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69735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310103712.8
申请日:2003-10-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无团聚掺杂钇铝石榴石(YAG)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领域。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以钇,铝和掺杂稀土离子的硝酸盐水溶液为原料,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沉淀过滤、干燥,在900-1300℃之间煅烧,可获得平均粒径尺寸30纳米的无团聚,无杂相的掺杂钇铝石榴石粉体。该方法突出特点是:原料采用无机盐,不必加表面活性剂,不必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可得到无团聚,无杂相,高纯度,粒径分布窄的掺杂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该方法制备的粉体质量好,工艺简单稳定,生产成本低,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3185C
公开(公告)日:2000-06-07
申请号:CN95103329.8
申请日:1995-04-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7D25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氰尿素(包括含有2个结晶水的氰尿酸)的一种新的制备方法,我们称之为溶剂诱导热解法或过氧化氢法。它是尿素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其摩尔比为尿素∶H2O2=1∶0.1~1)和少量水中,以铂化合物或铜化合物或铂、铜化合物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是尿素重量的0.05~1%),在家用微波炉或电炉上加热,使其快速反应,获得氰尿酸。再将氰尿酸溶于热水,让其冷却静置,可得含有2个结晶水的氰尿酸。该法可在2~10分钟内完成反应,操作极为方便,安全可靠,能耗低,成本低,收得率较高,有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8584B
公开(公告)日:1992-10-07
申请号:CN89102566.9
申请日:1989-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生产偶氮二甲酰胺的反应监测探头。该探头由上下两部份组成。上部由电源、放大电路、表头以及外壳组成;下部由外套管、合金电极、内管以及内电极组成。两部份由连接片连在一起。该探头在生产偶氮二甲酰胺时,插在反应锅中,能够方便地区分反应前、反应中间过程和反应结束三种状态,及时准确地反映整个偶氮二甲酰胺生产反应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6603A
公开(公告)日:1990-10-31
申请号:CN89102566.9
申请日:1989-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AC发泡剂的反应监测探头,它采用电化学手段,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反应前,反应中间过程和反应结束的整个历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5775A
公开(公告)日:1990-10-03
申请号:CN89101723.2
申请日:1989-03-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7C281/06 , C07C291/00
Abstract: AC发泡剂的高效制备法。用氯酸盐(如氯酸钠)氧化联二脲制AC发泡剂。以钒等络合物作为复合催化剂,在低酸度下,如在0.01-1N硫酸或盐酸溶液中,加入联二脲,采用反应监视仪,数字显示,监控反应过程,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氯酸钠溶液,约两小时反应完毕。反应温度控制在60-75度,反应母液可循环使用。既可稳定地得到高质量高收得率的产品,收得率达95%以上,又可节约氯酸钠的用量,几乎接近理论计算值。
-
公开(公告)号:CN100429147C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410008739.3
申请日:2004-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1B35/12
Abstract: 一种制备无团聚低温相偏硼酸钡(BBO)纳米粉体的方法,属于精细化工领域。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以无机钡盐和硼酸的水溶液为原料,以有机胺为沉淀剂,沉淀过滤、干燥,在650~850℃之间煅烧,可获得平均粒径为40纳米的无团聚,无杂相的BBO纳米粉体。该方法突出特点是:原料采用无机盐,不必加表面活性剂,不必减压干燥、离心分离,可得到无团聚,无杂相,高纯度的BBO纳米粉体。该方法制备的粉体质量好,工艺简单稳定,生产成本低,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7948A
公开(公告)日:1993-11-03
申请号:CN92103142.4
申请日:1992-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7C243/10 , C07C241/02
Abstract: 用钙氨法制备水合肼是用次氯酸钙溶液(由氯气通入氢氧化钙浆液而得)与氨水直接作用制取水合肼的制备方法。以钼、铁化合物或络合物为催化剂,次氯酸钙与氨水之比为1∶3—1∶50,在常压,30—100℃,经二级反应或一级反应,即可制得水合肼。经浓缩可得5%以上水合肼。其水合肼对氯气收得率达60%以上。氧化钙、碳酸氢铵,过剩氨水可收回循环使用。钙氨法比次氯酸钠与氨水作用制肼法原料价廉,比次氯酸钙—酮法减少了“甲酮连氮”、“水解”等繁杂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076892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0880129907.0
申请日:2008-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9/22 , C01B33/113 , C01B35/10 , C01B35/121 , C01B35/126 , C01P2002/70 , C01P2002/72 , C09K11/647 , C30B9/12 , C30B15/00 , C30B15/20 , G02F1/0027 , G02F1/35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体领域,尤其涉及低温相偏硼酸钡掺杂单晶体及其生长方法和变频器件。采用熔盐法生长。该单晶完全克服了BBO潮解性强的缺点,几乎不潮解;其倍频效应和光损伤阈值相对于BBO有较大提高;硬度显著增大,该单晶体的肖氏硬度为101.3,莫氏硬度为6,而BBO的肖氏硬度为71.2,莫氏硬度为4。从可见一紫外光区透过率曲线测试,该单晶体的截止波长为190nm,开始吸收波长为205nm。这些优于BBO的性能,可能使BBSAG在激光非线性光学领域、紫外、深紫外变频器件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076892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880129907.0
申请日:2008-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9/22 , C01B33/113 , C01B35/10 , C01B35/121 , C01B35/126 , C01P2002/70 , C01P2002/72 , C09K11/647 , C30B9/12 , C30B15/00 , C30B15/20 , G02F1/0027 , G02F1/35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体领域,尤其涉及低温相偏硼酸钡掺杂单晶体及其生长方法和变频器件。采用熔盐法生长。该单晶完全克服了BBO潮解性强的缺点,几乎不潮解;其倍频效应和光损伤阈值相对于BBO有较大提高;硬度显著增大,该单晶体的肖氏硬度为101.3,莫氏硬度为6,而BBO的肖氏硬度为71.2,莫氏硬度为4。从可见一紫外光区透过率曲线测试,该单晶体的截止波长为190nm,开始吸收波长为205nm。这些优于BBO的性能,可能使BBSAG在激光非线性光学领域、紫外、深紫外变频器件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609045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310103712.8
申请日:2003-10-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无团聚掺杂钇铝石榴石(YAG)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领域。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以钇,铝和掺杂稀土离子的硝酸盐水溶液为原料,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沉淀过滤、干燥,在900-1300℃之间煅烧,可获得平均粒径尺寸30纳米的无团聚,无杂相的掺杂钇铝石榴石粉体。该方法突出特点是:原料采用无机盐,不必加表面活性剂,不必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可得到无团聚,无杂相,高纯度,粒径分布窄的掺杂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该方法制备的粉体质量好,工艺简单稳定,生产成本低,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