配合,上压料板通过第一氮气弹簧与上模本体连接,上模本体通过第一导板及导向盖板分别与斜楔整形镶块滑动配合,整形凸模镶块通过第四导板与下模本体滑动配合,整形凸模镶块与斜楔压料板之间配合形成限流部。本发明通过斜楔压料板闭合将板料预成形出限流坎,加强斜楔整形过程进料阻力,并可通过调节限流坎参数实现板料流速可控,可有效提升四工序两厢车顶盖外板后部斜楔整形质量,改善起皱、波浪等缺陷,保证大批量生产的稳定性,节约设备投资及模具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5362389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20007625.5
申请日:2016-01-0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逆向斜楔机构,属于模具铸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现有的模具在上翻边工艺由于采用下压结构形式不能够实现与冲压工艺相结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驱动块(3)、中间滑块(4)和工作滑块(5)组成,通过中间滑块(4)的传动在工作时可将驱动块(3)的向下运动转变为工作滑块(5)向上的运动,将模具的翻边凹模镶块(8)设置在其上与翻边凸模镶块(9)配合即可实现翻边工艺同时由于将模具的下压料形式变为上压料形式,则在同一模具中通过增加冲孔修边机构就可以将翻边工艺和冲压工艺相结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