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偶氮引发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46475A

    公开(公告)日:2004-11-17

    申请号:CN200310109371.5

    申请日:200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非盐形式2,2′-偶氮二(N,N′-烷撑基烷基脒)化合物的制备的新方法。所制备的化合物化学式为右式:其中R1、R2分别为一个包括由1~4个碳原子构成的各类有机基团或一个氢基团。R3为2~6个碳组成的亚烃基结构。这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2,2′-偶氮二(N,N′-烷撑基烷基脒)化合物的盐溶解在水溶液中,在溶液中与碱反应得到以固体形式析出的产物——非盐形式,2′-偶氮二(N,N′-烷撑基烷基脒)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一个合成2,2′-偶氮二(N,N′-烷撑基烷基脒)化合物的盐的工艺,方法是2,2′-偶氮二(烷基亚胺醚)化合物盐的水溶液与二胺反应获得。

    利用反应诱导凝胶化制备陶瓷素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70C

    公开(公告)日:2002-10-09

    申请号:CN99125696.4

    申请日:1999-12-22

    Abstract: 一种利用反应诱导凝胶化制备陶瓷素坯的方法,属于陶瓷成型领域。本发明特点是首先制备在pH值小于4的酸性和pH值至少为8.5%的碱性条件下稳定的浆料,然后在浆料中仅引入少量的氧化硅胶体,通过作为凝固剂各类的无机或有机物的反应,使浆料pH值为4-8,即氧化硅凝胶化较快的范围,以制备陶瓷素坯。氧化硅的含量为固相总重量的0.5-10%。起凝固作用的无机反应可以是氮化硅、氮化铝等的水解反应,有机反应包括各种酶催化或酸碱催化的反应,如尿素、羧酸酯、内酯等的水解反应。

    硅灰石/磷酸三钙复合生物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67153A

    公开(公告)日:2002-09-04

    申请号:CN02110848.X

    申请日:2002-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灰石/磷酸三钙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其特征在于以Na2SiO3或硅溶胶为硅源、Ca(NO3)2或CaCl2、Ca(OH)2为钙源,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和pH值的溶液;将适量β-磷酸三钙(β-TCP)加入到含钙溶液中,分散均匀;然后,利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成硅酸钙水合物与β-TCP粉体均匀混合之沉淀;冲洗烘干后,800-900℃煅烧,得到硅灰石、β-TCP复合粉体;造粒干压成型;于1300℃-1400℃空气气氛、2-5小时烧结,得到硅灰石/磷酸三钙复合生物陶瓷。本发明提供之方法制备的复合生物材料,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复合材料中各组分进行调节;尤其是原位多孔结构的形成非常有利于组织、血管等的长入。

    碳化硅-碳微波吸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3039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10086.4

    申请日:2005-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碳化硅和碳为基体材料的微波吸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工艺为:基体粉料选择粒径0.1-10μm的碳化硅颗粒粉末,及粒径为0.1-10μm的石墨C颗粒粉末,其中C或石墨含量为复合粉末总含量的1-20wt%;制备好的复合粉料在成型后,在1700-2250℃下烧结。烧结后的复合材料主要具有以下性能:密度范围为1.6-3.2cm3,电阻率范围为100-104.cm,用波导法测定的其在X波段(8-12.4GHz)的介电常数实部ε′范围为1-200,介电损耗角正切值tgδ为1-50。复合材料被加工成22.86×10.16mm2的截面积,以及分别为4、8和12mm的厚度后,用波导法测定的其在8-12.4GHz的X波段的微波衰减值最大为-40db,在整个X波段内微波衰减值均超过-20db。

    以酵母粉为造孔剂的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291C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03116370.X

    申请日:200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酵母粉为造孔剂的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属于多孔陶瓷领域。其特征在于酵母粉作为一种新的造孔剂材料。SiC∶Al2O3∶苏州土∶膨润土=1∶0.05-0.3∶0.06-0.2∶0.03-0.1(质量比),加入乙醇25~55%,混合6~24小时制成浆料,以30~300目六个筛分梯度将酵母粉分为六个粒径梯度,与浆料混合,烘干制成干粉,在20~100MPa压力下干压成型,然后在空气气氛下1100~1350℃烧制,保温1~5小时,制成不同孔径的碳化硅多孔陶瓷。本发明中制得的碳化硅多孔陶瓷孔径分布比较均匀,易控,气孔率45~65%间,体积密度0.95~1.50g/cm3,且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硅灰石/磷酸三钙复合生物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44C

    公开(公告)日:2004-10-20

    申请号:CN02110848.X

    申请日:2002-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灰石/磷酸三钙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其特征在于以Na2SiO3或硅溶胶为硅源、Ca(NO3)2或CaCl2、Ca(OH)2为钙源,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和pH值的溶液;将适量β-磷酸三钙(β-TCP)加入到含钙溶液中,分散均匀;然后,利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成硅酸钙水合物与β-TCP粉体均匀混合之沉淀;冲洗烘干后,800-900℃煅烧,得到硅灰石、β-TCP复合粉体;造粒干压成型;于1300℃-1400℃空气气氛、2-5小时烧结,得到硅灰石/磷酸三钙复合生物陶瓷。本发明提供之方法制备的复合生物材料,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复合材料中各组分进行调节;尤其是原位多孔结构的形成非常有利于组织、血管等的长入。

    含反应合成碳硼铝化合物相的碳化硅陶瓷的液相烧结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525C

    公开(公告)日:2004-09-01

    申请号:CN02111060.3

    申请日:2002-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反应合成碳硼铝化合物相的碳化硅陶瓷的液相烧结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硼铝化合物相的组成为Al8B4C7。具体工艺是,首先按酚醛树脂溶液∶B4C粉∶Al=1∶0.1-0.6∶0.4-1.5(质量)比例的烧结助剂按α-SiC粉料的2~15%(质量)加入;其次,具体配比是烧结助剂与SiC粉料混合物∶SiC球∶无水乙醇=1∶3∶1(质量);最后,在流动Ar气保护下,烧结材料,烧结温度为1800℃-1950℃,保温时间1-4小时,在烧结过程C-B4C-Al烧结助剂反应合成Al8B4C7,从而生成含碳硼铝化合物相的SiC陶瓷。本发明比常用的以B4C和C作为烧结助剂的热压工艺低200℃。

    螯合剂法水热制备托贝莫莱石晶须的工艺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23652C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1132285.3

    申请日:2001-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螯合剂法水热制备托贝莫莱石晶须,属于陶瓷晶须领域。其特征在于以Ca(OH)2、非晶态SiO2、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其中浓度在0.01-0.05摩尔/升之间,Ca2+/Si4+=1.0-2.0,溶液pH值用NaOH或KOH调节,pH值13-14,然后置于反应釜中,于180℃-250℃,2.0-3.0Mpa条件下,经3-10小时水热反应,生成直径、长度分别为0.1-1μm、40-100μm的托贝莫莱石晶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成晶须,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产物全部为托贝莫莱石晶须,不含其它杂物,且可稳定到1150℃,所以能满足绝热耐火超轻建材及人造木材等领域的使用要求。

    一种水基流延非氧化物陶瓷浆料用的分散剂

    公开(公告)号:CN1086371C

    公开(公告)日:2002-06-19

    申请号:CN99125698.0

    申请日:1999-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基流延工艺中,具有良好分散的非氧化物陶瓷浆料用的分散剂,属于流延工艺领域。它是由一种结构为:[-CH-CH2-NH-]x的阳离子型高分子,x在1000-1500之间,和一种季铵盐的小分子物质构成阳离子型分散剂。季铵盐小分子在阳离子型分散剂中的质量百分比在10-30%之间。这种阳离子型分散剂适用于等电点在酸性区的粉体,对应的分散性最好的pH值控制在10-11.5的范围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