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27319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775272.9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核磁共振双功能纳米微粒及其在生物医学成像方面的应用。以有机多元酸及钆盐等为原料,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含钆的碳量子点。由于碳量子点本身具有荧光特性,在钆掺杂后,能同时具有荧光与核磁共振成像两种功能,然后经过肿瘤靶向基团修饰后制得肿瘤靶向纳米微粒,可以实现肿瘤靶向荧光与核磁共振成像双功能成像。本发明合成的纳米微粒方法简单,量子产率和弛豫率高、具有肿瘤靶向性,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069877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611015311.0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259/0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维甲酸的N‑羟基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作为肿瘤治疗药物及生化试剂的应用。以三种维甲酸异构体为原料,经两步合成反应,制得维甲酸的N‑羟基酰胺类衍生物。这一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抗增殖、促凋亡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因此具有潜在的药用或科研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628970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610567215.0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259/0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维甲酸的N‑羟基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作为肿瘤治疗药物及生化试剂的应用。以三种维甲酸异构体为原料,经两步合成反应,制得维甲酸的N‑羟基酰胺类衍生物。这一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抗增殖、促凋亡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因此具有潜在的药用或科研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821965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881861.X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A61K9/08 , A61K9/19 , A61K47/34 , A61K31/675 , A61P35/00 , A61K31/203 , A61K31/167 , A61K31/4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675 , A61K9/08 , A61K9/19 , A61K31/167 , A61K31/203 , A61K31/4406 , A61K47/10 , A61K47/26 , A61K47/34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甲酸多药共递送纳米粒溶液及其作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应用。以维甲酸、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哌立福辛、乳化剂、基质、助溶剂为原料,通过溶剂稀释法一步合成维甲酸多药共递送纳米粒。配方中的基质、乳化剂、助溶剂为辅料,起到稳定纳米粒及调节粒径的作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哌立福辛作为辅助药物,用于逆转肿瘤细胞对维甲酸类药物的耐受;维甲酸作为主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凋亡。各个成分相辅相成,协同发挥作用。本发明药物搭配合理,作用机制明确,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肿瘤被动靶向性,有望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477099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66658.0
申请日:2010-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8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辅助下高取代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合成方法。以淀粉与辛烯基琥珀酸酐为反应原料,采用于水相法合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于反应过程中,在反应体系中引入超声场,使体系在超声场存在下反应,提高反应体系中酸酐利用率。本发明抑制了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酸酐利用率,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069877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1015311.0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259/06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5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维甲酸的N-羟基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作为肿瘤治疗药物及生化试剂的应用。以三种维甲酸异构体为原料,经两步合成反应,制得维甲酸的N-羟基酰胺类衍生物。这一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抗增殖、促凋亡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因此具有潜在的药用或科研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628970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10567215.0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259/0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维甲酸的N-羟基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作为肿瘤治疗药物及生化试剂的应用。以三种维甲酸异构体为原料,经两步合成反应,制得维甲酸的N-羟基酰胺类衍生物。这一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抗增殖、促凋亡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因此具有潜在的药用或科研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82991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881826.8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1B3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量子点及其作为添加剂在纺织品、纸张、印刷品、化妆品或荧光成像中的应用。以有机多元酸及多元胺为原料,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碳量子点粗品,再经过两次纯化,制得100%量子产率的碳量子点。高量子产率的荧光材料具有极高的光转换效率,而碳量子点又能耐受光漂白,因此,100%量子产率的碳量子点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合成的碳量子点方法简单,量子产率高、耐受光漂白,有望应用于轻工业印染及生物医药领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