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21599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162092.5
申请日:2010-04-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7D251/00 , C09K2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环磷酸酯基三嗪衍生物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将三聚氯氰和1-氧-4-羟甲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通过缩聚反应制得阻燃剂。该制备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制得的阻燃剂富含碳源、酸源和发泡源3种组分,极大地发挥了PEPA和三嗪结构在阻燃应用上的优点,有利于发挥氮、磷协效阻燃作用,可有效改善传统复配型阻燃剂的缺陷。双环磷酸酯基三嗪衍生物阻燃剂的分子量大,具有热稳定性高和耐迁移性好等优点,可作为单体膨胀型阻燃剂或与其它组分复配成膨胀型阻燃剂体系应用到材料阻燃改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443231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10347831.2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L27/08 , C08K13/02 , C08K5/12 , C08K5/523 , C08K5/103 , C08K5/521 , C08K5/10 , C08K5/11 , B29C49/04 , B29C47/92 , B29C55/12 , B29B7/80 , B29L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7/92 , B29C47/385 , B29C2947/92704 , B29C2947/92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晶点、提高阻隔的PVDC薄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在PVDC的共聚物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助剂,同时加入少量热稳定剂、润滑剂和无机氧化物,即首先进行助剂的复配,然后将助剂和PVDC树脂按照一定的比例、顺序进行共混,最后通过单螺杆挤出机经过吹塑工艺,吹制成膜。本发明方法采用新型的增塑剂及优化配比,可以降低总的助剂添加量,由此制备的PVDC薄膜,膜面平整光滑,可消除尺寸大于40微米的晶点,所得薄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较高的水蒸气和氧气阻隔性,适用于食品包装或者药品包装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04322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347814.9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7/92 , B29C2947/92561 , B29C2947/9259 , B29C2947/92704 , B29C2947/92885 , B29C2947/92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流体增强含氟聚合物制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首先将双螺杆挤出机的1区和2区预热,然后将含氟聚合物喂入1区,再将温度为31.1~70℃、压力为7.4~25MP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由3区注入到筒体内;调节螺杆熔体泵转速为1~10转/分钟,二氧化碳与含氟聚合物在4~7区进行熔融共混,通过释放二氧化碳,将9区筒内压力降至常压;最后通过模头后挤出成型,得到含氟聚合物制品。本发明方法通过调节熔体泵的转速控制双螺杆筒体内的压力,使二氧化碳流体能均匀、稳定地塑化熔融聚合物,从而降低加工温度5℃~20℃,避免含氟聚合物的分解,拓宽了加工窗口。本发明方法绿色环保,无溶剂污染,可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002222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18811.2
申请日:2010-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以聚乳酸树脂为本体,添加聚磷酸铵和成炭剂的混合物、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抗氧剂、成核剂和抗融滴剂,经过熔融共混得到;按照重量份数计,聚乳酸树脂占70份~95份,聚磷酸铵和成炭剂的混合物占3份~25份,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占0.1份~5份,抗氧剂占0.01份~3份,成核剂占0.1份~2份,抗融滴剂占0.1份~10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无卤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通过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的催化作用与磷氮膨胀型阻燃剂的协效成炭阻燃作用,协同促进了聚乳酸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具有绿色环保与阻燃级别高的优点,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助剂添加对聚乳酸本体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244323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47831.2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L27/08 , C08K13/02 , C08K5/12 , C08K5/523 , C08K5/103 , C08K5/521 , C08K5/10 , C08K5/11 , B29C49/04 , B29C47/92 , B29C55/12 , B29B7/80 , B29L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7/92 , B29C47/385 , B29C2947/92704 , B29C2947/92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晶点、提高阻隔的PVDC薄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在PVDC的共聚物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助剂,同时加入少量热稳定剂、润滑剂和无机氧化物,即首先进行助剂的复配,然后将助剂和PVDC树脂按照一定的比例、顺序进行共混,最后通过单螺杆挤出机经过吹塑工艺,吹制成膜。本发明方法采用新型的增塑剂及优化配比,可以降低总的助剂添加量,由此制备的PVDC薄膜,膜面平整光滑,可消除尺寸大于40微米的晶点,所得薄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较高的水蒸气和氧气阻隔性,适用于食品包装或者药品包装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0432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47814.9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7/92 , B29C2947/92561 , B29C2947/9259 , B29C2947/92704 , B29C2947/92885 , B29C2947/92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流体增强含氟聚合物制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首先将双螺杆挤出机的1区和2区预热,然后将含氟聚合物喂入1区,再将温度为31.1~70℃、压力为7.4~25MP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由3区注入到筒体内;调节螺杆熔体泵转速为1~10转/分钟,二氧化碳与含氟聚合物在4~7区进行熔融共混,通过释放二氧化碳,将9区筒内压力降至常压;最后通过模头后挤出成型,得到含氟聚合物制品。本发明方法通过调节熔体泵的转速控制双螺杆筒体内的压力,使二氧化碳流体能均匀、稳定地塑化熔融聚合物,从而降低加工温度5℃~20℃,避免含氟聚合物的分解,拓宽了加工窗口。本发明方法绿色环保,无溶剂污染,可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002222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18811.2
申请日:2010-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以聚乳酸树脂为本体,添加聚磷酸铵和成炭剂的混合物、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抗氧剂、成核剂和抗融滴剂,经过熔融共混得到;按照重量份数计,聚乳酸树脂占70份~95份,聚磷酸铵和成炭剂的混合物占3份~25份,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占0.1份~5份,抗氧剂占0.01份~3份,成核剂占0.1份~2份,抗融滴剂占0.1份~10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无卤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通过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的催化作用与磷氮膨胀型阻燃剂的协效成炭阻燃作用,协同促进了聚乳酸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具有绿色环保与阻燃级别高的优点,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助剂添加对聚乳酸本体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921599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162092.5
申请日:2010-04-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9K21/12 , C07F9/6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环磷酸酯基三嗪衍生物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将三聚氯氰和1-氧-4-羟甲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通过缩聚反应制得阻燃剂。该制备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制得的阻燃剂富含碳源、酸源和发泡源3种组分,极大地发挥了PEPA和三嗪结构在阻燃应用上的优点,有利于发挥氮、磷协效阻燃作用,可有效改善传统复配型阻燃剂的缺陷。双环磷酸酯基三嗪衍生物阻燃剂的分子量大,具有热稳定性高和耐迁移性好等优点,可作为单体膨胀型阻燃剂或与其它组分复配成膨胀型阻燃剂体系应用到材料阻燃改性中。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