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式气体流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582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710548164.1

    申请日:2017-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式气体流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结构包括:衬底,包括凹槽,开设于衬底上表面;第一介质膜,位于凹槽上方,包括若干个第一介质膜单元及槽型结构,第一介质膜单元与衬底相连接,槽型结构贯穿第一介质膜且位于相邻第一介质膜单元之间,第一介质膜与衬底围成一个隔热腔体;电阻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至少两个热敏单元,每个加热单元与每个热敏单元位于不同的第一介质膜单元上,热敏单元位于加热单元的两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热式气体流量传感器的加热电阻的热量与衬底彻底隔离,降低了加热电阻热损耗,提高了气体流量的检测灵敏度和响应时间;采用单硅片单面体硅微机械工艺制作,结构尺寸小,成本低、工艺简单。

    一种热电堆式气体流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8449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10548160.3

    申请日:2017-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堆式气体流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结构包括:衬底,具有一凹槽,开设于衬底上表面;第一介质膜,覆盖于凹槽上方,与衬底相连接,且与衬底共同围成一个隔热腔体;加热元件,位于第一介质膜表面;至少两个感测元件,位于第一介质膜上,且设置于加热元件两侧,包括至少一组单晶硅‑金属热偶对组,单晶硅‑金属热偶对组包括若干个单晶硅‑金属热偶对。通过上述方案结合本发明的单硅片单面制作技术,在普通单晶硅片上加工出赛贝克系数最高的P型单晶硅‑金热偶对,并将热偶对以及加热元件通过隔热腔体与衬底隔离,最大程度降低了加热电阻的热耗散,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此外,本发明传感器尺寸小、成本低、适于大批量生产。

    一种热电堆式气体流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844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48160.3

    申请日:2017-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堆式气体流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结构包括:衬底,具有一凹槽,开设于衬底上表面;第一介质膜,覆盖于凹槽上方,与衬底相连接,且与衬底共同围成一个隔热腔体;加热元件,位于第一介质膜表面;至少两个感测元件,位于第一介质膜上,且设置于加热元件两侧,包括至少一组单晶硅-金属热偶对组,单晶硅-金属热偶对组包括若干个单晶硅-金属热偶对。通过上述方案结合本发明的单硅片单面制作技术,在普通单晶硅片上加工出赛贝克系数最高的P型单晶硅-金热偶对,并将热偶对以及加热元件通过隔热腔体与衬底隔离,最大程度降低了加热电阻的热耗散,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此外,本发明传感器尺寸小、成本低、适于大批量生产。

    一种热式气体流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5826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10548164.1

    申请日:2017-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式气体流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结构包括:衬底,包括凹槽,开设于衬底上表面;第一介质膜,位于凹槽上方,包括若干个第一介质膜单元及槽型结构,第一介质膜单元与衬底相连接,槽型结构贯穿第一介质膜且位于相邻第一介质膜单元之间,第一介质膜与衬底围成一个隔热腔体;电阻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至少两个热敏单元,每个加热单元与每个热敏单元位于不同的第一介质膜单元上,热敏单元位于加热单元的两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热式气体流量传感器的加热电阻的热量与衬底彻底隔离,降低了加热电阻热损耗,提高了气体流量的检测灵敏度和响应时间;采用单硅片单面体硅微机械工艺制作,结构尺寸小,成本低、工艺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