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6362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610908001.5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公司
IPC: C01B32/184 , H01M4/36 , H01M4/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318 , C01B32/198 , C01B32/336 , C01B32/342 , C01B32/354 , C01P2006/12 , C01P2006/16 , C01P2006/40 , H01G11/36 , H01G11/40 , H01G11/44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4/362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H01M4/587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制备碳材料-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得包含分散在液体介质中的氧化石墨烯材料和碳材料的分散体系,蒸发液体介质以形成碳材料-石墨烯复合材料前体,使复合材料前体在800℃至1200℃的温度下、在惰性气体存在下退火以形成碳材料-石墨烯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材料可以是接枝氧化石墨烯。还描述了柔性碳材料-石墨烯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可以具有附着于石墨烯层的聚丙烯腈(PAN)基活性碳,具有1500m2/g至2250m2/g的比表面积,以及微孔和介孔的双峰多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38421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92520.7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公司
IPC: C01B32/15 , C01B32/184 , B82Y4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44 , B01J13/18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5 , C01B32/198 , C01P2004/30 , C01P2004/62 , C08F292/00 , C08L33/20 , C01P2002/80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32 , C01P2004/64 , C01P2004/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碳核-石墨烯壳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得包含分散在液体介质中的接枝氧化石墨烯材料和可聚合的碳材料的分散体,使分散体中可聚合的碳材料聚合以获得分散在液体介质中的涂覆接枝氧化石墨烯的经聚合的碳材料,从分散体蒸发液体介质,加热涂覆接枝氧化石墨烯的经聚合的碳材料以获得碳核-石墨烯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6192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39043.5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基硅炭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针对目前硅基负极中硅体积膨胀导致的容量损失,硅导电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有机溶剂切割沥青组分;通过超声分散抑制纳米硅颗粒在黏性沥青溶液中团聚,通过机械搅拌得到沥青均匀包覆的纳米硅颗粒;再进行炭化处理;将石墨与沥青混合球磨后加入前述产物继续球磨,并进行炭化处理,最后包覆沥青得到沥青基硅炭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煤沥青为炭源,经过简单的沥青组分分离工艺得到坚固的炭涂层,并进一步优化了硅炭与石墨复合材料的结构,显著抑制硅的体积膨胀。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展现出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450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24743.0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IPC: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墨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改性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石墨负极材料由改性多孔石墨、改性碳纳米管和人工SEI膜组成;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纳米银开孔后酸改性制备改性开孔石墨;S2:向开孔石墨中填充聚吡咯改性的碳纳米管;S3:向填充了碳纳米管的石墨涂覆人工SEI膜。本发明通过石墨开孔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和扩展的表面积,碳纳米管的填充有助于增强电极的导电性和机械稳定性,聚吡咯本身具有的良好导电性,与碳纳米管结合后,可以提供更多的电荷传输通道,进而增加电极材料的总体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6393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1911268280.3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适用高电压体系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解决高电压体系电池的电解液在较高电压下被氧化分解,在高温条件下正极金属离子溶出导致电池容量衰减过快,循环寿命变差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所述电解液由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功能添加剂组成;所述有机溶剂的重量占电解液总重量的60%~90%,所述电解质锂盐的重量占电解液总重量的10%~20%,所述功能添加剂的重量占电解液总重量的5%~20%,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功能添加剂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功能添加剂为SEI成膜添加剂和正极保护添加剂。本发明的电解液通过溶剂、锂盐和添加剂的优化组合,满足高电压体系电池长循环性能同时兼顾高低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3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65294.0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器件拆解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纽扣式电化学储能器件拆解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拆解装置包括“[”型支架、动模块、定模块和旋转手柄,只需要通过手套箱小过渡仓即可实现此拆解装置在手套箱内外的方便转移。在进行拆解作业时,纽扣式储能器件置于可升降施压柱与承压柱之间,通过扭动旋转手柄使传动螺杆转动,向下加压进而带动可升降施压柱将纽扣电池负极及内部的电极片、垫片和弹片等压入下外圆环内部,而正极壳则被卡于下外圆环的顶部,从而实现纽扣式储能器件的拆解。本发明能够低成本、便捷地完成拆解作业,拆解精确度好,整个拆解过程可实现电极片的无损、高效取出,省时省力,有效提高储能器件失效分析过程中的拆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018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64098.8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IPC: C01B32/184 , C01B32/194 ,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厚型导热石墨烯膜的制备方法,依据仿生设计原理制备超厚型氧化石墨烯膜,在氧化石墨烯浆料中加入壳聚糖,壳聚糖可溶于酸性的氧化石墨烯浆料中。通过抽滤、刮涂等方式将氧化石墨烯浆料制成薄膜,控制氧化石墨膜的形貌,在其表面引入“刺突”;然后将数层氧化石墨烯膜堆叠,各层氧化石墨烯膜在粘结剂和机械嵌合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紧密结合的厚膜。本发明所得的石墨烯薄膜厚度可达500微米以上,且热导率可达1146W/mK,可以用于大功率的电子设备散热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35441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64767.1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IPC: C04B35/52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导热石墨烯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氧化石墨烯组装成膜,然后将其热还原移除非碳原子,与此同时,在热还原的过程中,同步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对氧化石墨烯膜进行改性,一方面利用气相沉积的碳原子修补石墨面网的缺陷,另一方面增强石墨烯膜的密度。即从体积密度和石墨晶体的完善性着手,进而获得超高导热石墨烯膜。本方法所得的石墨烯膜,体积密度为1.8~2.2g/cm3,热扩散系数则可达914.3~1071.5mm2/s。相应地,石墨烯平面方向上热导率可达1168.5~1637.7W/mK。本发明所得的石墨烯薄膜的孔隙较少,致密性高,因此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可用于电子设备的横向均温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28959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980525.1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以活性炭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混合物作为正极活性材料,使正极能同时发挥双电层机制和氧化还原反应机制,具有更高的倍率性能和能量密度。同时,由于负极活性层采用了预嵌锂的负极活性层,故负极也具有一定的嵌锂量,从而达到了正极、负极双嵌锂的效果,所得锂离子电容器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电化学性能优异,应用前景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155024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11379483.0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电容炭电极浆料是由去离子水和固体成分组成,其质量比为去离子水50%‑90%,固体成分10%‑50%,固体成分为石墨烯、电容炭和粘结剂,三者所占全部固体成分的质量比分别为:0.1%‑20%、73%‑96%、3%‑7%。本发明具有使用寿命长和能量密度高,无污染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