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CT扫描的黄土干湿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2633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27976.5

    申请日:2016-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CT扫描的黄土干湿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支板上开有凹形支板固定槽、凹形支板固定槽的中心设置支板定位槽,铝合金环刀和环刀试样依次放置在支板固定槽中,铝合金环刀和环刀试样上的环刀定位槽与支板定位槽居中对齐。本装置解决了试样在干湿循环不同阶段下的CT扫描问题,可开展压实黄土风干干燥-滴水增湿条件下的干湿循环试验,以及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变形、湿陷等的实时CT扫描试验,对于揭示干湿循环作用下岩土体微细观结构的演变规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一种冻土区机场跑道土基强度监控系统及控制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767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561037.6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冻土区机场跑道土基强度监控系统及控制评价方法。包括多个埋地式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收集模块和监控评价模块,其中埋地式数据采集模块由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工控机、存储器、蓝牙发射器和太阳能蓄电池组成,数据收集模块为带有蓝牙连接功能的平板电脑,监控评价模块为安装有监控评价软件的计算机。本发明提供的冻土区机场跑道温升效用监控评价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动态测试记录飞机起降及滑行过程中所引起的土基变形,从而检测和评价温升效应对冻土区机场跑道的影响,为增强寒地机场的安全运行保障能力提供了科学合理依、施工便捷、易于推广应用的方法。

    一种冻土区高温运输管道的降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85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35625.0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冻土区高温运输管道的降温系统,包括对流换热箱(1)、左侧通风通道(2)、右侧通风通道(3)以及中间通风通道(4);对流换热箱埋设在地下,其中心位置具有供高温运输管道(5)穿过的空间,使其内部的对流换热空间围设在高温运输管道外周;左右通风通道顶部进风口处均设有制冷部件(6),中间通风通道顶部出风口处设有加热部件(8)和第一风帽(7)。左右通风通道吸入外界环境中的空气,中间通风通道排出对流换热箱内部的热空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热压差的加强、空气主动对流的形成,大大强化了通风通道的烟囱效应,显著提高了对流换热效率,实现了在快速带走高温运输管道放出热量的同时对周围冻土层进行有效降温的效果。

    一种冻土区机场跑道土基强度监控系统及控制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7672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561037.6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冻土区机场跑道土基强度监控系统及控制评价方法。包括多个埋地式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收集模块和监控评价模块,其中埋地式数据采集模块由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工控机、存储器、蓝牙发射器和太阳能蓄电池组成,数据收集模块为带有蓝牙连接功能的平板电脑,监控评价模块为安装有监控评价软件的计算机。本发明提供的冻土区机场跑道温升效用监控评价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动态测试记录飞机起降及滑行过程中所引起的土基变形,从而检测和评价温升效应对冻土区机场跑道的影响,为增强寒地机场的安全运行保障能力提供了科学合理依、施工便捷、易于推广应用的方法。

    一种高温输油管道的放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06591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09460.1

    申请日:2015-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输油管道的放热结构,包括风管结构和保温结构。所述风管结构包括纵向通风管和倒置L形通风管,所述倒置L形通风管底端与所述纵向通风管垂直连接、顶端伸出地面,沿所述纵向通风管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所述倒置L形通风管,两个所述风管结构设置于输油管道两侧,所述纵向通风管与所述输油管道平行;所述保温结构包括保温层和管底保温板,保温层包裹在输油管道外部,管底保温板置于输油管道下部,沿输油管道通铺。本发明能够有效的使输油管道中的热量通过风管结构散失到大气中,并通过保温结构阻隔和减少热量的进入,保证多年冻土区输油管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一种冻土区高温运输管道的降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319427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0931721.2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冻土区高温运输管道的降温系统,包括对流换热箱(1)、左侧通风通道(2)、右侧通风通道(3)以及中间通风通道(4);对流换热箱埋设在地下,其中心位置具有供高温运输管道(5)穿过的空间,使其内部的对流换热空间围设在高温运输管道外周;左右通风通道顶部进风口处均设有制冷部件(6),中间通风通道顶部出风口处设有加热部件(8)和第一风帽(7)。左右通风通道吸入外界环境中的空气,中间通风通道排出对流换热箱内部的热空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热压差的加强、空气主动对流的形成,大大强化了通风通道的烟囱效应,显著提高了对流换热效率,实现了在快速带走高温运输管道放出热量的同时对周围冻土层进行有效降温的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高温输油管道的放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879457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625756.5

    申请日:2015-08-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输油管道的放热结构,包括风管结构和保温结构。所述风管结构包括纵向通风管和倒置L形通风管,所述倒置L形通风管底端与所述纵向通风管垂直连接、顶端伸出地面,沿所述纵向通风管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所述倒置L形通风管,两个所述风管结构设置于输油管道两侧,所述纵向通风管与所述输油管道平行;所述保温结构包括保温层和管底保温板,保温层包裹在输油管道外部,管底保温板置于输油管道下部,沿输油管道通铺。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使输油管道中的热量通过风管结构散失到大气中,并通过保温结构阻隔和减少热量的进入,保证多年冻土区输油管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用于CT扫描的黄土干湿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074485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058546.3

    申请日:2016-0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CT扫描的黄土干湿循环装置,主要由支板、凹形支板固定槽、支板定位槽、铝合金环刀,环刀试样、环刀定位槽组成。支板上开有凹形支板固定槽、凹形支板固定槽的中心设置支板定位槽,铝合金环刀和环刀试样为圆形,依次放置在支板固定槽中,铝合金环刀和环刀试样上的环刀定位槽与支板定位槽居中对齐,一起放入CT机扫描床进行扫描。本装置解决了试样在干湿循环不同阶段下的CT扫描问题,可开展压实黄土风干干燥‑滴水增湿条件下的干湿循环试验,以及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变形、湿陷等的实时CT扫描试验,对于揭示干湿循环作用下岩土体微细观结构的演变规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