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3750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81754.8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C07D221/22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2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序准噶尔乌头中二萜类生物碱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方法以毛序准噶尔乌头药材为原料,用溶剂提取,酸溶碱沉后,溶剂萃取,通过硅胶柱层析法、硅胶制备薄层层析或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法的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分离,得到3个二萜类生物碱化合物。本发明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从毛序准噶尔乌头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类生物碱化合物14?苯甲酰基?8?甲氧基乌头宁,新江油乌头碱,查斯曼宁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906132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27463.3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芹菜籽中原生抗氧化多肽的快速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磷酸缓冲溶液提取、硫酸铵沉淀、以及阴离子交换树脂DEAE柱吸附、洗脱等步骤分离得到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为维吾尔药食两用植物芹菜籽的生物活性物质基础研究,并开发相应的产品提供了依据。该方法提取、分离过程简单,又不易使多肽失活,制备的多肽抗氧化活性高,无毒性、热稳定性好,易于扩大规模生产,降低纯化过程成本,是制备生物活性多肽的理想方法之一。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多肽作为制备食品以及化妆品添加剂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3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14058.7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植物化学研究所
IPC: C07D221/22 , A61K31/439 , A61P9/04 , A61P9/10 , A61P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乌甲素衍生物的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衍生物的盐由(la,14a,16β)‑20‑乙基‑1,14,16‑三甲氧乌头烷‑4,8,9‑三醇4‑[2‑(乙磺酰氨基)]苯甲酸酯与酸反应得到,其中酸可以为溴化氢、氯化氢、硝酸、磷酸、对甲苯磺酸或甲磺酸和硫酸。当酸为溴化氢或氯化氢,该类似物的盐以具有晶型A或晶型B的晶体形式存在,具有固体性状好、稳定性高、溶解性好、引湿性小等优点,可用于制备治疗心脑血管中的药物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869002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714295.7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C07D471/08 , C07D491/18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71/08 , A61P35/00 , C07B2200/07 , C07D49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赛塔城翠雀花中二萜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以赛塔城翠雀花(Delphinium pseudoaemulans C.Y.Yang et B.Wang)为原料,用溶剂提取,酸碱处理,溶剂萃取,通过硅胶柱层析法、制备薄层层析法、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两种、三种或四种方式进行分离,采取薄层层析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得到新的二萜类生物碱化合物。并对所述化合物进行了体外肿瘤细胞毒活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从赛塔城翠雀花中分离的二萜类生物碱化合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以及人宫颈癌Hela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612178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113390.2
申请日:2009-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6/23 , A61P31/04 , A61P29/00 , A61P11/14 , A61P11/10 , A61P11/06 , A61P25/20 , A61P21/02 , A61P25/08 , C11D3/50 , A23L3/3472 , A61K1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胡萝卜籽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是直接从维吾尔药食两用植物胡萝卜籽中通过CO2超临界萃取得到胡萝卜籽挥发油,该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糖菌、大肠杆菌以及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明显的是对金黄色葡萄糖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通过该方法获得的胡萝卜籽挥发油可直接用于日用品添加剂、芳香保健、食品防腐剂等,尤其作为制备治疗抗菌消炎、止咳、祛痰、平喘、镇静、解痉、抗惊厥和抗癫痫的药物的用途。该方法操作简单,萃取效率高,提取率达到7%以上,无污染,可以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906132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27463.3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芹菜籽中原生抗氧化多肽的快速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磷酸缓冲溶液提取、硫酸铵沉淀、以及阴离子交换树脂DEAE柱吸附、洗脱等步骤分离得到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为维吾尔药食两用植物芹菜籽的生物活性物质基础研究,并开发相应的产品提供了依据。该方法提取、分离过程简单,又不易使多肽失活,制备的多肽抗氧化活性高,无毒性、热稳定性好,易于扩大规模生产,降低纯化过程成本,是制备生物活性多肽的理想方法之一。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多肽作为制备食品以及化妆品添加剂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235848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76843.6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植物化学研究所 , 俄罗斯科学院乌发有机化学研究所
Inventor: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 沈敬山 , 夏满苏尔·撒格杜拉耶夫 , 穆拉特·尤努索夫 , 赵庆杰 , 王边琳 , 阿里木江·萨德括夫 , 海尼木·夏木西 , 赵波 , 法尔哈特·德加汗哥洛夫 , 刘晓燕 , 蒋翔锐 , 王震 , 王瑜 , 郑伟 , 薛文娟 , 赵江瑜
IPC: C07D491/113 , C07D401/12 , C07D221/22 , A61K31/4748 , A61K31/506 , A61P9/00 , A61P9/10 , A61P9/06 , A61P9/04 , A61P25/04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乌甲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衍生物为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及其混合物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机或有机盐、晶型及溶剂合物,采用包含六种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新型高乌甲素衍生物,丰富了二萜生物碱的结构,对抗心律失常和镇痛活性优于高乌甲素,且毒性小于高乌甲素,因此,合成的高乌甲素衍生物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和疼痛中的药物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2020695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010502807.7
申请日:2010-10-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C07K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芹菜籽中提取天然活性蛋白质和多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超声协助提取、硫酸铵沉淀得到具有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活性)的蛋白质和多肽,再通过常规方法确定提取的蛋白质和多肽的成分及其分子量和确定蛋白质和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为维吾尔药食两用植物芹菜籽的生物活性物质基础研究,并开发相应的产品提供了依据。该方法提取过程简单,又不易使蛋白质和多肽失活,制备的蛋白质和多肽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活性)高,无毒性、热稳定性好,易于扩大规模生产,降低提取过程的成本,是提取制备生物活性蛋白质和多肽的理想方法之一。通过该方法获得的蛋白质和多肽作为制备食品以及化妆品添加剂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1612178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113390.2
申请日:2009-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6/23 , A61P31/04 , A61P29/00 , A61P11/14 , A61P11/10 , A61P11/06 , A61P25/20 , A61P21/02 , A61P25/08 , C11D3/50 , A23L3/3472 , A61K1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胡萝卜籽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是直接从维吾尔药食两用植物胡萝卜籽中通过CO2超临界萃取得到胡萝卜籽挥发油,该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糖菌、大肠杆菌以及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明显的是对金黄色葡萄糖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通过该方法获得的胡萝卜籽挥发油可直接用于日用品添加剂、芳香保健、食品防腐剂等,尤其作为制备治疗抗菌消炎、止咳、祛痰、平喘、镇静、解痉、抗惊厥和抗癫痫的药物的用途。该方法操作简单,萃取效率高,提取率达到7%以上,无污染,可以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35848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011276843.6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植物化学研究所 , 俄罗斯科学院乌发有机化学研究所
Inventor: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 沈敬山 , 夏满苏尔·撒格杜拉耶夫 , 穆拉特·尤努索夫 , 赵庆杰 , 王边琳 , 阿里木江·萨德括夫 , 海尼木·夏木西 , 赵波 , 法尔哈特·德加汗哥洛夫 , 刘晓燕 , 蒋翔锐 , 王震 , 王瑜 , 郑伟 , 薛文娟 , 赵江瑜
IPC: C07D491/113 , C07D401/12 , C07D221/22 , A61K31/4748 , A61K31/506 , A61P9/00 , A61P9/10 , A61P9/06 , A61P9/04 , A61P25/04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乌甲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衍生物为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及其混合物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机或有机盐、晶型及溶剂合物,采用包含六种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新型高乌甲素衍生物,丰富了二萜生物碱的结构,对抗心律失常和镇痛活性优于高乌甲素,且毒性小于高乌甲素,因此,合成的高乌甲素衍生物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和疼痛中的药物用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