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25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68204.0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汗液监测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汗液监控传感器包括粘结层、电化学传感器电极层和微流控结构层;该粘结层的顶部与该电化学传感器电极层连接,该粘结层的底部与皮肤粘结,该粘结层上设有第一通孔,该电化学传感器电极层包括电极,该电极用于检测汗液中分析物;该电化学传感器电极层上设有该微流控结构层,该微流控结构层包括连通的检测结构和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该第一通孔对应,该检测结构用于收集由该第一通孔和该第二通孔输送来的汗液,并暴露该电极于该汗液中;粘结层和微流控结构层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本申请提供的汗液监控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7568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03463.7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器官芯片及其应用,所述芯片包括:多细胞共培养结构和浓度梯度结构,所述浓度梯度结构用于向所述多细胞共培养结构提供预设浓度梯度的液体;所述多细胞共培养结构包括多个细胞培养单元和与所述多个细胞培养单元相对应的液体收集室,所述液体收集室用于收集相对应细胞培养单元排出的液体;所述浓度梯度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引出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子通道,所述多个第一子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子通道连接,所述第二通道在相邻两个第一子通道之间引出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二子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多个细胞培养单元连接。本发明可实现肝细胞的共培养来模拟体内微环境,从而使药物筛选的结果更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02399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23871.1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细胞介电检测芯片,所述检测芯片通过多层结构键合而成,自上而下包括单细胞分选结构层(1)、单细胞分选微阀结构层(2)和介电检测传感器(3)。本发明可以同时实现单细胞的片上分选和单细胞的片上介电特性无标记的检测,可用于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分类以及细胞不同生长周期的分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503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81910.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A61B5/1477 , A61B5/0205 , A61B5/1455 , H03M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电路拼搭的可穿戴汗液传感器,包括微控制器模块,以及用于检测汗液成分的电化学模块、用于诱导汗液的催汗模块和用于检测生理指标的物理信号检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模块,其中,微控制器模块和电化学模块拼搭,以在出汗状态下对汗液成分进行检测;或微控制器模块、电化学模块和催汗模块拼搭,以在静息状态下进行汗液导出和成分检测;或微控制器模块、电化学模块、催汗模块和物理信号检测模块拼搭,以在静息状态下进行汗液导出、成分检测和生理信号检测;或微控制器模块和物理信号检测模块拼搭,以对生理指标进行检测。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块拼搭来实现特定的功能,无需重新设计和定制,能节约成本,提高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53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368204.0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汗液监测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汗液监控传感器包括粘结层、电化学传感器电极层和微流控结构层;该粘结层的顶部与该电化学传感器电极层连接,该粘结层的底部与皮肤粘结,该粘结层上设有第一通孔,该电化学传感器电极层包括电极,该电极用于检测汗液中分析物;该电化学传感器电极层上设有该微流控结构层,该微流控结构层包括连通的检测结构和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该第一通孔对应,该检测结构用于收集由该第一通孔和该第二通孔输送来的汗液,并暴露该电极于该汗液中;粘结层和微流控结构层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本申请提供的汗液监控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7568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303463.7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器官芯片及其应用,所述芯片包括:多细胞共培养结构和浓度梯度结构,所述浓度梯度结构用于向所述多细胞共培养结构提供预设浓度梯度的液体;所述多细胞共培养结构包括多个细胞培养单元和与所述多个细胞培养单元相对应的液体收集室,所述液体收集室用于收集相对应细胞培养单元排出的液体;所述浓度梯度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引出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子通道,所述多个第一子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子通道连接,所述第二通道在相邻两个第一子通道之间引出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二子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多个细胞培养单元连接。本发明可实现肝细胞的共培养来模拟体内微环境,从而使药物筛选的结果更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07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1109809.9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毛细微流泵的汗液收集与检测贴片,PET薄膜和PDMS薄膜的周缘密封连接,传感器组件包括汗液标志物检测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PET薄膜上形成有由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共同提供的汗液标志物检测传感器,PET薄膜上还形成有由插指电极提供的流速传感器,PDMS薄膜上形成有进样腔室,汗液标志物检测传感器正对进样腔室中以对汗液的标志物进行测量,PDMS薄膜上形成有蛇形微柱阵列通道,流速传感器正对蛇形微柱阵列通道以对汗液的流速进行测量。根据本发明的基于毛细微流泵的汗液收集与检测贴片,集成了汗液代谢物检测和流速检测的传感器实现多目标检测,可以有效地同时检测汗液中标志物乳酸和汗液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0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09809.9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毛细微流泵的汗液收集与检测贴片,PET薄膜和PDMS薄膜的周缘密封连接,传感器组件包括汗液标志物检测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PET薄膜上形成有由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共同提供的汗液标志物检测传感器,PET薄膜上还形成有由插指电极提供的流速传感器,PDMS薄膜上形成有进样腔室,汗液标志物检测传感器正对进样腔室中以对汗液的标志物进行测量,PDMS薄膜上形成有蛇形微柱阵列通道,流速传感器正对蛇形微柱阵列通道以对汗液的流速进行测量。根据本发明的基于毛细微流泵的汗液收集与检测贴片,集成了汗液代谢物检测和流速检测的传感器实现多目标检测,可以有效地同时检测汗液中标志物乳酸和汗液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90442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25217.4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414 , H10K1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可拉伸的延伸栅极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件,所述器件由构建在同一基底上的器件端和延伸栅极组成。本发明相比使用导线连接的方式,降低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和损耗。此外,在充分利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原位放大和可拉伸能力的同时,将延伸栅极与晶体管隔离,减小了待测液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并且,延伸栅极可以独立于晶体管进行设计和修饰,使得单元器件的制造更加简单灵活,可以更加低成本地制造可穿戴传感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90237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0568.5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48 , G01N27/327 , G01N33/543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电化学传感阵列和检测电路,所述电化学传感阵列包括衬底、多个电极阵列和反应腔体,各电极阵列间隔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每个电极阵列均包括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和对电极,所述反应腔体上开设有多个反应腔,各反应腔和各电极阵列一一对应,所述反应腔体固定在所述衬底上,且每个电极阵列的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和对电极均位于与该电极阵列对应的反应腔体内;每个电极阵列的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和对电极均与检测电路相连。本发明的电化学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实现低成本和用于多种生物标志物的即时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