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4008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01800.8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流估计的神经网络像差预测方法,利用的系统包括:像差校正器,图像采集模块,光流估计算法模块,卷积神经网络模块,校正器控制模块。具体方法为,像差校正器,作为执行机构对空间通信光的畸变像差进行补偿;图像采集模块负责接收校正器补偿后的光束,并将其采集为光斑图像;光流估计算法模块对当前图像与上一帧图像特征进行提取,得到图像的运动变化信息;卷积神经网络模块根据光斑图像及光流估计模块的运动信息预测出畸变光斑对应的Zernike系数;最后,控制模块将Zernike系数转化为驱动信号,控制像差校正器对像差进行校正。该方法探测简单,有效的提高大气扰动预估效率与校正系统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8654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08136.3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2F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晶的光束偏转系统控制方法。针对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二维光束偏转控制过程中,延迟较大的问题,该方法在基于PID控制算法的基础上,通过非成像探测PSD器件减小反馈延迟,基于FPGA的HDMI驱动器减小响应延迟,构造了一个由驱动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组成的被控对象,PSD作为反馈回路。该方法是从控制装置上对光束偏转系统进行改进,在反馈控制的基础上结合PSD器件和基于FPGA的HDMI驱动器的能力,减小延迟,提高系统带宽和跟踪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6897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297270.6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2F1/1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卷积神经网络的液晶像差校正方法,利用的系统包括:液晶像差校正器,成像探测器,反卷积神经网络模块。具体方法为,液晶像差校正器,作为执行机构对入射光的畸变波前进行校正;成像探测器负责采集液晶校正后的光束光斑图像;反卷积神经网络模块通过大量光斑数据学习训练后,根据成像系统传输的畸变光斑图像,推测出畸变光斑对应的校正波面灰度值,最终将校正波面灰度值加载在液晶像差校正器上,实现对波前像差的校正。该方法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增加的反卷积层,可以根据畸变光斑波前直接生成校正波面灰度值,不需要额外设置灰度值转换模块,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5940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234128.7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电轴角编码器的快速编码方法,将哈夫曼编码算法应用到单圈光电轴角编码器中,实现码盘崭新的单圈编码方法。该方法利用构建好符合条件的哈夫曼二叉树,通过做标记避免重复遍历的方式设定构建好的二叉树的特殊遍历扫描顺序,以此顺序进行遍历,在每一个叶节点处得到的从根到叶节点的编码就是码盘所需要的位移连续码的编码组。本发明提出了光电轴角编码器全新的单圈编码方式,能够大大提高编码速度,降低算法复杂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编码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973903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36404.6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波前探测的液晶像差校正方法,利用的系统包括:液晶像差校正器,图像采集模块,卷积神经网络模块,灰度转换模块。具体方法为,液晶像差校正器,作为执行机构对接收光的畸变波前进行矫正;图像采集模块负责接收液晶矫正后的光束,并将其采集为光斑图像;经过大量光斑数据训练后,卷积神经网络模块根据成像系统采集得到的光斑图像,拟合出光斑对应的Zernike系数;最后,灰度转换模块将拟合得到的Zernike系数转化为灰度值,控制液晶像差校正器对像差进行矫正。
-
公开(公告)号:CN109959401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910234128.7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电轴角编码器的快速编码方法,将哈夫曼编码算法应用到单圈光电轴角编码器中,实现码盘崭新的单圈编码方法。该方法利用构建好符合条件的哈夫曼二叉树,通过做标记避免重复遍历的方式设定构建好的二叉树的特殊遍历扫描顺序,以此顺序进行遍历,在每一个叶节点处得到的从根到叶节点的编码就是码盘所需要的位移连续码的编码组。本发明提出了光电轴角编码器全新的单圈编码方式,能够大大提高编码速度,降低算法复杂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编码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0068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78058.5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史密斯预估控制的液晶光束偏转方法。针对当前液晶器件响应速度慢及液晶光束控制系统延时较长导致系统稳定性降低,动态性能变差等问题,提出并实现该方法。与传统液晶光束控制系统相比,采用史密斯(Smith)预估控制方法对液晶和传感器产生的时间延迟进行补偿,该方法引入一个和被控对象并联的补偿器对纯滞后进行削弱和消除。经过史密斯预估控制器的补偿,纯滞后环节被转移到闭环控制回路之外,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提高液晶对目标的跟踪性能,对于液晶光束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068973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97270.6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2F1/1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卷积神经网络的液晶像差校正方法,利用的系统包括:液晶像差校正器,成像探测器,反卷积神经网络模块。具体方法为,液晶像差校正器,作为执行机构对入射光的畸变波前进行校正;成像探测器负责采集液晶校正后的光束光斑图像;反卷积神经网络模块通过大量光斑数据学习训练后,根据成像系统传输的畸变光斑图像,推测出畸变光斑对应的校正波面灰度值,最终将校正波面灰度值加载在液晶像差校正器上,实现对波前像差的校正。该方法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增加的反卷积层,可以根据畸变光斑波前直接生成校正波面灰度值,不需要额外设置灰度值转换模块,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8243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39470.9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2B27/00 , G02F1/133 , H04B10/5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面相控阵的二维光束扫描方法,针对目前通过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二维光束偏转仅可实现有限的偏转角度,需要对一维相位调制图进行旋转,整个扫描范围呈稀疏的、不均匀的同心圆分布,随着扫描角度的增大衍射效率严重下降,无法满足空间光通信中捕获、跟踪和瞄准(ATP)等需要光束连续扫描的实际需求等问题,提出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扫描范围离散、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衍射效率,更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081837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418764.5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1B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利用测角圆光栅及读数头检测轴系晃动及偏心误差的方法,利用圆光栅双读数头对径安装均值消除轴晃及偏心误差原理,使用四个读数头两两测得均值,然后分别用得到的两个均值与相应的单读数头之差可获取轴晃和偏心量x方向和y方向的分量,由此得到轴晃和偏心误差的方向和数值,最后再利用偏心量重复性和轴晃随机性将轴晃误差将偏心误差和轴晃误差分离出来。最后,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中数据采集板分别采集测角圆光栅四个读数头数据后送入PC机,软件利用偏心误差重复和轴晃误差随机性分离轴晃误差和偏心误差。该方法利用测角圆光栅装置,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精度高等优点,可用于精密轴系加工、精密轴系检测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