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电源正极用单质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96202A

    公开(公告)日:2003-02-12

    申请号:CN02111403.X

    申请日:2002-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电源正极用单质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电池领域,其特征是制备了一种电化学活性的、具有高容量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单质硫复合材料。该单质硫复合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电子和/或离子导电性良好的导电聚合物;另一部分是电化学活性的单质硫。并提供了上述单质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即以单质硫作氧化剂使有机聚合物发生脱氢反应生成具有共轭电子的导电聚合物,同时单质硫与导电聚合物形成上述复合材料。该种单质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可作为二次化学电源的正极材料。单质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中含硫量为15-90wt%,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制成的电池可以在室温下可逆充放电。

    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铝合金/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42502C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03116070.0

    申请日:2003-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铝硅合金/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硅、铝合金中,硅/铝比例在1∶1~5∶1之间,高温固相反应后硅铝活性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为10~50wt%。所述分散载体是由通过高温裂解得到的裂解碳和石墨粉体构成,其中石墨粉体分散于裂解碳中;石墨粉体与硅铝合金粉体的质量比为2∶3。其制备方法是采用二步烧结法,先制备铝、硅合金,然后再将有机聚合物裂解,石墨粉加入其中后再加入反应的铝、硅合金,形成浆料,最后在密封体系中升温反应,温度为600-1000℃,时间60-300min,制备的复合材料首次可逆容量最高超过700mAh/g,经25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90%以上。

    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高比容量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00C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02112180.X

    申请日:2002-06-21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由含硅类储锂材料作为主要活性物质存在于复合材料中,以及具有储锂容易、可逆嵌脱锂性能的碳作为活性材料的分散载体,活性物质与分散载体高温固相反应后含硅活性材料的含量为10%-50%(wt),制备出的复合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大大高于目前普通使用的碳类负极材料,循环寿命远优于合金体系,可望在电动车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二次电化学电源正极用纳米单质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435C

    公开(公告)日:2004-12-08

    申请号:CN02111404.8

    申请日:2002-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化学电源正极用纳米单质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电池领域,其特征是制备了一种电化学活性的、具有高容量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纳米单质硫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由电子和/或离子导电性良好的多孔材料和单质硫组成。也即复合材料以多孔材料作基体,将单质硫复合到多孔材料的纳米级微孔中。该种纳米单质硫复合材料可作为二次化学电源的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是在惰性气氛中使单质硫在150-400℃下熔化升华并扩散到多孔材料的纳米级微孔中,由此得到的纳米单质硫复合材料含硫量为15-80wt%,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制成的电池可以在室温下可逆充放电。

    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高比容量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02366A

    公开(公告)日:2003-03-12

    申请号:CN02112180.X

    申请日:2002-06-21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高比容量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由含硅类储锂材料作为主要活性物质存在于复合材料中,以及具有储锂容易、可逆嵌脱锂性能的碳作为活性材料的分散载体,复合材料通式为Si-C-X,活性物质与分散载体高温固相反应后含硅活性材料的含量为10%-50%(wt),制备出的复合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大大高于目前普通使用的碳类负极材料,循环寿命远优于合金体系,可望在电动车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电化学电源正极用单质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14074C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02111403.X

    申请日:2002-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电源正极用单质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电池领域,其特征是制备了一种电化学活性的、具有高容量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单质硫复合材料。该单质硫复合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电子和/或离子导电性良好的导电聚合物;另一部分是电化学活性的单质硫。并提供了上述单质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即以单质硫作氧化剂使有机聚合物发生脱氢反应生成具有共轭电子的导电聚合物,同时单质硫与导电聚合物形成上述复合材料。该种单质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可作为二次化学电源的正极材料。单质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中含硫量为15-90wt%,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制成的电池可以在室温下可逆充放电。

    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铝合金/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42916A

    公开(公告)日:2003-09-17

    申请号:CN03116070.0

    申请日:2003-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铝硅合金/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硅、铝合金中,硅/铝比例在1∶1~5∶1之间,高温固相反应后硅铝活性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为10~50wt%。所述分散载体的碳和石墨粉体分散于裂解碳形成的碳基体;石墨粉体与硅铝合金粉体的质量比为2∶3。其制备方法是采用二步烧结法,先制备铝、硅合金,然后再将有机聚合物裂解,石墨粉加入其中后再加入反应的铝、硅合金,形成浆料,最后在密封体系中升温反应,温度为600-1000℃,时间60-300min,制备的复合材料首次可逆容量最高超过700mAh/g,经25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90%以上。

    二次电化学电源正极用纳米单质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84556A

    公开(公告)日:2002-12-11

    申请号:CN02111404.8

    申请日:2002-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化学电源正极用纳米单质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电池领域,其特征是制备了一种电化学活性的、具有高容量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纳米单质硫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由电子和/或离子导电性良好的多孔材料和单质硫组成。也即复合材料以多孔材料作基体,将单质硫复合到多孔材料的纳米级孔和/或微孔中。该种纳米单质硫复合材料可作为二次化学电源的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是在惰性气氛中使单质硫在150-400℃下熔化升华并扩散到多孔材料的纳米级孔和/或微孔中,由此得到的纳米单质硫复合材料含硫量为15-80wt%,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制成的电池可以在室温下可逆充放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