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2626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910441553.3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B29C64/118 , B29C64/112 , B29C64/20 , B29C64/314 , B29C64/321 , B22F3/115 , B28B1/00 , B33Y30/00 , B33Y4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带搅拌和防堵功能的螺杆挤压变精度增材制造设备。该设备包括三维移动台和设置在三维移动台上的挤出单元;挤出单元包括第一电机、齿轮箱、储料仓、搅拌部、螺杆、火箭头、机筒和出料嘴组成;第一电机与齿轮箱连接,齿轮箱的底部与储料仓的端部连接,储料仓内设置搅拌部;螺杆包括固定部和螺纹部,螺杆穿过储料仓和机筒,螺杆的一端通过固定部与搅拌部连接,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螺纹部与与火箭头连接,齿轮箱的输出轴与固定部连接;储料仓的底部与机筒的端部连接,机筒的底部与出料嘴连接。该设备解决了传统增材制造效率较低、材料成本较高等问题,且可成形工程塑料、建筑材料、高粘度含能材料、金属浆料、陶瓷浆料等多种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103676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264685.0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B32B1/06 , B32B7/08 , B32B3/14 , B32B15/092 , B32B27/38 , B32B33/00 , B22F3/105 , B22F10/28 , B33Y1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材料,为一种金属与金属和/或非金属的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具有至少一层若干六边形和/或泰森多边形结构组成的层;当具有两层以上若干六边形和/或泰森多边形结构组成的层时,各层之间的六边形和/或泰森多边形结构通过柱子连接;所述六边形和/或泰森多边形结构内部填充第一金属材料;所述六边形和/或泰森多边形结构之间通过第二金属材料和/或非金属材料连接。本发明通过构建大量界面的同时又具有互相约束的复合材料结构,使得所述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能够实现面向高抗冲击场合的复合材料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0733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1159020.3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B22F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低氧球形金属粉末的设备及方法,其中,该设备包括:雾化室、保护气循环装置、激光器光学系统、高频振动装置和集粉器;雾化室的相对两侧面分别形成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雾化室底面靠近进气口的位置形成有光学系统安置孔;保护气循环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雾化室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激光器光学系统设置在雾化室的底面,激光器光学系统通过所述光学系统安置孔能够将激光束发射进入雾化室内部;所述高频振动装置位于雾化室内部,固定在高频振动装置上的金属棒的表面能够被激光器光学系统发出的激光束照射;集粉器位于雾化室下方,与雾化室内部相通。本发明具有细粉得粉率高、球形粉氧含量低、空星球及行星球率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62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92935.X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H01S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1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调Q模块、电路、调Q控制方法,该模块包括:晶体管单元和电感单元,晶体管单元包括:MOS场效应晶体管;电感单元包括:脉冲地触发输入和电感隔离线圈,触发输入与电感隔离线圈的输入端连接;电感隔离线圈的输出端与MOS场效应晶体管的控制极和MOS场效应晶体管的S极并联。该模块结构简单,输出电压连续可调,各级开关的触发输出脉冲同步精度高,重复频率可达几十KHz。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包含模块的电路和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62267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710161911.6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粉末的送粉装置,该送粉装置包括料仓、筛网、振动盖板、振动部、振动器和出粉管;其中,料仓内的中下部位置处装有筛网;料仓的底部开口处位于振动部上方;振动盖板套设在料仓外表面,并与料仓外表面密封连接;并且振动盖板覆盖在振动部的上方开口处,并与振动部密封连接;振动器连接振动部,并能带动振动部振动;出粉管安装在振动部上。本发明能均匀输送微细尤其是纳米粉末,包括流动性差的粉末,能处理易团聚的粉末输送,防止堵粉,送粉量可通过螺旋振动器的振动参数和旋转参数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189893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22713.8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福建国锐中科光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步法对钛粉整形及脱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在惰性氛围下,将球磨磨球、氢化脱氢钛粉和金属还原剂混合、球磨。本发明方法将氢化脱氢钛粉与金属还原剂和球磨磨球经过激烈地冲击、碰撞,粉末颗粒中原子扩散,还原剂与氢化脱氢钛粉表面的氧化膜发生原位还原反应,氢化脱氢钛粉被金属还原剂还原为钛,从而达到降低钛粉氧含量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67473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96455.5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B22F12/00 , B22F5/10 , B22F12/70 , B22F10/322 , B22F10/85 , B22F10/25 , B22F10/64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20 , B33Y50/02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3D打印装置及其工作方法,3D打印装置,包括:支撑体、隔热层、隔档层以及运动组件,隔热层设置于支撑体的一侧,隔热层上设置有用于加热金属构件加热部件;隔档层设置于隔热层一侧,并围设形成气氛保护腔室,隔热层位于支撑体和隔档层之间;运动组件设置于气氛保护腔室,运动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打印金属构件的增材制造单元,运动组件能够驱动增材制造单元移动。本发明的3D打印装置可在金属构件打印完成后,通过加热部件加热气氛保护腔室,从而对金属构件进行热处理,实现了3D打印后的原位热处理,具有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5235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03728.1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振分离复合腔钬激光器,属于固体激光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的Tm/Ho键合激光器输出脉宽较大,无法实现窄脉宽输出的问题。所述钬激光器包括:泵浦源、耦合透镜组、第一腔镜、键合晶体、偏振片、电光调Q晶体和输出耦合镜;耦合透镜组用于将泵浦激光耦合进键合晶体;键合晶体为Tm和Ho掺杂YLF晶体,键合晶体用于在泵浦激光的激发下,产生Tm激光和Ho激光;偏振片用于反射σ偏振Tm激光,并透射π偏振Ho激光;钬激光器还包括第二腔镜,第二腔镜设置在偏振片的反射光路上;第一腔镜用于透射泵浦激光,并反射Tm激光;第二腔镜用于反射Tm激光;输出耦合镜用于透射预设比例的Ho激光,并反射其余的Ho激光。本发明用于钬激光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39017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08021.5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爬升式大尺寸回转件激光3D打印设备及打印方法,该打印设备包括旋转打印平台、机台固定平台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外挡板和内挡板,内外挡板与旋转打印平台和机台固定平台之间形成打印区域;机台固定平台上设有升降滑台和激光器窗口,送粉装置设置在升降滑台上并在其控制下上下移动。本发明利用移动滑台带动激光器径向往复运动配合旋转打印平台旋转运动,或针对环形零件采取固定光路,旋转打印平台旋转运动的方式,保护零件在平面上的打印方式,提高了打印精度和可靠性,还采用分段抬高的爬升方式完成零件加工,打印高度可调,突破了传统3D打印机在空间上的限制,改变了传统通过控制振镜扫描打印的方式,削减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1981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52606.9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B29C64/10 , B29C64/20 , B29C64/386 , B29C64/321 , B29C64/393 , B33Y50/00 , B33Y50/02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 B29C64/2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降低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应力的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通过在3D打印装置上增设激励电源模块、导电电极等模块,实现在3D打印过程对导电纤维通电,纤维丝均匀分布在零件的内部,通过对纤维丝的电磁加热,则可以实现从零件内部均匀的加热,整体加热均匀性较好,温度梯度较低,可以高效完成打印过程中零件内应力的释放,降低形变风险,提高成形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