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16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19694.1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23C18/36 , C23C18/30 , C23C18/24 , B82Y30/00 , B82Y40/00 , C08J7/12 , C08J7/04 , C08L9/02 , C08L15/00 , C08L8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动密封件表面复合薄膜的构筑方法,步骤一:橡胶表面功能化;步骤二:橡胶表面活化;步骤三:橡胶表面Ni‑P基薄膜制备。本发明采用氯化、多巴胺负载Pd2+粒子嫁接等系列措施,可有效实现柔性橡胶体表面硬质Ni‑P基薄膜的可控制备,实现优异的膜基结合力;另外,通过Ni粒子携带二维纳米材料的方式,促使润滑防腐相填充Ni‑P薄膜。该薄膜具备高韧性与弹性,并有效发挥二维材料的高强度、大比表面积、易剪切能力和阻隔腐蚀介质侵蚀特性。将制备的复合薄膜应用于盐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抗磨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85047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774372.5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滑性能金属/含氢碳复合薄膜,包括沉积在基材或者零部件表面的含氢碳薄膜及沉积在含氢碳薄膜表面的金属薄膜(金、银、铜等),其中碳薄膜含氢量为15~28%的含氢碳薄膜,厚度为800nm,金属薄膜厚度≤100nm。本发明通过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等调制的目标含氢碳薄膜,再通过高功率微脉冲磁控溅射或蒸发镀的方式负载金属,得到超滑性能金/含氢碳复合薄膜。在摩擦过程中,金属能够催化非晶含氢碳形成有序多层石墨烯结构,而多层石墨烯的非公度接触,能够实现在宏观尺度大气环境下、惰性气氛和真空下的超滑,因此,有望实现跨环境条件下超滑技术的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5047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74372.5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滑性能金属/含氢碳复合薄膜,包括沉积在基材或者零部件表面的含氢碳薄膜及沉积在含氢碳薄膜表面的金属薄膜(金、银、铜等),其中碳薄膜含氢量为15~28%的含氢碳薄膜,厚度为800nm,金属薄膜厚度≤100nm。本发明通过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等调制的目标含氢碳薄膜,再通过高功率微脉冲磁控溅射或蒸发镀的方式负载金属,得到超滑性能金/含氢碳复合薄膜。在摩擦过程中,金属能够催化非晶含氢碳形成有序多层石墨烯结构,而多层石墨烯的非公度接触,能够实现在宏观尺度大气环境下、惰性气氛和真空下的超滑,因此,有望实现跨环境条件下超滑技术的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7566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24618.6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羰基金属复合超滑含氢碳薄膜的制备方法,是在金属基底上通过磁控溅射沉积技术和空心阴极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沉积制备含氢量为20-24%的含氢碳薄膜,然后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在含氢碳薄膜上生长纳米羰基金属颗粒获得。由于羰基金属其羰基的高活性,在摩擦过程中,含氢非晶碳环状网络在纳米羰基金属的催化下转变为石墨烯,而石墨烯的多层结构有利于碳膜的超滑性能。摩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干燥的大气环境及惰性气氛下,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纳米羰基金属含氢碳膜的摩擦系数均在0.003~0.006范围内,远低于传统的0.01数量级,完全实现了在宏观尺度大气等环境下的超滑性能,对超滑技术的工程应用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145538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22837.0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滑二硫化钨/含氢碳薄膜,是在基底表面构建一个双层薄膜体系,该双层薄膜体系包括附着于基底表面的含氢碳薄膜和附着于碳薄膜表面的WS2球薄膜。本发明由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碳薄膜与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WS2薄膜球构成一种含氢碳薄膜-二硫化钨的双层薄膜体系,在摩擦过程中摩擦热的作用下,二硫化钨催化含氢类金刚石碳膜原位生成二维石墨烯,通过二者异质接触形成多相界面非公度接触而实现结构超滑,从而实现了在宏观尺度上的大气和氩气氛围高载荷环境下的超滑。
-
公开(公告)号:CN11145535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46863.X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表面金石墨烯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浓度为1~8g/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缓慢加入到含金盐和配位剂的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调pH值至12.5~14.0,即得复合镀液;然后将金属偶直接浸入20~40℃的所述复合镀液中施镀12~55分钟,经清洗、吹干即可在铜表面得到金石墨烯复合镀层。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无还原剂和外接电源,所得的金石墨烯复合镀层能够在不降低金镀层导电性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6507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624436.0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23C18/16 , C25B11/06 , C25B1/04 , B01J27/0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铜表面制备钴硫薄膜的方法,具体为一种基于逆置换在铜表面制备钴硫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逆置换沉积液:逆置换沉积液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含量为:钴盐10-200g/L,添加剂90-320g/L,利用稀硫酸等将沉积液pH值调整为3-7;S2、铜试样处理:采用砂纸打磨铜基底,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污染物,然后在乙醇溶液中超声清洗,氮气吹干;S3、沉积镀膜:铜试样放入逆置换沉积液中沉积;S4、钴硫薄膜铜试样处理:取出铜试样,用去离子水清洗残留的沉积液,用氮气吹干;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直接在铜表面制备高质量钴硫薄膜,并且具有沉积液组成简单,操作流程少、耗时短和成本低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297085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531349.2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25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镀镍液及使用其制备镍基镀层的方法。所述镀镍液包括镍盐、络合剂、pH调节剂、复合物、光亮剂和水。所述使用镀镍液制备镍基镀层的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1)对金属表面进行除油和清洗;(2)将金属和纯铝或锌接触,并一起浸入镀镍液中,进行施镀;(3)施镀完成后,对金属表面进行冲洗和吹干。本发明的镀镍液不含传统还原剂,镀液稳定,成本低;制备镍基镀层的过程步骤少,耗时短,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制备得到的镍基镀层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出色的防腐减磨性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6442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1532056.8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反置换沉积液在铜表面沉积活化薄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将铜基底经碱性化学除油处理和酸性侵蚀处理后,用水充分清洗,得到清洗后的铜基底;⑵配制反置换沉积液:在1L纯水中加入5~100g镍盐或钴盐、500~2000g络合剂,搅拌均匀即得;⑶将所述清洗后的铜基底直接浸入所述反置换沉积液中进行活化薄膜沉积,沉积完成后,充分清洗后压缩空气吹干,即得活化薄膜。本发明具有反置换沉积液组成简单、操作流程少和成本低等优势,所制备得到的镍或钴活化薄膜具有出色的活化效果,能够在其表面获得致密的具有优异耐蚀性的化学镍磷镀层。
-
公开(公告)号:CN111455386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422837.0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滑二硫化钨/含氢碳薄膜,是在基底表面构建一个双层薄膜体系,该双层薄膜体系包括附着于基底表面的含氢碳薄膜和附着于碳薄膜表面的WS2球薄膜。本发明由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碳薄膜与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WS2薄膜球构成一种含氢碳薄膜‑二硫化钨的双层薄膜体系,在摩擦过程中摩擦热的作用下,二硫化钨催化含氢类金刚石碳膜原位生成二维石墨烯,通过二者异质接触形成多相界面非公度接触而实现结构超滑,从而实现了在宏观尺度上的大气和氩气氛围高载荷环境下的超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