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28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09475.0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8/24 , G10L25/63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F40/289 , G06V40/16 , G06N3/045 , G06V40/70 , G10L15/24 , G10L15/02 , G10L15/16 , G10L15/18 , G10L2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态情感分析系统及方法、设备、介质、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户多模态数据;对所述多模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多模态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根据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结果对用户情绪评分,获得评分结果。本发明通过融合视频、声音、文本等多模态数据,能够更全面地捕捉用户的情感状态,提高情感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能够实时感知用户的情感变化,并据此调整对话策略,使AI大模型的情感交互更加自然、流畅,提升用户体验;不仅适用于AI大模型的情感交互对话应用,还可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咨询、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58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21518.X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6N5/04 , G06N5/022 , G06F16/903 , G06F16/9032 , G06F16/901 , G06F40/279 , G06F40/2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GraphRAG的大模型问答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步骤:确定可用数据源,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计算,以构建知识图谱;通过GraphRAG的大语言模型从用户查询中提取关键实体;根据提取的关键实体检索知识图谱中的相关子图,形成上下文信息;将上下文信息送入GraphRAG的大语言模型进行生成式回答。本发明能够覆盖更多相关的知识点和信息源,提供更全面的答案;对于需要多步骤推理或多文档信息整合的复杂查询,准确性较高;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算力资源需求较低;能够实现跨领域整合和推理;答案多样性得到提升,答案赋权性得到显著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541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21523.0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心理测评大模型系统及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用户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用户心理特征向量数据库;通过所述用户心理特征向量数据库对心理测评大模型进行训练;根据用户当前的心理状态及历史数据,通过所述心理测评大模型计算生成个性化的心理测评建议。本发明通过深度挖掘用户数据,实现精准的心理状态识别和个性化的心理测评建议生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幅提升心理测评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集成心理学、数据科学等多领域知识,确保测评建议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74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21522.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社交行为复杂网络的心理健康异常原因溯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户社交网络数据,并对所述用户社交网络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用户间的互动关系构建用户社交行为复杂网络;基于用户社交网络数据对用户当前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异常检测,并通过所述用户社交行为复杂网络进行原因溯源;根据异常检测结果以及溯源结果提供心理健康干预建议。本发明能够从海量、复杂且多维的社交数据中有效提取信息,以实现对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精准评估和异常原因的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5170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21520.7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10L21/10 , G10L21/055 , G10L25/30 , G10L2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虚拟数字人口型同步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分析,获得语音特征;将所述语音特征作为唇动预测模型的输入,预测对应的唇动参数;根据所述唇动参数驱动虚拟数字人的面部模型进行实时渲染,以及实现嘴唇的精细动作控制;获取用户反馈数据,并基于所述用户反馈数据对所述唇动预测模型进行持续优化和调整。本发明通过深度学习、语音分析与唇动预测等先进技术,实现虚拟数字人口型与语音内容的精准同步,提高虚拟角色的表达能力和用户交互体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