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的复合式逐级吸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80650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12943.2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复合式逐级吸能结构,包括前端横梁、中间纵梁、边梁、前端小横梁、后端小横梁和后端横梁,前端横梁与后端横梁平行设置,前端横梁两端分别连接一边梁,两根边梁的另一端分别与后端横梁两端相连接,中间纵梁一端与前端横梁中部连接,中间纵梁另一端与后端横梁中部连接,前端小横梁和后端小横梁均与中间纵梁连接,后端小横梁位于前端小横梁后方,前端小横梁和后端小横梁之间设有第二级吸能管,后端小横梁与后端横梁之间设第三级吸能管,第三级吸能管内装设蜂窝铝。该复合式逐级吸能结构能有效降低轨道车辆在初始撞击时的冲击力,保证轨道车辆碰撞时减速过程的平稳性,整体吸能量大、抗偏载性好。

    变轨距轮对用解锁机构、变轨距轮对及地面变轨设施

    公开(公告)号:CN11180650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37194.9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领域,提供变轨距轮对用解锁机构、变轨距轮对及地面变轨设施。解锁机构包括推力杆和推力转换机构,推力转换机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开设有导向通孔并在导向通孔的下方构造有连接端;顶推轴,一端可移动地穿设在导向通孔中,另一端开设有由顶推轴的底面沿竖向延伸的滑槽;摆动体,构造有转动端和顶推端,摆动体安装在顶推轴的下方,转动端与连接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连接,顶推端可转动地设于滑槽中并可沿滑槽竖向滑动;在摆动体受到向上的抬升力,摆动体的转动端绕连接端转动,带动顶推端沿滑槽滑动并朝向靠近安装座的方向转动,以对顶推轴施加轴向推力,推动推力杆移动进行解锁。本发明变轨操作简单、变轨距可靠性高。

    转向架变轨距试验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1172155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383511.1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轨距试验领域,提供转向架变轨距试验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试验台。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均通信连接的用于检测轴箱位置的轴箱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锁紧销位置的锁紧销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轮位置的车轮距离传感器;及与所述控制器均电连接的用于驱动车轮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用于支撑转向架的导向支撑装置升降的垂向作动器、推动解锁杆对轴箱的锁紧销解锁或锁紧的纵向作动器以及推动车轮变轨的横向变轨作动器。本发明能够方便地检测出转向架关键部件的可靠性、安全性、匹配性和适应性,且能够快速验证转向架变轨能否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铝合金试样裂纹尺寸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198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43020.5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裂纹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试样裂纹尺寸测量方法,包括:步骤S1,分别获得待测试样的宽度值、缺口部位的裂纹长度值、电压初始值以及裂纹扩展过程中的电压实时值;步骤S2,基于获得的待测试样的宽度值、缺口部位的裂纹长度值、电压初始值以及裂纹扩展过程中的电压实时值进行多项式拟合,以获得裂纹尺寸计算公式;步骤S3,基于裂纹尺寸计算公式分别获得裂纹尺寸计算公式中的各个系数值;步骤S4,将检测到的待测试样的宽度值、电压初始值、裂纹扩展过程中的电压实时值以及各个系数值分别代入到裂纹尺寸计算公式,以实时获得待测试样的裂纹尺寸。该铝合金试样裂纹尺寸测量方法具有裂纹尺寸测量效率高和测量准确的优点。

    一种列车平均故障周期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3562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35744.1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列车平均故障周期的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L条线路中每条线路运营的列车数量;从L条线路中选择一条线路作为基准线路,以基准线路的运营时间为基准设置运营观察结束时间;获取第i条线路截止到运营观察结束时间的故障平均周期;i=1,…L;获取第i条线路的复合影响因子与基准线路的复合影响因子以及两者的比值;复合影响因子由线路的轨道条件、线路负载和维修设备条件确定;将第i条线路对应的比值与基准线路的故障平均周期的乘积作为第i条线路的列车平均故障周期。利用该方法,提高了预测列车平均故障周期的准确度,能为列车的维护提供更加符合轨道交通网络实情的维修策略。

    变轨距转向架车轴的疲劳试验设备及疲劳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114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676209.2

    申请日:2019-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轨距领域,提供了变轨距转向架车轴的疲劳试验设备及疲劳试验方法,包括固定至试验台的定位工装,定位工装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开口端的法兰,法兰用于固定车轮,通过紧固件穿过法兰上的第一固定孔与车轮轮毂上的第二固定孔将车轮固定至底座上,底座的开口端沿轴向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用于与车轴靠近车轮的一端过盈配合。该疲劳试验方法包括静态校准、静态加载、动态标定、车轴轴身疲劳试验和轮座疲劳试验多个步骤,轮座疲劳试验采用上述车轴轴身疲劳试验方法,根据梁理论进行换算得到车轴轮座处的应力值。本发明能够模拟现车的真实状态,测试方法简单、有效。

    车轮踏面、车轮、变轨距转向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097937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27923.2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踏面、车轮、变轨距转向系统及车辆。该车轮踏面适用于变轨距轨道,与该车轮踏面相匹配的轨道具有至少两个轨底坡,车轮踏面包括连续平滑连接的轮缘、高锥度区、常工作区和低锥度区,轮缘和高锥度区分别具有相反的弧形端面;常工作区内形成有滚动圆,滚动圆所在位置为踏面水平基准线,滚动圆在横移时,常工作区分别与轨道在各组轨距和轨底坡下匹配有对应的等效锥度。本发明的车轮踏面能够适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轨距轨道系统环境,可以使高速列车具有良好的轮轨接触关系,从而使列车运行更加平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