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弧加热器电极内壳烧损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41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11767.9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弧加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弧加热器电极内壳烧损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监测装置包括电路监测装置和水压监测装置;电路监测装置沿电极内壳中心轴线方向往复缠绕耐温绝缘导线,耐温绝缘导线连接继电器线圈,继电器常闭触点感应继电器线圈,继电器常闭触点连接光电开关,光电开关通过光纤导线连接光电转换器,光电转换器连接控制系统;水压监测装置包括与电弧加热器内部水冷管道连通的冷却水接头,连接在冷却水接头上的高压绝缘软管,以及测量高压绝缘软管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监测方法采用同时启动电路监测装置和水压监测装置的方式,实现了电极内壳烧损后的迅速响应和紧急停车,防止进一步扩大烧损,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一种基于空间相移的散斑干涉烧蚀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832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654024.9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相移的散斑干涉烧蚀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激光器、准直扩束单元、分束单元、载物面、参考面、第一成像透镜、参考光透镜、测量臂孔径、参考臂孔径、合束单元、第二成像透镜和面阵相机单元;激光器发出的相干光经准直扩束后,分光到测量臂和参考臂中,在两臂中分别安放一个独立的可调孔径,引入可调节的空间相移,两臂合束并汇聚在面阵相机单元处形成干涉,可通过从空间相移上定量求解烧蚀模型的变化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适应风洞极端环境的工作能力,降低了散斑干涉测量系统对测量环境的要求,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一种风洞加热段的壳体冷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20340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021054.1

    申请日:2020-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超声速低密度地面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洞加热段的壳体冷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壳体冷却结构通过夹水套与内壳交错连接,在其轴向设置多个销杆,夹水套和销杆的热膨胀系数均小于内壳的热膨胀系数,在提供有效冷却的同时,还能够加强内壳的结构,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内壳发生变形或径向收缩,从而避免因内壳变形而导致密封失效漏水的问题发生。制造方法通过先整体加工夹水套,将其切开再加工内侧半环形槽,并将夹水套与内壳装配后再加工销杆通道,不但便于各部件的加工和装配,并且能够有效保证其加工和装配精度。

    一种风洞加热段壳体及其内壳自由端的端面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12210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020866.4

    申请日:2020-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超声速低密度地面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洞加热段壳体及其内壳自由端的冷却结构。该冷却结构,其冷却水(液)由进水通道流入U形通道的一端,然后流过U形通道后从U形通道的另一端流出至出水通道,之后从出水通道流出,在兼顾结构尺寸和加工工艺的情况下,冷却水(液)能够距离内壳自由端的端面更近的位置流过,能够有效的改善内壳自由端的端面的冷却状态,提高内壳的使用寿命。风洞内壳自由端的冷却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改善内壳自由端的端面的冷却状态,提高内壳的使用寿命。

    一种可调节喉道的引射器

    公开(公告)号:CN11157767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48284.6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喉道的引射器,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一端套接在内筒外,外筒与内筒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连,内筒伸入外筒的外端面上开设有内张斜面和外张斜面,内张斜面与外张斜面之间的空间夹角为优角,外筒内侧面开设有内扩斜面,内扩斜面沿气体流动方向逐渐与外筒内壁贴合,内张斜面与外张斜面相交形成的顶角外径与外筒内径相同,内张斜面与外张斜面相交形成的顶角与内扩斜面之间的空间为喉道,外筒上固连有若干根进气管,进气管与喉道相通,喉道与外筒内空间相通,本发明具有环形喉道面积可调,实现不同试验参数条件下最优化的引射效果的优点。

    一种风洞电弧加热系统的配气装置及配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09233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179512.3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洞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洞电弧加热系统的配气装置及配气方法。该配气装置包括弧室配气部和混气室配气部,弧室配气部包括多个弧室调节结构,混气室配气部包括多个混气室调节结构,通过选取不同的弧室调节结构和混气室调节结构的组合,能够针对不同的试验调整流量、流速和不同的进气角度,使气流旋转进入弧室,形成中心低的压力梯度,将电弧弧柱包裹在冷气流中心,促使电弧弧柱拉长,混气室配气部根据弧室的配气情况进行调整,实现解旋和调温,且能够适应更大范围试验状态参数匹配。配气方法能够分别在冷态和热态下对试验时的电弧加热器流场混合均匀性进行快速测量,并根据反馈进行调节,减少电弧加热器热态调试次数。

    电弧加热设备上驻点烧蚀试验状态自动调试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4601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51520.2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弧加热设备上驻点烧蚀试验状态自动调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设定电弧加热设备的运行控制参数范围和试验要求的模型状态参数范围;设定电弧加热设备的初始运行控制参数,并控制电弧加热设备运行;测量驻点烧蚀试验中的模型状态参数;判断测量得到的驻点烧蚀试验中的模型状态参数是否满足试验要求的模型状态参数范围,是则将压力探头送入流场进行流场驻点压力测量,再控制电弧加热设备停止运行;否则判断电弧加热设备的运行时间是否超出预设值,是则控制电弧加热设备停止运行,否则根据测量得到的驻点烧蚀试验中的模型状态参数和试验要求的模型状态参数范围执行对应的运行控制参数调整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