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5771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174925.6
申请日:2018-03-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熔盐堆能量转换系统及能量转换方法。该系统如下:熔盐堆与第一换热器的一次侧通道串联形成第一熔盐回路,其用于将核裂变能传递至第二熔盐回路以及第三熔盐回路;第二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与发电设备串联形成发电工质回路;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与第二换热器的一次侧通道串联形成第二熔盐回路,其用于将第二熔盐回路的热量传递至发电工质回路;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在用电低谷时还与储能换热器的一次侧通道串联形成第三熔盐回路,其用于将第三熔盐回路的热量传递至储能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内的熔盐;冷熔盐储罐用于在用电低谷时向储能换热器的二次侧熔盐通道提供熔盐。该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电网负荷波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0606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810147093.9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盐堆上腔室。该熔盐堆上腔室包括设置于堆芯容器内的作为熔盐堆上腔室的底部的支撑板,和设置于堆芯容器的顶部的盖板;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控制棒导向口;堆芯容器包含侧管口,侧管口位于支撑板的上方,侧管口位于预设的熔盐液面下方;盖板穿设有惰性气体进口管和惰性气体出口管;惰性气体进口管的底端位于预设的熔盐液面下方,并高于支撑板;惰性气体出口管的底端位于预设的熔盐液面以上。本发明的熔盐堆上腔室可以缓冲熔盐堆一回路燃料盐体积的膨胀或收缩,可以避免熔盐与堆芯上盖板贯穿焊接口直接接触,不包含控制棒套管及溢流管和溢流罐从而降低熔盐泄漏概率以及放射性管理的难度,还可以提高氚的分离和收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86368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475912.X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F16L23/032 , F16L23/24 , F16L2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法兰连接组件,其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的圆环形的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且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相对于一中心轴对齐并分别具有一相互远离的基础平面以及一相互匹配的对接面,其中,各所述对接面包括至少一个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基础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本发明的两个法兰盘可以在轴向方向被动产生一定位移,从而可以补偿因螺栓热膨胀伸长以及法兰盘厚度膨胀量的差异所引起的压紧力过小或过大的问题,达到有效密封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在不增加螺栓数目的前提下减小各螺栓所承受的预紧力,提高了法兰连接组件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81786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010582708.8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G21C13/024 , G21C13/02 , G21C3/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容器的下腔室结构及反应堆容器,其包括堆芯支撑底板、反应堆容器下封头和反应堆下腔室入口;其包括的流量分配板圆板与堆芯支撑底板平行固接;流量分配板圆板的径向宽度小于堆芯支撑底板的径向宽度;流量分配板圆板的径向宽度大于等于堆芯支撑底板上分布有孔的圆形区域的直径、且不与反应堆容器下封头内部接触;反应堆下腔室入口设于流量分配板圆板下方区域的反应堆容器下封头上;其还包括流量分配板上开孔圆板,流量分配板上开孔圆板设有通孔。本发明的下腔室结构有效改善了下腔室的流场特性,避免了下腔室中旋涡的出现,结合堆芯下支撑板对流体进行流量分配,使进入堆芯的流体流量分布达到反应堆设计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8206065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10147093.9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盐堆上腔室。该熔盐堆上腔室包括设置于堆芯容器内的作为熔盐堆上腔室的底部的支撑板,和设置于堆芯容器的顶部的盖板;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控制棒导向口;堆芯容器包含侧管口,侧管口位于支撑板的上方,侧管口位于预设的熔盐液面下方;盖板穿设有惰性气体进口管和惰性气体出口管;惰性气体进口管的底端位于预设的熔盐液面下方,并高于支撑板;惰性气体出口管的底端位于预设的熔盐液面以上。本发明的熔盐堆上腔室可以缓冲熔盐堆一回路燃料盐体积的膨胀或收缩,可以避免熔盐与堆芯上盖板贯穿焊接口直接接触,不包含控制棒套管及溢流管和溢流罐从而降低熔盐泄漏概率以及放射性管理的难度,还可以提高氚的分离和收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81787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10584140.3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G21C13/024 , G21C13/02 , G21C3/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容器的下腔室结构及反应堆容器。下腔室结构包括堆芯支撑底板、反应堆下腔室底板、反应堆下腔室裙板和反应堆下腔室入口;堆芯支撑底板、反应堆下腔室底板和反应堆下腔室裙板合围形成一下腔室空间、且反应堆下腔室裙板用于构成下腔室空间的周向侧壁;反应堆下腔室底板与堆芯支撑底板平行;反应堆下腔室入口设于反应堆下腔室底板上;下腔室空间内还设有位于堆芯支撑底板下方的流量分配板圆板;流量分配板圆板与堆芯支撑底板同轴设置、且平行固接;流量分配板圆板的边缘不与下腔室空间的内部接触。本发明的下腔室结构实现了堆芯通道内流量的合理分配,并且有效改善了下腔室的流场特性,避免了下腔室中旋涡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168178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84140.3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G21C13/024 , G21C13/02 , G21C3/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容器的下腔室结构及反应堆容器。下腔室结构包括堆芯支撑底板、反应堆下腔室底板、反应堆下腔室裙板和反应堆下腔室入口;堆芯支撑底板、反应堆下腔室底板和反应堆下腔室裙板合围形成一下腔室空间、且反应堆下腔室裙板用于构成下腔室空间的周向侧壁;反应堆下腔室底板与堆芯支撑底板平行;反应堆下腔室入口设于反应堆下腔室底板上;下腔室空间内还设有位于堆芯支撑底板下方的流量分配板圆板;流量分配板圆板与堆芯支撑底板同轴设置、且平行固接;流量分配板圆板的边缘不与下腔室空间的内部接触。本发明的下腔室结构实现了堆芯通道内流量的合理分配,并且有效改善了下腔室的流场特性,避免了下腔室中旋涡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168178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82708.8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G21C13/024 , G21C13/02 , G21C3/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容器的下腔室结构及反应堆容器,其包括堆芯支撑底板、反应堆容器下封头和反应堆下腔室入口;其包括的流量分配板圆板与堆芯支撑底板平行固接;流量分配板圆板的径向宽度小于堆芯支撑底板的径向宽度;流量分配板圆板的径向宽度大于等于堆芯支撑底板上分布有孔的圆形区域的直径、且不与反应堆容器下封头内部接触;反应堆下腔室入口设于流量分配板圆板下方区域的反应堆容器下封头上;其还包括流量分配板上开孔圆板,流量分配板上开孔圆板设有通孔。本发明的下腔室结构有效改善了下腔室的流场特性,避免了下腔室中旋涡的出现,结合堆芯下支撑板对流体进行流量分配,使进入堆芯的流体流量分布达到反应堆设计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48636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75912.X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F16L23/032 , F16L23/24 , F16L2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3/032 , F16L23/18 , F16L2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法兰连接组件,其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的圆环形的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且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相对于一中心轴对齐并分别具有一相互远离的基础平面以及一相互匹配的对接面,其中,各所述对接面包括至少一个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基础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本发明的两个法兰盘可以在轴向方向被动产生一定位移,从而可以补偿因螺栓热膨胀伸长以及法兰盘厚度膨胀量的差异所引起的压紧力过小或过大的问题,达到有效密封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在不增加螺栓数目的前提下减小各螺栓所承受的预紧力,提高了法兰连接组件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089362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294359.8
申请日:2018-03-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熔盐堆能量转换系统。该系统如下:熔盐堆与第一换热器的一次侧通道串联形成第一熔盐回路,其用于将核裂变能传递至第二熔盐回路以及第三熔盐回路;第二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与发电设备串联形成发电工质回路;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与第二换热器的一次侧通道串联形成第二熔盐回路,其用于将第二熔盐回路的热量传递至发电工质回路;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在用电低谷时还与储能换热器的一次侧通道串联形成第三熔盐回路,其用于将第三熔盐回路的热量传递至储能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内的熔盐;冷熔盐储罐用于在用电低谷时向储能换热器的二次侧熔盐通道提供熔盐。该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电网负荷波动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