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04546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31550.7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涵道式无人机及控制方法,该无人机包括姿态控制模块、动力模块和载荷模块,姿态控制模块包括多个上层涵道,上层涵道内设置有第一推进装置。动力模块包括一个下层涵道,下层涵道内设置有第二推进装置,第二推进装置的动力大于第一推进装置,且两者的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载荷模块包括设置于上层涵道与下层涵道之间的核心控制单元,核心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感知本机姿态位置信息,并控制第一推进装置和第二推进装置产生的转速差与扭矩差实现姿态控制。本发明采用无舵面、导流翼板设计,结构更加牢固可靠,故障率降低;采用多个涵道螺旋桨式推进装置搭配的方式,可实现扭矩相互抵消的组合。(56)对比文件EP 3517428 A1,2019.07.31EP 3862266 A1,2021.08.11US 10549850 B1,2020.02.04US 11738865 B1,2023.08.29US 2003085319 A1,2003.05.08US 2016272317 A1,2016.09.22US 2018362169 A1,2018.12.20张桥;刘春义.涵道风扇无人机结构设计.飞机设计.2013,(第04期),第4-8页.程艳青;王文正;钱炜祺;何开锋.飞行器静操纵性评估方法研究.实验流体力学.2011,(第02期),第13-16、40页.张卫国;孙俊峰;招启军;武杰;李国强;马帅;吴霖鑫.旋翼翼型气动设计与验证方法.空气动力学学报.2021,(第006期),第136-148、155页.
-
公开(公告)号:CN1171417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35486.7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部署的小型多涵道无人机。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部署的小型多涵道无人机,包括导流模块,导流模块设有至少两个涵道,涵道内安装有涵道风扇,导流模块上连接有部件装配模块,部件装配模块连接于导流模块上多个涵道的出风口之间的区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炮筒方式发射且通过电机的转速来控制无人机姿态和航向的小型多涵道无人机。
-
公开(公告)号:CN11714175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35486.7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部署的小型多涵道无人机。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部署的小型多涵道无人机,包括导流模块,导流模块设有至少两个涵道,涵道内安装有涵道风扇,导流模块上连接有部件装配模块,部件装配模块连接于导流模块上多个涵道的出风口之间的区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炮筒方式发射且通过电机的转速来控制无人机姿态和航向的小型多涵道无人机。(56)对比文件王宏强;王道波;段海滨.旋翼/涵道风扇共轴式无人直升机操稳特性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07),第151-156页.
-
公开(公告)号:CN1171045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31550.7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涵道式无人机及控制方法,该无人机包括姿态控制模块、动力模块和载荷模块,姿态控制模块包括多个上层涵道,上层涵道内设置有第一推进装置。动力模块包括一个下层涵道,下层涵道内设置有第二推进装置,第二推进装置的动力大于第一推进装置,且两者的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载荷模块包括设置于上层涵道与下层涵道之间的核心控制单元,核心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感知本机姿态位置信息,并控制第一推进装置和第二推进装置产生的转速差与扭矩差实现姿态控制。本发明采用无舵面、导流翼板设计,结构更加牢固可靠,故障率降低;采用多个涵道螺旋桨式推进装置搭配的方式,可实现扭矩相互抵消的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7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11486.4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轴飞行仿真系统,包括:三轴飞行仿真转台,以及用于感知所述三轴飞行仿真转台的转轴转动飞控板,所述飞控板与所述三轴飞行仿真转台的最小转轴连接,并且所述飞控板放置于飞控盒中;与所述飞控盒连接的垂直固定的中空碳管,所述中空碳管的朝上管口与塑料托架的下方连接;与所述塑料托架连接的铁棍以及与所述铁棍连接的无人机模型,其中,所述铁棍横向贯穿所述无人机模型的腹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在三轴飞行仿真转台基础上,加入飞控板和无人机模型,以利用飞控板采集到三轴飞行仿真转台的更可靠的姿态信息,以及利用无人机模型对飞行相关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