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685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69728.7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Android的移动终端实时新消息的监听转发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目标手机的来电、短信以及即时消息进行监听,基于目标手机的配置信息,选择来电、短信以及即时消息适合的监听方式;将监听到的信息进行转发,若监听及转发过程中判断获知目标手机处于非服务状态,则等待手机进入服务状态后再进行监听及转发;其中,转发过程中具有失败重发机制,当重发次数及时间超过指定阈值时,提醒用户未成功发送。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特定机型选择适合的各种监听类型对应的监听方式,有效解决了当前系统兼容性差,监听方法在不同型号手机中容易失效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判断用户的服务状态及失败重发机制,保证了监听信息转发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580151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410725803.3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保密会议信息泄露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管理设备发送的会议开始的消息,以使参会人员根据所述消息进行会议签到;所述终端在所述参会人员签到完成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会议资料,并对所述会议资料进行加密;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会议结束的消息后,对所述会议资料进行删除。该方法通过终端对所述会议资料进行加密,实现了会议过程中会议资料的安全;通过终端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会议结束的消息后,对所述会议资料进行删除,实现了会议结束后防止会议资料被窃取的可能;该方法同时也提高了会议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23887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237024.2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设备出入携带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该检测系统包括物理探测器件、电磁探测器件、安全基站和逻辑处理器件,其中,物理探测器件和电磁探测器件位于安全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所述物理探测器件设置在欲监管区域的入口处。该系统综合了物理探测器件、电磁探测器件和安全基站三个维度的数据,能够精准捕获进入欲监管区域中的移动终端,相比于单独依靠某一种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采用该检测系统对移动设备出入携带进行检测,降低了对欲监管区域内移动终端检测的误报率,另一方面,安全基站、物理探测器件和电磁探测器件的联合使用,也降低了欲监管区域内移动终端检测的漏报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079687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10268861.8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H04M1/00 , H04M1/725 , H04M1/27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重要会议基于时间和位置的信息自动转接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用户终端与信息接收终端绑定、用户终端发送信息和信息接收终端接收信息。在用户终端中绑定信息接收终端唯一标识;监测并确定用户终端的位置与特定位置区域比对;监测当前时间并与预设时间比对;监听用户短信信息和来电信息;提取来电和新短信的电话号码信息;将通讯录中联系人信息与提取的电话号码信息同步;对提取的电话号码信息和同步的通讯录信息进行固定格式组合;将组合后的信息以短信形式送至信息接收终端;监听短信信道并对收到的短信处理;监听语音信道并处理来电信息;提取来电和短信提示信息中的有效内容;按固定格式重构有效信息;显示重构后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490247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23227.7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12/04 , H04L9/3273 , H04L63/0869 , H04W12/06 , H04W4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密钥的无线热点的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无线热点端与终端连接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公钥和第一私钥,同时所述无线热点端保存分别与所述第一公钥和所述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二私钥和第二公钥;终端在与无线热点端连接后,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收到无线热点端发送第一公钥和第一私钥时,终端断开与所述无线热点端的连接;无线热点端在接收到终端断开的指令后,向终端发送获取接入密码和MAC地址的请求;无线热点端通过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密码和MAC地址,并将接入密码和MAC地址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入密码和MAC地址进行匹配,通过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访问网络。解决了局域网内部信息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66862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182410.8
申请日:2013-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G06K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源和无源的RFID数据采集和监控的方法。本方法为:1)在监控场所内布设若干读写器;数据采集端设有一接口库,包括统一接口函数格式编写的读写器接口;2)数据采集端调用读写器打开接口,驱动读写器采集标签数据;3)数据采集端对采集的标签数据检查是否已录入到标签列表中,如果未录入则将其录入到该标签列表中;如果已录入,则查看该标签数据在设定时间阈值内是否已经出现,如果出现,则放弃添加该标签且将该标签数据的时间改为当前时间,否则继续将该标签录入到该标签列表中;4)数据采集端将该标签列表中的标签数据进行数据格式一致化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端。本方法对数据采集和监控效率高,且有源标签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3716785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38033.1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H04W1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互联网安全服务系统,包括:安全运营管理装置,包含密钥管理平台、设备管控平台和木马查杀平台;安全应用服务装置,包含短信加密服务器、语音加密服务器、邮件加密服务器和移动办公服务器,提供加密短信、加密语音、加密邮件和移动办公的安全服务;虚拟安全通信装置,包括安全网关和策略管理服务器,提供虚拟安全通道和安全防护功能;安全电子市场服务器,存储安全运营管理装置审核发布的安全应用程序集合,供用户终端进行应用软件下载。本发明能够提供移动设备管理、安全保密通信和恶意代码查杀功能,为用户提供防窃密、防泄密和保通信服务,保证了通信的安全可靠,提升了移动互联网监控和管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902470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510223227.7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密钥的无线热点的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无线热点端与终端连接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公钥和第一私钥,同时所述无线热点端保存分别与所述第一公钥和所述第一私钥对应的第二私钥和第二公钥;终端在与无线热点端连接后,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收到无线热点端发送第一公钥和第一私钥时,终端断开与所述无线热点端的连接;无线热点端在接收到终端断开的指令后,向终端发送获取接入密码和MAC地址的请求;无线热点端通过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密码和MAC地址,并将接入密码和MAC地址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入密码和MAC地址进行匹配,通过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访问网络。解决了局域网内部信息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17442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533567.9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电子设备管控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管控平台、无线信标装置和移动电子设备;所述移动终端管控平台用于对所述无线信标装置进行初始化处理,并利用所述无线信标装置定位移动电子设备,对指定区域内的所述移动电子设备进行管控;所述无线信标装置,用于通过多个所述的无线信标装置部署在指定区域形成电子围栏,以主动发射无线信号的方式辅助移动电子设备进行定位;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用于基于所述无线信标装置的部署获取自身的定位信息,并在所述指定区域内执行移动终端管控平台下达的管控指令。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指定区域附近的无线信标装置对移动电子设备在任意不规则的指定区域内执行精准管控,提升了管控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333857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310308424.X
申请日:2013-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评估择优的组合式信道管控方法。本方法为:1)选取待管控区域无线网络的待管控信道;2)管控系统扫描待管控区域的无线网络环境,获取待管控信道中管控点的数量、管控系统与各个管控点的距离;3)管控系统计算每一待管控信道中各所述管控点到管控系统的距离与参考距离dS的差相对于ds的百分比均值U1;计算每一待管控信道中管控点的总数与参考管控数量Q的差相对于Q的百分比U2;4)管控系统根据U1与U2加权平均,得到一判断阈值U;如果U>1,则管控系统采用信道占用方法对该待管控信道进行管控;如果U≤1,则管控系统采用去认证或者去关联方法对该待管控信道进行管控。本发明管控精确,电磁环境污染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