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9519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335184.3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氧空位的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所述含氧空位的二氧化锰纳米片,主要通过锰基配位聚合物前驱体进行室温碱性环境下的水解得到,本发明首次克服了传统二氧化锰制备工艺中需要使用强氧化剂,且反应须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缺点,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宏量制备等优点。使用本发明所制备的含氧空位的二氧化锰纳米片,表现出了优异的锌离子储存性能,锌离子电池性能测试表明,在100mA g‑1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了282.2mAhg‑1的高比容量和良好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159287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510157699.7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NGPC/NCNTs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制备的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开发出廉价且高效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以解决现有采用铂基材料作为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存在的高成本问题。NGPC/NCNTs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碳源,首先将其低温预碳化,然后通过石墨化催化剂及氮源的分步引入,并经相应的两次高温热处理而制得。其活性组分为氮掺杂的石墨化多孔碳及氮掺杂的碳纳米管,孔结构为微介孔复合型,在结构上由碳纳米管连接分散的多孔碳颗粒而形成三维空间上的连续导电骨架,因而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较快的传质速率,可在碱性介质中展现出优于商业化铂碳电催化剂的高效催化活性、甲醇耐受性及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9519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335184.3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氧空位的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所述含氧空位的二氧化锰纳米片,主要通过锰基配位聚合物前驱体进行室温碱性环境下的水解得到,本发明首次克服了传统二氧化锰制备工艺中需要使用强氧化剂,且反应须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缺点,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宏量制备等优点。使用本发明所制备的含氧空位的二氧化锰纳米片,表现出了优异的锌离子储存性能,锌离子电池性能测试表明,在100mA g‑1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了282.2mAhg‑1的高比容量和良好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159287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57699.7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NGPC/NCNTs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制备的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开发出廉价且高效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以解决现有采用铂基材料作为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存在的高成本问题。NGPC/NCNTs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碳源,首先将其低温预碳化,然后通过石墨化催化剂及氮源的分步引入,并经相应的两次高温热处理而制得。其活性组分为氮掺杂的石墨化多孔碳及碳纳米管,孔结构为微介孔复合型,在结构上由碳纳米管连接分散的多孔碳颗粒而形成三维空间上的连续导电骨架,因而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较快的传质速率,可在碱性介质中展现出优于商业化铂碳电催化剂的高效催化活性、甲醇耐受性及循环稳定性。
-
-
-
公开(公告)号:CN102389949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64805.0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B22C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胆状纳米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以亚铜盐化合物为前躯体原料,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分别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并以卤化物作为矿化剂,在碱性条件下通过水热还原反应后,将所得产物离心分离,并通过蒸馏水和无水乙醇交换洗涤数次之后,经真空干燥,制得分散良好的红色海胆状纳米铜颗粒。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绿色清洁、对设备要求低,可规模化生产,制备的新颖形貌纳米铜颗粒具有良好的催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7814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58107.4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1B32/205 , H01M4/96 , B82Y4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205 , B82Y40/00 , H01M4/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多孔类石墨碳纳米片及其制备和电催化应用,该碳纳米片具有薄片状形貌,丰富的氮掺杂量,大的孔体积且介孔占比高,整体呈高度石墨化。该碳纳米片以锰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片为模板,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碳源,二者形成一种类三明治型的夹层复合结构前驱材料,经无水无氧气氛下热解,酸处理除去模板,与氮源混合后再次退火制得。该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制备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宏量制备等优点,为由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高石墨化程度的二维掺杂多孔碳材料提供了一个普适性的合成路线。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此高比表面且富介孔结构的氮掺杂多孔类石墨碳纳米片作为无金属型催化剂用于高效电催化氧气还原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2389949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110364805.0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B22C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胆状纳米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以亚铜盐化合物为前躯体原料,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分别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并以卤化物作为矿化剂,在碱性条件下通过水热还原反应后,将所得产物离心分离,并通过蒸馏水和无水乙醇交换洗涤数次之后,经真空干燥,制得分散良好的红色海胆状纳米铜颗粒。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绿色清洁、对设备要求低,可规模化生产,制备的新颖形貌纳米铜颗粒具有良好的催化应用前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