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7095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72470.X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伟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7D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D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压状态检测及转移方法及其实现装置,所述水压状态检测及转移方法包括:确定水压判决门限的关闭门限值Pmax,及放水门限值Pmin;对水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待比较数据P;将待比较数据P与关闭门限值Pmax进行比较运算,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水压状态判断与转移,及对应事件的激活通知功能。通过本发明所述水压状态检测及转移方法及其实现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有效的供水管网漏水检测及报警装置和方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337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156641.X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伟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8C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低功耗自组网水压信息监测系统,所述水压信息监测系统包括:安装于水管道上,用于采集所述水管道压力信息的无线压力表;通过底层无线网络与所述无线压力表连接,用于接收并转发所述无线压力表采集的压力信息的网关设备;通过底层无线网络与所述网关设备连接,用于扩展上层无线网络,并将所述网关设备发送的压力信息通过上层无线网络进行传输的无线路由设备;以及通过上层无线网络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转发的压力信息的后台服务器。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无线低功耗自组网水压信息监测系统,解决了现有水压监控系统采用有线方式连接,增加或减少节点较为不便,结构及布线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5243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31207.6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上海伟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季伟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B17/00 , G08B25/007 , G08B25/14 , G08B2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防信息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火灾报警主机;检测装置,与所述火灾报警主机连接,用于与所述火灾报警主机进行通信协议匹配,及对所述检测装置与消防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连接状态进行周期检查,并对连接状态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及显示,以及对所述消防信息进行消防事件类别分类,并将分类后的信息转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进行存储、及传输;及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的消防监控中心。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消防信息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消防监控中心无法同时获取不同品牌火灾报警主机的消防数据,及对报警信息不分类或只传输火警信息,对设备的维护、使用、运行状态无法有效监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407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320421.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上海伟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季伟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和NFC结合的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属智能巡检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规划消防巡检规划路线;获取消防巡检信息并录入智能消防巡检NFC标签;录入消防巡检人员信息和智能消防巡检NFC标签至巡检终端,巡检终端确定是否读取智能消防巡检NFC标签;构建智能消防巡检数据库;巡检终端通过公钥访问智能消防巡检数据库,并上传实际消防巡检信息;用户终端通过私钥发起对智能消防巡检数据库的访问申请,智能消防巡检数据库判断是否通过用户终端的访问申请。实现高效率消防巡检,消除巡检过程人为误差,并通过构建智能消防巡检数据库的方式为消防巡检工作的开展带来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87095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172470.X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上海伟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7D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压状态检测及转移方法及其实现装置,所述水压状态检测及转移方法包括:确定水压判决门限的关闭门限值Pmax,及放水门限值Pmin;对水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待比较数据P;将待比较数据P与关闭门限值Pmax进行比较运算,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水压状态判断与转移,及对应事件的激活通知功能。通过本发明所述水压状态检测及转移方法及其实现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有效的供水管网漏水检测及报警装置和方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5793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61739.3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上海伟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季伟梦
IPC: A62C37/00 , G06V20/40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I火情分析消防设备控制方法与系统,属于消防设备智能安全控制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火情监测视频流、实时火情监测数据,预设火情监测图像标准集和火情监测数据标准集并构建火情监测网格模型和火情监测阈值模型,将所述火情监测视频流中每一帧火情监测图像通过火情监测网格模型,得到火情监测图像状态标签,根据所述实时火情监测数据通过火情监测阈值模型得到火情监测异常值,根据所述火情监测图像状态标签和所述火情监测异常值输出消防设备运行指令。通过构建火情分析模型快速识别火情发生,精确输出消防设备运行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847089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24773.2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上海伟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季伟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图像识别的火灾报警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对火灾报警主机进行图像采集并对火灾报警主机上的按钮和报警指示灯进行识别;将像素坐标参数、实际空间坐标参数、初始图像数据和预设处理方案存入集成系统数据库中;数据处理器根据实时图像数据和初始图像数据通过图像比对模型得到异常判定结果;集成系统产生提醒信号并打开相应编号摄像头采集实况图像数据,并将实况图像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智能终端;智能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对发出火灾确认指令人员进行生物特征采集;集成系统生成末端执行器控制指令控制末端执行器执行触发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892474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0743545.X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上海伟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防疏散救援引导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与预设在室内的蓝牙设备连接,实时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当发生火灾报警时,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启动预设的地图引擎,获取室内空间的地图数据;所述移动终端启动导航功能,根据获取的室内地图数据自动规划疏散救援路线,实时规避火灾发生点与障碍物。本发明通过使用蓝牙设备对用户进行定位,当火灾发生时,可以精准的获取人员的位置,通过获取室内地图数据进行路径规划,提供距离最短且最安全的疏散与救援路径,从而到达实时应急救援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49344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10175.4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上海伟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季伟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扫描预先设置在消防设备上的二维码标签,获取所述二维码标签中所记录的设备数据;将获取到的设备数据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解密处理,并在接收到经过解密后的设备数据后,从所述设备数据中获取巡检列表;接收并记录用户输入的数据,将用户输入的数据保存至巡检列表中,并将完成巡检的巡检列表发送至信息管理平台保存。本发明通过将消防设备的设备数据加密后以二维码的方式进行呈现,通过使用智能终端扫描二维码录入数据的方式对消防设备进行巡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巡检存在大量人为误差及纸质巡检表格不利于保存与查找的问题,提高巡检效率给用户带来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924745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43545.X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上海伟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防疏散救援引导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与预设在室内的蓝牙设备连接,实时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当发生火灾报警时,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启动预设的地图引擎,获取室内空间的地图数据;所述移动终端启动导航功能,根据获取的室内地图数据自动规划疏散救援路线,实时规避火灾发生点与障碍物。本发明通过使用蓝牙设备对用户进行定位,当火灾发生时,可以精准的获取人员的位置,通过获取室内地图数据进行路径规划,提供距离最短且最安全的疏散与救援路径,从而到达实时应急救援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