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94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3780.2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贺政 , 瞿少凯 , 谭哲 , 李鑫 , 杨天普 , 高志英 , 王亚龙 , 王大朋 , 张策 , 药斌斌 , 张从青 , 李海峰 , 杜铮 , 朱晓卿 , 胡济韬 , 豆晓雷 , 曾振林 , 王冬冰 , 乔迪 , 李德莉 , 丁一凡 , 王祖珩 , 于文婧 , 张宗宇 , 李汾应 , 史子明 , 李桁杙 , 张浩然 , 刘冬梅
IPC: H04L41/0897 , H04L41/0893 , H04L45/00 , H04L45/745 , H04L45/76 , H04L101/6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PN小颗粒通道无损调整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需要进行调整的源节点和宿节点之间建立SRv6隧道,并确定SRv6隧道的SID List,SID List中包括SRv6隧道的所有SID,每一个SID对应一个沿途节点;当起始节点接收到网管发送的调整需求时,从起始节点向终止节点逐跳对SRv6隧道的每一个节点进行小颗粒通道的时隙和带宽调整,起始节点和每一个沿途节点在调整完成之后,生成调整信息,并将生成的调整信息封装在SRv6报文的SRH扩展头中发送至下一跳节点,使得下一跳节点根据接收到的SRv6报文进行小颗粒通道的时隙和带宽调整。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少SPN小颗粒通道无损调整过程中的时间和资源消耗,从而提高调整效率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034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678783.2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Q11/00 , H04L41/0663 , H04L45/00 , H04L45/247 , H04L45/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提供一种无源光网络保护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无源光网络中的设备使用组合端口进行组网,组合端口支持无源光网络同时使用第一无源光网络通道和第二无源光网络通道;方法包括:在第一无源光网络通道任一通道指标的指标值符合预设的通道倒换条件,且第二无源光网络通道各个通道指标的指标值均不符合通道倒换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无源光网络通道的流量倒换至第二无源光网络通道;修复第一无源光网络通道,并在第一无源光网络通道修复成功后将第一无源光网络通道的流量从第二无源光网络通道倒换回第一无源光网络通道。本申请可以在使用组合端口场景下,保证无源光网络下业务正常运行,提高了网络容错能力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026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922217.7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43/08 , H04L43/0894 , H04L43/5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带宽能耗的确定方法、能耗控制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通信机房内支持目标网络功能的目标通信设备域的能耗参数和目标通信设备域的接口带宽参数,基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域的能耗参数和所述目标通信设备域的接口带宽参数,确定所述目标通信设备域的单位带宽能耗。所述方法可以实现不同通信机房内相同网络功能的通信设备域能耗比对,从而为支持该网络功能的通信设备域进行后期规划,建设方案编制和能耗管控等方面提供可行性评估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8288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092708.X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组网的AP功率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无线组网包括至少两个AP,首先,控制所述无线组网内的每一STA选择自身接收到的最大无线信号功率关联的AP进行接入;然后计算所有所述STA的第一接收功率平均值;针对每一所述AP,计算自身AP接入的所有STA的第二接收功率平均值;最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功率平均值和所述第二接收功率平均值调整所述AP的发送功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AP为单位进行STA分组,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功率均衡,缩小了不同STA的接收功率的差距,发挥了多个AP的协同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8274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547254.9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43/0894 , H04L4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速率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采集不同分析场景下设定的用户对象的业务速率数据;所述业务速率数据包括至少一组不同采样周期的业务峰值速率;根据各个所述分析场景对应的业务速率数据,构建相应分析场景下的业务峰值速率比分布矩阵和业务峰值平均速率比矩阵;根据各个分析场景下的业务峰值速率比分布矩阵和业务峰值平均速率比矩阵,估算相应分析场景的业务速率;本发明可利用现有网络已有的流量采样功能实现对短采样周期业务峰值速率和带宽超限概率的估算,且不用升级网络及建设分析平台,从而能满足分组化网络中精准带宽使用性能分析需求,有效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274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477995.4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迎春 , 贺政 , 瞿少凯 , 谭哲 , 李鑫 , 杨天普 , 高志英 , 王亚龙 , 王大朋 , 张策 , 药斌斌 , 杨曦 , 赵勇 , 张海云 , 朱晓卿 , 李峥 , 胡济韬 , 豆晓雷 , 曾振林 , 王冬冰 , 乔迪 , 李德莉 , 李勇 , 丁一凡 , 王祖珩 , 李汾应 , 史子明 , 李桁杙 , 张浩然 , 刘冬梅
IPC: H04L43/026 , H04L4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流检测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在第一异构网络侧对目标报文流建立第一映射表;第一映射表包括目标报文流的流标签和第一随流检测标识的一一对应关系;在第二异构网络侧对目标报文建立第二映射表;第二映射表包括目标报文流的流标签和第二随流检测标识的一一对应关系;超级控制器根据第一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将第一异构网络侧的随流检测数据和第二异构网络侧的随流检测数据进行一一对应,从而实现随流检测功能的端到端拉通,可以在不大幅改变现有网络设备和协议的情况下,实现端到端基于随流检测的信息处理,保证异构网络间基于随流检测的信息处理功能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045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33126.9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 F24F11/64 , F24F11/62 , F24F110/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机房中多空调设备协同运行方法和装置,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空调设备对应的温度调节矩阵,温度调节矩阵用于表征多个空调设备的温度调节能力;基于通信机房的目标温度值、温度调节矩阵和通信机房中多个温度采集设备各自采集的第一温度值,确定多个空调设备各自的温度调节值;基于多个空调设备各自的温度调节值,控制多个空调设备协同运行,使得在对通信机房的温度调节时,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机房的温度调节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027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009428.8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贺政 , 王迎春 , 李鑫 , 谭哲 , 高志英 , 黄乐天 , 陶源 , 杨曦 , 白锐学 , 王立强 , 瞿少凯 , 丁一凡 , 豆晓雷 , 郭艳春 , 习建华 , 高军诗 , 杨天普 , 王冬冰 , 孙硕 , 周华军 , 于文婧 , 曾振林 , 李昶 , 李德莉 , 汪琳莉 , 李汾应 , 胡济韬
IPC: H04L45/28 , H04L45/247 , H04W40/1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业务数据传输过程中,获取所述业务数据的传输状态信息;若传输状态信息指示固定网络出现故障,则将业务数据发送至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其中,无线网络接入设备用于将业务数据路由至非故障固定网络传输。本公开中提供的视频处理方案,可以提升业务数据的传输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8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690035.6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10/101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项目勘查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属于工程勘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接收勘查辅助设备发送的用于设计目标工程项目的资源调用请求;基于资源调用请求,确定可用于设计目标工程项目的存量资源数据,并将存量资源数据反馈至勘查辅助设备;接收勘查辅助设备发送的预占用资源请求;基于预占用资源请求进行资源状态核实,得到可用于设计目标工程项目的目标资源;向勘查辅助设备发送目标资源信息,以使目标资源信息生成目标工程项目的勘查结果。本发明提供的工程项目勘查方法,采用资源预占用机制,保障了工程项目与其他工程项目的协同,确保了多项目并行设计、施工的资源合理安排,大大提升了工程项目勘查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0395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008052.9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贺政 , 瞿少凯 , 李鑫 , 高志英 , 谭哲 , 王迎春 , 黄乐天 , 陶源 , 杨曦 , 白锐学 , 王立强 , 丁一凡 , 豆晓雷 , 郭艳春 , 习建华 , 高军诗 , 杨天普 , 王冬冰 , 孙硕 , 周华军 , 李昶 , 于文婧 , 曾振林 , 李德莉 , 汪琳莉 , 刘冬梅 , 李汾应 , 胡济韬 , 王亚龙 , 药斌斌 , 朱晓卿 , 张海云 , 王祖珩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关设备,网关设备与用户面功能网元连接,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业务数据,其中,业务数据是第一网络固定接入设备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数据发送请求,且确定第一网络固定接入设备接入的固定网络故障的情况下,将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一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并由第一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将业务数据发送至核心网;将业务数据发送至与第二网络固定接入设备连接的第二用户终端。本公开中提供的通信数据传输方案,可以提升业务数据的传输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