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7402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1663775.3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3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3 , H01M10/48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池包的箱体包括箱体边框和箱体底板,箱体边框和箱体底板围设有容纳腔;电池部设置在容纳腔内,电池部为单个电芯或包括多个电芯的电池模组;电池组通过导热结构胶粘结在箱体底板的内表面,以实现导热连接;进液组件和出液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冷却流道设置在箱体底板上,冷却流道具有底板进液口和底板出液口,底板进液口与进液组件连通,底板出液口与出液组件连通,进液组件与出液组件与箱体外部连通,冷却介质通过进液组件、冷却流道和出液组件对电池部散热;多个防液透气阀设置于容纳腔内,且防液透气阀与冷却流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可以非破坏拆解,且在热失控时主动进行热失控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37402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663775.3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3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3 , H01M10/48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池包的箱体包括箱体边框和箱体底板,箱体边框和箱体底板围设有容纳腔;电池部设置在容纳腔内,电池部为单个电芯或包括多个电芯的电池模组;电池组通过导热结构胶粘结在箱体底板的内表面,以实现导热连接;进液组件和出液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冷却流道设置在箱体底板上,冷却流道具有底板进液口和底板出液口,底板进液口与进液组件连通,底板出液口与出液组件连通,进液组件与出液组件与箱体外部连通,冷却介质通过进液组件、冷却流道和出液组件对电池部散热;多个防液透气阀设置于容纳腔内,且防液透气阀与冷却流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可以非破坏拆解,且在热失控时主动进行热失控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775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675830.5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54 , H01M10/613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10/625 , H01M10/617 , H01M10/655 , H01M50/531 , B60L50/64 , B60L5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总成、车辆,该电池总成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储能单元,上箱体与车身边梁连接;下箱体与上箱体连接,下箱体与上箱体围设成容纳腔;储能单元设置于容纳腔内,储能单元为多个,各储能单元包括多个隔离片,相邻的一组隔离片之间设置有正极片,另一组相邻的隔离片之间设置有负极片,各隔离片上均设置有冷却部和离子导通部,冷却部和离子导通部沿隔离片的长度方向交替地设置,冷却部用于将储能单元在充放电过程中生产的热量导出,离子导通部用于供储能单元充放电时锂离子自由通过,这样设置使得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用于乘员舱取暖,避免冬季电动车为取暖而使续驶里程减少,提高整车的续驶里程和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65285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067713.X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317 , H01M50/383 , H01M50/358 , H01M50/5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热扩散防护方法及车辆。其中动力电池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模组总成,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底板,模组总成包括多个相互电连接的模组,上盖或底板上设置有防爆阀,动力电池还包括防火总成、排气通道和绝缘总成,防火总成设置于模组总成和上盖之间;模组总成的边缘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与防爆阀连通的排气通道;绝缘总成设置于相邻两个模组之间。本发明的防火总成能用于阻挡热失控时气体冲破上盖;排气总成用于对气体起到导向作用,使气体经由排气总成和防爆阀流出动力电池;同时,设置于相邻两个模组之间的绝缘总成能有效地改善动力电池热失控时模组总成内部发生高压短路等连锁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65285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110067713.X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317 , H01M50/383 , H01M50/358 , H01M50/5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热扩散防护方法及车辆。其中动力电池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模组总成,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底板,模组总成包括多个相互电连接的模组,上盖或底板上设置有防爆阀,动力电池还包括防火总成、排气通道和绝缘总成,防火总成设置于模组总成和上盖之间;模组总成的边缘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与防爆阀连通的排气通道;绝缘总成设置于相邻两个模组之间。本发明的防火总成能用于阻挡热失控时气体冲破上盖;排气总成用于对气体起到导向作用,使气体经由排气总成和防爆阀流出动力电池;同时,设置于相邻两个模组之间的绝缘总成能有效地改善动力电池热失控时模组总成内部发生高压短路等连锁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446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76148.6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数字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综合考虑动力电池的尺寸、机械性能、电性能以及安全性能等多项指标结合初始关系方程建立模型。利用先验知识筛选出初始观测参数,通过对观测数据中的初始观测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能够明确各参数的影响程度,从而筛选出关键观测参数。对关键观测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更精确的关系方程。这一方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动力电池各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了数字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动力电池数字模型建模方法,能够提高动力电池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378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552622.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9 , H01M50/244 , H01M50/204 , H01M50/24 , H01M50/26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47 , H01M10/6568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系统、密封状态监测方法以及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电池系统包括:上箱体总成、下箱体总成、电池组、密封状态监测模块、电器控制模块和冷却液分配器;上箱体总成内设置有按规律排布流通冷却液的连通腔;下箱体总成具有容纳腔,并设置有冷却液流道,电池组设置于容纳腔内;密封状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上下箱体总成的密封状态;电器控制模块安装上箱体总成上;冷却液分配器用于调配电池系统冷却液流道内的冷却液流量;本发明提高了电池系统的密封性,解决螺栓锁紧力不一致引起的密封失效问题,同时保证出现密封问题时及时上报;提供一种液冷系统,满足整包散热需求和兼顾整包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3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78220.2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29 , H01M50/233 , H01M50/242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10/658 , B60L5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底护板、动力电池总成及车辆,所述底护板包括由多层纤维织物制成的主体;第一加强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外周侧;第二加强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加强部由所述第一侧面向第一方向凸出。该底护板通过由多层纤维织物制成的主体并配合在主体上设置的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解决了原有钢板冲压制成的底护板存在的问题,使得该底护板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达到了轻量化的效果,相比原有钢板制成的底护板降重超过40%,同时由于多层纤维织物的特性也可以提升动力电池保温性能,从而提升电动车辆低温下续驶里程,还具备低导热性、全绝缘性能以及完全耐化学腐蚀、耐油脂性能,还便于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22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22250.5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82 , H01M50/249 , H01M50/244 , B60K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载式电池上盖、车辆及其制备方法。承载式电池上盖包括:主结构层、第一金属层、绝缘漆层。主结构层上设有多个型腔,主结构层用于承载位于车厢内的目标件,其中,目标件至少包括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第一金属层位于主结构层的下方,第一金属层的上表面与主结构层连接,绝缘漆层位于第一金属层的下方,绝缘漆层的上表面与第一金属层的下表面连接,绝缘漆层的下表面用于与电池电芯连接。采用这样多层结构的承载式上盖,可以代替车辆地板进行承载,满足乘员脚部踩踏需求,并增加了电池可用空间,提高电池电量及能量密度,从而达到提升车辆续驶里程的目的,给用户带来良好的驾驶乘坐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722250.5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82 , H01M50/249 , H01M50/244 , B60K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载式电池上盖、车辆及其制备方法。承载式电池上盖包括:主结构层、第一金属层、绝缘漆层。主结构层上设有多个型腔,主结构层用于承载位于车厢内的目标件,其中,目标件至少包括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第一金属层位于主结构层的下方,第一金属层的上表面与主结构层连接,绝缘漆层位于第一金属层的下方,绝缘漆层的上表面与第一金属层的下表面连接,绝缘漆层的下表面用于与电池电芯连接。采用这样多层结构的承载式上盖,可以代替车辆地板进行承载,满足乘员脚部踩踏需求,并增加了电池可用空间,提高电池电量及能量密度,从而达到提升车辆续驶里程的目的,给用户带来良好的驾驶乘坐体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