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73089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10256919.9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山西三合盛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圆能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化床-气流床气化煤气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煤与空气和蒸汽的混合物或氧气和蒸汽的混合物反应得到含有未反应完全的煤和灰的煤气;2)将步骤1)得到的煤气进行分离,得到浓粉煤气流和淡粉煤气流,将所述浓粉煤气流与空气或氧气中反应得到含有煤和灰的煤气;3)将步骤2)得到的煤气与蒸汽反应得到含有煤和灰的煤气;4)将步骤3)得到的煤气与步骤2)分离得到的淡粉煤气流与蒸汽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反应,得到含有煤和灰的最终煤气。该方法降低了传统气流床气化方法制粉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又比传统流化床气化方法大大提高了气化温度,从而降低了设备造价,并提高了气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63614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110322136.0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F23B1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燃式机械炉排解耦燃烧炉,包括:炉体、主炉排(1)和预燃炉排;炉体的内部设有燃烧室分隔墙(17),将炉体的内部空间大体上分隔为上游的预燃室(15)和下游的主燃烧室(18),主炉排(1)设于所述炉体下部,预燃室(15)位于所述主炉排(1)前段的上方,主燃烧室(18)位于所述主炉排(1)后段的上方;预燃室(15)与主燃烧室(18)通过所述分隔墙(17)上方的烟气通道以及分隔墙(17)下方的煤层通道相连通;预燃炉排位于预燃室(15)内,且以一定倾角设置于主炉排(1)上方,以使煤层沿着该预燃炉排运行至主炉排(1)上。本发明能使预燃的负荷与主燃烧负荷很好地匹配;能够在提高解耦燃烧炉运行负荷的同时,避免出现燃烧中断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20291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110033811.8
申请日:2011-01-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山西三合盛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圆能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IPC: F23D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煤粉解耦燃烧器及燃烧方法,其通过两个阶段进行:a)第一阶段,首先将煤粉和空气的混合气流在本发明的煤粉解耦燃烧器中分离为浓、淡两部分,浓粉气流首先着火,随后进入炉膛与淡粉气流混合燃烧。该阶段的煤粉在还原性气氛下发生热解、气化和煤气燃烧,挥发份充分析出,利用热解和气化产物将燃料型NOx转化为更为稳定的N2;b)第二阶段,上述混合气流在炉膛内与二次风混合,在富氧和不足以产生热力型NOx的高温条件下,使第一阶段产生的煤粉半焦充分燃尽;可实现煤粉浓缩、稳燃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的一体化设计,设备结构紧凑,煤粉浓缩效果好,稳燃能力强,抑制NOx生成的潜力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373089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010256919.9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山西三合盛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圆能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化床-气流床气化煤气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煤与空气和蒸汽的混合物或氧气和蒸汽的混合物反应得到含有未反应完全的煤和灰的煤气;2)将步骤1)得到的煤气进行分离,得到浓粉煤气流和淡粉煤气流,将所述浓粉煤气流与空气或氧气中反应得到含有煤和灰的煤气;3)将步骤2)得到的煤气与蒸汽反应得到含有煤和灰的煤气;4)将步骤3)得到的煤气与步骤2)分离得到的淡粉煤气流与蒸汽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反应,得到含有煤和灰的最终煤气。该方法降低了传统气流床气化方法制粉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又比传统流化床气化方法大大提高了气化温度,从而降低了设备造价,并提高了气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6361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322136.0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F23B1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燃式机械炉排解耦燃烧炉,包括:炉体、主炉排(1)和预燃炉排;炉体的内部设有燃烧室分隔墙(17),将炉体的内部空间大体上分隔为上游的预燃室(15)和下游的主燃烧室(18),主炉排(1)设于所述炉体下部,预燃室(15)位于所述主炉排(1)前段的上方,主燃烧室(18)位于所述主炉排(1)后段的上方;预燃室(15)与主燃烧室(18)通过所述分隔墙(17)上方的烟气通道以及分隔墙(17)下方的煤层通道相连通;预燃炉排位于预燃室(15)内,且以一定倾角设置于主炉排(1)上方,以使煤层沿着该预燃炉排运行至主炉排(1)上。本发明能使预燃的负荷与主燃烧负荷很好地匹配;能够在提高解耦燃烧炉运行负荷的同时,避免出现燃烧中断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20291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033811.8
申请日:2011-01-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山西三合盛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圆能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IPC: F23D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煤粉解耦燃烧器及燃烧方法,其通过两个阶段进行:a)第一阶段,首先将煤粉和空气的混合气流在本发明的煤粉解耦燃烧器中分离为浓、淡两部分,浓粉气流首先着火,随后进入炉膛与淡粉气流混合燃烧。该阶段的煤粉在还原性气氛下发生热解、气化和煤气燃烧,挥发份充分析出,利用热解和气化产物将燃料型NOx转化为更为稳定的N2;b)第二阶段,上述混合气流在炉膛内与二次风混合,在富氧和不足以产生热力型NOx的高温条件下,使第一阶段产生的煤粉半焦充分燃尽;可实现煤粉浓缩、稳燃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的一体化设计,设备结构紧凑,煤粉浓缩效果好,稳燃能力强,抑制NOx生成的潜力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