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59194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662950.X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喷涂制备热电池CoS2正极薄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Co粉和S粉混合均匀,在保护气体保护下,经二次升温反应得到粉体,所得粉体经研磨过筛处理后,在保护气体保护下,加热去除未反应的S粉,制得单相CoS2粉体;将制得的CoS2粉体与S粉混合,在保护气体保护下,加热保温使S粉充分融化并包覆于CoS2粉体颗粒表面,得到包覆粉体;得到的包覆粉体经研磨过筛处理后作为喷涂粉料;在保护气体保护下,通过等离子喷涂将所得喷涂粉料喷涂至基体表面形成CoS2正极薄膜。本发明得到的CoS2正极薄膜致密性好,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高,厚度易控,且该方法易操作,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412529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26878.1
申请日:2008-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熔盐合成法制备稀土氧化物或复合稀土氧化物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采用一种或几种稀土可溶性盐类作为稀土源,在搅拌的条件下,使其溶于水形成均匀溶液;用氨水、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作pH调节剂,使其形成稀土氢氧化物沉淀或共沉淀;以硫酸钠、硫酸钾、氯化钠等盐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熔盐体系,稀土氢氧化物沉淀或共沉淀与熔盐的水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并逐渐升温,使其水分蒸发、干燥,形成稀土氢氧化物沉淀或共沉淀-熔盐前驱体,常压下高温熔盐合成后,经充分洗涤、干燥,制备成粒径小于100nm、分散性好的纳米稀土氧化物或复合稀土氧化物粉末。该纳米稀土氧化物或复合稀土氧化物可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航空航天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0403591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310101978.9
申请日:2003-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8/12
Abstract: 一种固体氧化物电解质高温气体电解装置。其单元电解槽为两端加在框形支撑板-电流导出极上的具有PEN结构管壁的矩形管。一组这种结构的单元电解槽平行排列,相邻的同极性支撑板-电流导出极连接构成一个中空矩形陶瓷筒体外壳(2),矩形管组被支架其中构成单元电解槽,结构见附图。(1)是矩形管组,镶入陶瓷筒体外壳(2)内,都是由PEN结构的复合陶瓷膜片构成。台陶瓷筒体外壳(2)的后宽面是两层结构的联结极,与其相对的是另一个联结极。气流方向见图。在气路的首端或尾有带节流孔组的气体分布装置。组成电解槽组时异性联结极通过金属纤维毡,导电陶瓷纤维毡或焊接联结成整体。增加矩形管数目及其高度进行放大,组成大功率气体电解槽或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147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610664138.0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丝网印刷制备热电池CoS2正极薄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单相CoS2粉体;(2)制备粘结剂溶液;(3)将步骤(1)制得的单相CoS2粉体加入步骤(2)制得的粘结剂溶液中混合均匀,制成丝网印刷用料浆;(4)采用丝网刷将步骤(3)制得的丝网印刷用料浆印至基体表面,形成薄膜,将薄膜于真空条件下干燥去除溶剂,然后在保护气体保护下,进行热处理,得到CoS2正极薄膜。本发明通过丝网印刷制得的CoS2薄膜成分结构单一,厚度易控,可以克服了传统粉末压片工艺中制备环境严格,混料不均匀和大面积压片困难等问题,可以减少原料的浪费,易操作,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685276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10222964.5
申请日:2008-09-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打印机用红色碳粉,其由4-8重量份纳米氧化铁红、2-4重量份纳米氧化铁黄、8-25重量份紫外荧光粉、78-95重量份聚酯树脂、1-10重量份聚丙烯蜡、1-5重量份水杨酸金属锌络合物电荷调节剂、1-4重量份二甲基二氯硅烷和5-8重量份六甲基二硅氮烷组成;其制法为上述原料经混合、混炼、挤塑、多级粉碎、分离和表面改性步骤而制成。使用本发明的激光打印机用红色碳粉在普通激光打印机和彩色激光打印机中使用,打印的档案图文可长期保存;在紫外光照射下可看到预先设计的档案图文的防伪标记,可起到安全防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610164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310101978.9
申请日:2003-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8/12
Abstract: 一种固体氧化物电解质高温气体电解装置。其单元电解槽为两端加在框形支撑板-电流导出极上的具有PEN结构管壁的矩形管。一组这种结构的单元电解槽平行排列,相邻的同极性支撑板-电流导出极连接构成一个中空矩形陶瓷筒体外壳2,矩形管组被支架其中构成单元电解槽,结构见附图。1是矩形管组,镶入陶瓷筒体外壳2内,都是由PEN结构的复合陶瓷膜片构成。2的后宽面是两层结构的联结极,与其相对的是另一个联结极。气流方向见图。在气路的首端或尾有带节流孔组的气体分布装置。组成电解槽组时异性联结极通过金属纤维毡,导电陶瓷纤维毡或焊接联结成整体。增加矩形管数目及其高度进行放大,组成大功率气体电解槽或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1129490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911241644.9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NiS2粉体的规模化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金属镍粉和升华硫粉按比例进行混合;2)在保护气体氛围内,对混合粉体进行高温固相合成热处理;3)合成后的粉体经研磨、过筛和物相表征;物相表征结果显示硫不足则补充升华硫粉进行混合,并按步骤2)的条件再次高温固相合成,至金属镍全部合成为NiS2相为止;4)步骤3)合成的NiS2粉体进行差热分析,差热分析显示单质硫的质量百分比含量高于0.2%,通过高温热处理将多余的单质硫除去,至单质硫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低于0.2%。本发明工艺简单、可规模化生产,所获得的NiS2粉体纯度高、电导率高、粒径均匀,为获得高功率热电池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915661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007896.1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 Y02W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回收并修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属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该方法选用正极材料为钴酸锂或锂镍钴锰多元层状氧化物的废旧正极片或正极片边角料和残次品;通过成分分析,按照粘结剂种类分类,直接破坏粘结剂,实现正极材料与集流体的清洁分离;利用重液分离原理将正极材料和导电剂分离;利用SEM、XRD、STEM、XPS等材料分析手段研究正极材料失效机制;层状结构未遭到破坏的,采用高温焙烧修复化学组成,材料晶格有混乱和缺陷的,采用水热反应溶解再析出修复层状结构,重新获得具有良好充放电性能的正极材料。本方法避免了溶解浸出环节,减少废液产生,简化工艺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14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64138.0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8 , H01M4/0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丝网印刷制备热电池CoS2正极薄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单相CoS2粉体;(2)制备粘结剂溶液;(3)将步骤(1)制得的单相CoS2粉体加入步骤(2)制得的粘结剂溶液中混合均匀,制成丝网印刷用料浆;(4)采用丝网刷将步骤(3)制得的丝网印刷用料浆印至基体表面,形成薄膜,将薄膜于真空条件下干燥去除溶剂,然后在保护气体保护下,进行热处理,得到CoS2正极薄膜。本发明通过丝网印刷制得的CoS2薄膜成分结构单一,厚度易控,可以克服了传统粉末压片工艺中制备环境严格,混料不均匀和大面积压片困难等问题,可以减少原料的浪费,易操作,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1566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07896.1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 Y02W30/84 , H01M10/54 , C22B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回收并修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属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该方法选用正极材料为钴酸锂或锂镍钴锰多元层状氧化物的废旧正极片或正极片边角料和残次品;通过成分分析,按照粘结剂种类分类,直接破坏粘结剂,实现正极材料与集流体的清洁分离;利用重液分离原理将正极材料和导电剂分离;利用SEM、XRD、STEM、XPS等材料分析手段研究正极材料失效机制;层状结构未遭到破坏的,采用高温焙烧修复化学组成,材料晶格有混乱和缺陷的,采用水热反应溶解再析出修复层状结构,重新获得具有良好充放电性能的正极材料。本方法避免了溶解浸出环节,减少废液产生,简化工艺流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