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4141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0035445.8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包括若干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具体包括:鞘液模块、上样模块、气路模块、清洗模块、废液模块以及阻尼模块,调节阻尼模块阻尼大小,以控制鞘液、样本处于相同的压力状态,使得样本在鞘液的包裹下进入流体池的待检测区。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液路系统的检测方法。通过设置阻尼模块用于控制鞘液、样本处于相同的压力状态,简化液路系统的整体结构,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82306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810729733.7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间歇式倾斜声表面波的微颗粒分选装置,包括基片、设置于所述基片上的盖片、设置于所述盖片底部的微流道及设置于所述基片上的用于产生倾斜声表面波的声表面波发生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米颗粒的高效分选设备,可使用标准的软光刻技术制造,这种低成本、高效率和便携式分选设备可用于许多应用,如血液/细胞/颗粒分离,细胞/颗粒培养基交换和细胞/颗粒富集。本发明整体结构无菌密封,对存在生物危害的样品也能适用;其设计为微流控芯片即插即用,无需清洗,避免了各个样品间的交叉污染,一次性使用后可丢弃分选芯片;本发明的系统对细胞无损伤,并给下游细胞分选后样品制备或分析模块的整合提供方便的接口。
-
公开(公告)号:CN1103398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910600950.0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三维聚焦功能的单层微流控芯片,包括单层微流控芯片主体、设置在所述单层微流控芯片主体内的主流道和聚焦模块,所述聚焦模块包括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样品管路、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用于实现主流道中的样品流在垂直方向上聚焦的第一鞘液管路和第二鞘液管路、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用于实现主流道中的样品流在水平方向上聚焦的第三鞘液管路和第四鞘液管路。本发明的通过第一鞘液管路和第二鞘液管路中的鞘液实现样品流在XZ平面内的聚焦,再通过第三鞘液管路和第四鞘液管路实现XY平面内的聚焦,从而实现三维聚焦,使样品在主流道中呈单列流动,不仅能提高分析和分选的精度,而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09536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62902.5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6V20/52 , G01N15/14 , G06V10/26 , G06V10/28 , G06V20/7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分选仪的液滴监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细胞分选领域,通过设置相机参数以及滴液参数,生成滴液,采集每一滴液的多个图像;对每一图像进行分割,生成液滴的二值图像,根据液滴区域的面积和位置,识别出液滴根部、正常液滴、卫星液滴,根据已识别出的液滴根部、正常液滴和卫星液滴区域提取表征液滴稳定性的多个量化特征,生成液滴多个图像的特征矩阵;特征矩阵行归一化,计算液滴稳定性的当量特征及其均值、方差,生成质控图;根据质控图给出液滴质量评价结果,通过上述步骤,液滴监测方法具有直观、精准、有效等特点,无需过多的人为操作即可自动完成,简单方便,并且液滴的生成质量进行前置直接监测避免浪费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45304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178143.6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B01L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装夹装置;包括:芯片装夹主体模块,用以形成微流控芯片的装夹载体;装夹开关模块,用以控制对微流控芯片的装夹以及调节夹紧力;供电模块,用以对微流控芯片上的反应/检测单元进行供电;供电模块通过连接模块固定在芯片装夹主体模块上,连接模块包括调节机构,通过操控调节机构,以在芯片装夹状态下实现供电模块与微流控芯片上电极的机械式接触。通过设置单独的装夹开关模块对微流控芯片进行装夹,可实现连接方式可逆,便于微流控芯片的二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2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83162.5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富集液流控制系统,属于水域微生物分析领域,排气支路能够排出第一储液袋中的空气,抽样支路能够抽取样品至第一储液袋,染色支路能够抽取染色液对第一储液袋中的样品进行染色,供液支路与微流控芯片的入口连接并将第一储液袋中染色的样品抽至微流控芯片,废液排出支路与微流控芯片的废液口连通,排出微流控芯片的废液;收集器与微流控芯片的分选出口连通并收集微流控芯片分选出的微生物,清洁液组件、第五泵以及收集器形成清洗支路,对收集器上收集的微生物进行冲洗;清洁液组件、第五泵以及收集器也能形成转移支路,将微生物从收集器转移至储存端出口,本申请还涉及采用上述控制系统实施的微生物富集液流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9996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048706.6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案公开了一种用于操控颗粒在流动流体中实现静态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和设置在芯片本体中的流道结构,流道结构的主流道上沿颗粒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箝位检测区和分选区;主流道上具有通过若干个沿颗粒流动方向直线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箝位单元形成的循环结构,箝位检测区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箝位压电换能器以产生三个维度方向上的声体驻波,以将颗粒固定钳制于特定的驻波节点。本案提供的用于操控颗粒在流动流体中实现静态检测的微流控芯片,通过至少一个压电换能器产生三个方向上的声体驻波,再配合主流道上设置的具有特定形状截面的箝位单元形成的循环结构,可实现连续流动流体中单颗粒在某一位置的固定,从而实现在连续流中单颗粒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4960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30711.3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16B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式细胞仪数据批量处理的方法及系统,建立了“共享模式”、“自适应模式”、“独立模式”三种模式对数据进行批处理。通过“共享模式”对大量数据进行批量分析,进一步通过自适应算法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智能调整,使得处理结果更加准确。最后,报告人员可以通过“独立”模式对处理结果不满意的样本进行人工处理,既保证了处理的效率,节省大量人力时间成本,又可以保证每个样本的处理结果的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53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78143.6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B01L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装夹装置;包括:芯片装夹主体模块,用以形成微流控芯片的装夹载体;装夹开关模块,用以控制对微流控芯片的装夹以及调节夹紧力;供电模块,用以对微流控芯片上的反应/检测单元进行供电;供电模块通过连接模块固定在芯片装夹主体模块上,连接模块包括调节机构,通过操控调节机构,以在芯片装夹状态下实现供电模块与微流控芯片上电极的机械式接触。通过设置单独的装夹开关模块对微流控芯片进行装夹,可实现连接方式可逆,便于微流控芯片的二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5445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48149.8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颗粒操控的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和设置在芯片本体中的流道结构,流道结构的主流道上沿颗粒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聚焦区、检测区和分选区;聚焦区用于实现主流道内的颗粒在三维空间中的聚焦,检测区用于箝位和检测目标颗粒,分选区用于实现目标颗粒和非目标颗粒的分选。本发明能实现连续流微流道中的单颗粒在某一位置的固定,为检测提供时间,利于实现颗粒的检测;本发明采用声波推动流体中的颗粒运动,由于是机械力作用于颗粒,不影响其活性;本发明采用声波对颗粒进行操控,样本通量高,流速得以减慢,有利于后续检测灵敏度的提升;本发明流道结构简单,流口数量少,有利于排气泡和维持流体环境的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