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1478436U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20172851.9
申请日:2009-08-1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1Q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馈线架。馈线架固定于通信塔架的爬梯,并向爬梯外侧延伸,馈线架上设置分隔板,分隔板将馈线架分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馈线安装于上述不同区域。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馈线的有序排布,方便了后期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8201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413763.2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洪 , 张家贝 , 张学斌 , 李震 , 余兴松 , 谷宇 , 杨琨 , 王琪 , 王海保 , 王悦 , 尹朝辉 , 高英博 , 李超 , 闫伯阳 , 朱鹏 , 刘恋 , 刘帆 , 吕青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的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方法包括:采集机柜U位信息及PDU插座信息;将所述机柜U位信息和所述PDU插座信息发送至监控平台。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全面、准确、高效的U位信息及PDU插座信息采集和监控,为后期运维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881633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109099.4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所述空调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剂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容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响应于预设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指令,获取所述空调当前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与制冷剂运行状态有关;根据所述当前的运行参数,计算所述储液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理论值;获取所述储液容器当前的液面高度实际值;根据所述液面高度理论值和所述液面高度实际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空调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采用本发明,其能够有效结合空调的运行工况,将储液容器的液面高度与理论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制冷剂泄漏,提高了制冷剂泄漏检测的及时性和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045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59289.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冷源利用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该冷源利用系统包括至少两级换热系统和控制设备,不同级换热系统的所述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不同,不同级换热系统的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温度不同,相对于单级冷源利用系统,本申请由多级换热系统构成的冷源利用系统可以具有灵活多变的控制模式,并且通过制冷量影响参数确定驱动装置的方式实现了冷源利用系统在不同控制模式的切换,以此减少了冷源利用系统的功耗,提升了系统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15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374302.9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领域,提供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及空调制冷方法。所述空调制冷系统在储液罐与蒸发器的出口端之间并联第二旁通管路,实现制冷剂在经过膨胀阀绝热节流后进入储液罐,将气态和液态的制冷剂进行分离,气态制冷剂经过第二旁通管路可以直接导向蒸发器出口端,液态制冷剂直接进入蒸发器内进行换热,实现了气态和液态分离,使得进入蒸发器内部换热为纯液态,提升了蒸发器内液相占比,增加了蒸发器内制冷剂流量,提升了换热效率和制冷能效,解决了传统模式下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6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84484.5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涂层的产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产电器件包括:基底层、第一导电电极组、第二导电电极组、第一纳米涂层和第二纳米涂层;在基底层的第一侧表面的部分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电极组,在基底层的第二侧表面的部分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电极组;在基底层的第一侧表面的其他部分表面上以及第一导电电极组不与基底层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纳米涂层;在基底层的第二侧表面的其他部分表面上以及第二导电电极组不与基底层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纳米涂层;当任一导电电极组置放于极性溶液中时产生电信号。本发明在产电器件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结构优化提升产电量,提升材料利用率,从整体上提升产电能耗比。
-
公开(公告)号:CN1179780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16901.2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湿气产电的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器件包括电器件壳体、蓄水槽和若干个产电单元,产电单元设置在电器件壳体内壁上和/或蓄水槽内,产电单元包括基底、两个电极和氧化物纳米层,两个电极间隔设置在基底上,氧化物纳米层敷设在两个电极和基底上。上述方案能够利用氧化物纳米层、电极和基底组成的产电单元在湿气刺激下产电,无需其他能源驱动,且对电器件的整体改进小,制造成本低,能够有效利用环境中的低品位能源,提升能源综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12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162931.2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液冷散热系统和风冷散热系统,所述液冷散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成环路的液冷散热器、载冷剂泵以及冷却设备,所述风冷散热系统包括中间换热器和补冷系统;中间换热器设置在液冷散热系统的环路上,补冷系统通过中间换热器对液冷散热系统进行补冷。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集成液冷散热系统与风冷散热系统,有利于提高散热性能,集成度高,应用场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459917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011408026.1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尹朝辉 , 李震 , 刘洪 , 李海滨 , 张耀华 , 赵昱 , 张彦遒 , 张学斌 , 孟陶 , 黎学超 , 赵黎明 , 董聪聪 , 娄小军 , 程磊 , 王学军 , 陈旭 , 朱丽 , 韩冠军 , 吴志昂 , 陈鸣飞 , 黄兆祖 , 刘栋 , 孙立峰 , 刘春国 , 景传刚 , 王思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模块结构,包括:主框架系统、机柜系统和通风系统,主框架系统形成上层密封结构和下层密封结构,上层密封结构和下层密封结构内分别设置有机柜系统,机柜系统包括多列机柜,任意两列机柜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包括交替设置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主框架系统上的送风口和回风口,送风口连通冷风通道,回风口连通热风通道,送风口和回风口用于连接外接的冷却机组。本发明提供的微模块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平面和空间,大幅提高装机效率,能够满足间接蒸发蒸发冷却方式的气流组织方式,不需要设置水管,安全隐患大大减小,其平面布置充分考虑机柜等设备的维护空间,方便设备的日常维护,可方便进行设备替换。
-
公开(公告)号:CN115776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040952.2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边缘计算微模块,所述边缘计算微模块包括壳体和机柜。其中,所述壳体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两个第一侧壁,所述壳体沿其宽度方向具有两个第二侧壁,两个所述第二侧壁通过两个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机柜位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机柜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机柜排布在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机柜之间形成有冷通道,另一个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机柜之间形成有热通道,所述冷通道用于给所述机柜散热,所述热通道用于将所述冷通道吸收的热量散发至室外。本发明的边缘计算微模块,有利于降低冷却设备的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