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冷却式变流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2661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27644.5

    申请日:2016-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00 H05K7/20936

    Abstract: 一种集中冷却式变流器,其电抗器、电容器和功率单元设置在机柜中。冷却器、冷板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冷凝器及联通管路也设置于机柜内。电抗器和电容器置于冷却器内。功率单元由至少1个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控制电路板组成;冷板蒸发器安装在功率单元内,功率半导体器件紧固于冷板蒸发器表面,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热面与冷板蒸发器紧密接触。冷凝器置于变流器柜体内的上部,位置高于冷板蒸发器、冷却器和气液分离器;冷板蒸发器的出气接头和进液接头通过管路穿出功率单元;冷板蒸发器和冷却器的出气接头并联到气路管路,进液接头并联到液路管路,气体管路和液体管与气液分离器连通,气液分离器与冷凝器通过管路连通,形成密闭回路,回路充有冷却液体。

    一种三相微电网中双模式变流器的切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6586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284941.8

    申请日:2013-07-08

    Abstract: 一种三相微电网中双模式变流器的切换控制方法。当变流器由组网运行切换到并网运行时,通过协调控制器单元调整变流器的输出电压幅值与频率,满足并网要求后,将静态开关闭合,变流器转换为电流控制,进入并网运行模式;当检测到电网状态异常或需要切换至自治运行模式时,通过协调控制器单元调整变流器的电流给定值,同时将静态开关断开,然后将变流器转换为电压控制,进入组网运行模式。本发明控制简单,可提高双模式变流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双轴跟踪式光伏聚光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23109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110160083.7

    申请日:2011-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S30/452 Y02E10/47

    Abstract: 一种双轴跟踪式光伏聚光发电系统,包括控制器(1)、双轴跟踪机械结构(2)、光伏电池板组(3)和低倍聚光镜片(4)。双轴跟踪机械结构由谐波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2-2-3-1)、电动推杆(2-2-2)、承载立柱(2-2-1)、旋转工作钢结构(2-2-3)、仰俯工作钢结构(2-2-4)组成。低倍聚光反射镜片(4)对太阳光进行聚光,同时通过机械跟踪结构驱动光伏电池板面垂直于太阳光线,并用镜面将太阳光反射到光伏电池板面,增强其光电转换特性。

    一种三相微电网中双模式变流器的切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6586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84941.8

    申请日:2013-07-08

    Abstract: 一种三相微电网中双模式变流器的切换控制方法。当变流器由组网运行切换到并网运行时,通过协调控制器单元调整变流器的输出电压幅值与频率,满足并网要求后,将静态开关闭合,变流器转换为电流控制,进入并网运行模式;当检测到电网状态异常或需要切换至自治运行模式时,通过协调控制器单元调整变流器的电流给定值,同时将静态开关断开,然后将变流器转换为电压控制,进入组网运行模式。本发明控制简单,可提高双模式变流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微网逆变器电压电流双环下垂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012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76388.1

    申请日:2011-11-23

    Abstract: 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微网逆变器电压电流双环下垂控制方法。该方法类比三环功率下垂控制,在逆变器输出电流与逆变器参考电压信号间串入一个逆变器虚拟连线阻抗Zvir(s),将所述的逆变器虚拟连线阻抗Zvir(s)等效为下垂系数,使逆变器输出电流通过虚拟连线阻抗反馈到逆变器输出电压参考给定上,达到并联逆变器系统自动均分负载功率的目的。本发明消除了传统三环功率下垂控制器对连线阻抗敏感、控制系统复杂的缺陷。使微电网中并行的分布式电源在线路短、阻抗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良好的功率均分效果,提高了系统稳定裕度,保证了负载的供电质量。

    一种双轴跟踪式光伏聚光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23109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60083.7

    申请日:2011-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S30/452 Y02E10/47

    Abstract: 一种双轴跟踪式光伏聚光发电系统,包括控制器(1)、双轴跟踪机械结构(2)、光伏电池板组(3)和低倍聚光镜片(4)。双轴跟踪机械结构由谐波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2-2-3-1)、电动推杆(2-2-2)、承载立柱(2-2-1)、旋转工作钢结构(2-2-3)、仰俯工作钢结构(2-2-4)组成。低倍聚光反射镜片(4)对太阳光进行聚光,同时通过机械跟踪结构驱动光伏电池板面垂直于太阳光线,并用镜面将太阳光反射到光伏电池板面,增强其光电转换特性。

    太阳自动跟踪系统停电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99451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710176875.7

    申请日:2007-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72

    Abstract: 一种太阳自动跟踪系统停电保护装置,包括电源(1)、电网状态检测电路(2)、备用电源(3)、继电器(4)、自动跟踪控制器(5)、电机执行系统(6)。电网状态检测电路(2)的输入端与电网相连,输出端与自动跟踪控制器(5)I/O口相连,备用电源(3)输入口与电网相连,输出端与继电器(4)相连,继电器(4)与自动跟踪控制器(5)的供电端相连,自动跟踪控制器(5)与电机执行系统(6)相连。本发明实时检测跟踪系统的电源,将电源状态传递给自动跟踪控制器(5)。跟踪系统正常工作时,跟踪系统传动装置由电源直接供电;当电源停电时,跟踪系统传动装置改由备用电源供电,并执行跟踪系统的复位程序,使太阳跟踪系统处于安全姿态。

    一种全功率变流器直流侧卸荷电路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36582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121258.7

    申请日:2007-09-03

    Abstract: 一种全功率变流器直流侧卸荷电路的控制方法,卸荷电路由功率器件和卸荷电阻构成,卸荷电路控制器通过采集输入有功功率、输出有功功率和直流侧电压,以输入和输出有功功率的偏差作为卸荷电路的主要控制条件,以直流侧电压作为卸荷电路的辅助控制条件,与电网侧变流器的直流侧电压外环配合,当电网电压发生跌落等短时故障时,保持直流侧电压稳定。本发明通过输入和输出有功功率偏差确定直流侧卸荷电路需要消耗的功率,能够减少电网故障时直流侧电压的波动,方便与网侧变流器配合,可以对直驱型风电系统变流器的直流侧进行有效保护,增强其低电压穿越能力。

    风力发电系统的背靠背三电平中点箝位变流器

    公开(公告)号:CN101316074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102753.8

    申请日:2008-0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系统的背靠背三电平中点箝位变流器,它包括电机侧整流器和网侧逆变器,其交流输入端与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定子侧输出端子相连,逆变器输出端接到电网。整流器的输出和逆变器的输入相连,两者的二极管箝位后的中点也相连。整流器和逆变器都需要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控制。本发明利用了二极管中点箝位的三电平整流器和逆变器,通过空间矢量控制方法,增加了风力发电系统的容量,并明显地改善了输出到电网电压波形的形状,以更好地适应电网并网的标准。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2055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106044.7

    申请日:2008-0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的响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随时检测电网电压us的变化情况,将电网电压us与电网电压参考值uref比较,得到的差值Δu通过PI调节器得到无功电流iqref*和有功电流idref*;将无功电流iqref*作为电流内环控制的参考值,配合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控制策略,控制网侧变流器,抑制电网电压跌落;有功电流idref*补偿电路中的有功损耗。在电网电压瞬间跌落情况下,本发明能够根据需要灵活的馈送相应无功功率,也可以相应的调节有功功率,可以使风力发电机组达到与火力发电机组相类似的传输可靠性标准,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