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13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90819.7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燃气市北销售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燃气表在线智能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监测并实时获取气体流过管道时的环境温度;使用温度气体流速补偿公式,计算当前温度下的气体流速;获取燃气管道的横截面积,并结合所述当前温度下的气体流速,得到气体流量;将所述气体流量传送至超声波燃气表,并进行显示;当超声波燃气表出现故障时,采用历史比对法对所述超声波燃气表进行校准。本发明能够降低人工校准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9986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19407.9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F17D5/06 , F17D5/0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20/20 , G06F18/25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下管网多元传感器数据的气体泄露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设置在地下管网周边土壤的多种环境传感器的检测数据;采用训练好的生成模型对所述多种环境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增强处理,得到时间序列数据;将所述时间序列数据输入至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气体泄露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包括:特征提取部分,用于提取所述时间序列数据的深层特征,得到深层特征数据;注意力层部分,用于对所述深层特征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并将深层特征数据前后空间和通道特征进行结合;LSTM层部分,用于对去噪后的深层特征数据进行处理,输出气体泄露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气体泄漏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67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0307202.6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安全混合加密方法,包括:对各个终端与服务器进行轻量级身份认证,轻量级身份认证通过使用单向非对称加密,来实现终端的身份认证以及初始密钥和初始IV向量的传输;在终端的身份认证成功后,采用动态的对称加解密算法在终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加密通信,使得所述对称加解密算法在每个终端的每次加密通信时使用不同的对称密钥和不同的结构参数。本发明采用轻量级身份识别,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认证时间和计算消耗,采取动态的对称加解密算法,保证了一次一对称密钥和一次一组结构参数,在大结构上不变的情况下用一种非线性的方式改变了算法的结构参数,提升了算法抵御能量分析等侧信道攻击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6972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95303.0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4/40 , H04W24/06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联网的确定性信道模拟器及信道模拟方法。该确定性信道模拟器包括用户接口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多个射频信道。通过用户接口模块设置仿真区域,并在仿真过程中动态计算当前发送射频信号的车载通信终端每移动预设步长时所涉及的可视散射点;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基于传播图论的方式,计算出每个待测车载通信终端的信道的冲激响应,使得本用于车联网的确定性信道模拟器可以在车载通信终端每移动预设步长时输出一次信道的冲激响应,从而实现针对特定地理场景的确定性无线信道模拟,精确给出车辆不同时刻下的信道特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04073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23961.9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燃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密钥的内存分配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对数据流划分的数据块进行密钥生成,使得密钥与数据块一一对应;设定加密周期,将加密周期内的加密传输任务中所有被破解的密钥标记为破解对象,对所述破解对象进行标签分析,得到密钥标签值对应的分配等级;对生成的密钥进行标签分析得到密钥标签值,通过数占比、字占比以及符占比的数值大小对密钥的生成规范性进行合格判定;获取数据流传输数据的内存总值并标记为传内值,通过所述传内值与所述数据块对应的密钥的密钥标签值确定的分配等级对数据块进行内存分配。本发明将破解难度与数据传输内存相匹配,提高整体的数据传输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07202.6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安全混合加密方法,包括:对各个终端与服务器进行轻量级身份认证,轻量级身份认证通过使用单向非对称加密,来实现终端的身份认证以及初始密钥和初始IV向量的传输;在终端的身份认证成功后,采用动态的对称加解密算法在终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加密通信,使得所述对称加解密算法在每个终端的每次加密通信时使用不同的对称密钥和不同的结构参数。本发明采用轻量级身份识别,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认证时间和计算消耗,采取动态的对称加解密算法,保证了一次一对称密钥和一次一组结构参数,在大结构上不变的情况下用一种非线性的方式改变了算法的结构参数,提升了算法抵御能量分析等侧信道攻击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10474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15261.9
申请日:2017-04-02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7/14 , H04B17/21 , H04B17/30 , H04B1/7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并行多通道无线信道测量的校准方法,同时也公开了用于实现该校准方法的校准系统。在该校准方法中,首先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添加一路校准接收通道和一路校准发送通道。在校准过程中,通过射频线直接连通发送端和接收端,断开校准接收通道和校准发送通道,测试无源器件的响应特性;在测量过程中,保持发送端和接收端断开,分别连接校准接收通道和校准发送通道,在空口测量中由校准接收通道/校准发送通道配合测量通道校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道响应特性。利用本发明,能够实时在线监督当前时刻下多通道相互之间的信道响应的特性,保证了在信道测量过程中能够避免由于多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带来的测量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2456202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10523901.0
申请日:2010-10-28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服装设计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客户端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告知设计师端待设计服装的样式和客户身材尺寸信息;步骤二,设计师端根据客户身材尺寸信息建立三维人体模型,并在线设计服装,客户端远程观看服装设计全程,适时提供修改意见,确定最终样式服装;步骤三,客户端利用试衣软件查看最终样式服装在三维人体模型上的试穿效果,继续对最终样式服装提出修改意见直至试穿效果满意为止,待设计服装完成。本发明实现了服装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充分互动,客户可以全程参与设计,实时提出修改建议,避免了传统服装设计因反复修改浪费的时间和精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005682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610023376.X
申请日:2006-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IPC: H04Q7/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业务模拟的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基站侧网络测试仪,与基站相连接,用于发送或接收数据流;终端侧网络测试仪,与终端相连接,用于接收或发送数据流;采用业务模拟的方法,第一、第二GPS时间接收器,分别与基站侧和终端侧网络测试仪相连,用于记录发送和接收报文的时间戳,从而得到时延性能指标;地理位置GPS接收器,设有无线网卡的电脑控制台,与地理位置GPS接收器相连,用于读取地理位置信息和控制所述基站侧和终端侧网络测试仪,其中所述基站侧网络测试仪通过无线链路接入电脑控制台,被测系统与所述无线链路处于不同频段。本发明构建无线链路,解决了两台测试仪传输控制信息的通道问题;由于处于不同频段,所以不会影响被测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68863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16064.8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L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安全凭证管理系统的蝴蝶密钥扩展优化方法,包括:接收车载设备发出的申请假名证书请求;根据当前收到的请求数目判断是否对假名证书请求进行混淆优化方法,若需要进行混淆优化算法,则将在假名证书请求中收到的毛虫公钥与提前预置的扩展点进行点相加,生成茧混淆公钥组,并与真实的茧公钥组合预链接值一起混淆后,生成单个请求,并在预设时间内生成多个请求发送给假名证书注册机构。本发明能够在保证混淆安全性的前提下,缩短混淆所需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