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盐堆及其运行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4490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92885.0

    申请日:2021-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盐堆及其运行方法。该熔盐堆包括堆容器、泵和换热装置;该堆容器的内部自下而上设有下腔室、与该堆容器同轴的堆芯、上腔室和顶盖,下腔室和堆芯通过与堆容器内径相同的下支撑板分割,堆芯和上腔室通过与堆容器内径相同的上支撑板分割;堆芯的内径小于堆容器的内径,堆芯的外壁面与堆容器的内壁面形成环形空间;换热装置包括U型换热管,U型换热管设于环形空间内,U型换热管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穿过顶盖,在堆容器的外部,与冷却介质管路连接;泵设于上腔室中,用于驱动下腔室中的熔盐燃料经堆芯向上腔室流动。本发明的熔盐堆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3954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77862.5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装置。该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容纳管,用于填装燃料盐;容纳管内设置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顶端和所述第二进气管的顶端均位于所述燃料盐的液面以上;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底端位于所述液面以下;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底端设置有气体分布器;所述气体分布器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液面以下且朝向所述液面;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底端低于所述气体分布器的出气口。该放射性同位素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可更换等优势,利用该装置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流程简单、燃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污染小、过程安全、可在线提取等优势。

    一种熔盐堆上腔室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06065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10147093.9

    申请日:2018-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盐堆上腔室。该熔盐堆上腔室包括设置于堆芯容器内的作为熔盐堆上腔室的底部的支撑板,和设置于堆芯容器的顶部的盖板;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控制棒导向口;堆芯容器包含侧管口,侧管口位于支撑板的上方,侧管口位于预设的熔盐液面下方;盖板穿设有惰性气体进口管和惰性气体出口管;惰性气体进口管的底端位于预设的熔盐液面下方,并高于支撑板;惰性气体出口管的底端位于预设的熔盐液面以上。本发明的熔盐堆上腔室可以缓冲熔盐堆一回路燃料盐体积的膨胀或收缩,可以避免熔盐与堆芯上盖板贯穿焊接口直接接触,不包含控制棒套管及溢流管和溢流罐从而降低熔盐泄漏概率以及放射性管理的难度,还可以提高氚的分离和收集效率。

    一种堆本体系统及氯盐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1727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24736.5

    申请日:2018-03-1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堆本体系统,包括反应性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驱动机构管座、堆容器顶盖吊耳、堆容器顶盖密封装置、冷却剂进口,冷却剂出口,换热器结构,堆芯活性区反射层,堆芯活性区,主泵,堆芯支撑结构、下封头,以及堆本体支撑部分,所述反应性控制系统通过燃料盐上升区插入堆芯,所述燃料盐上升区设置在所述堆芯活性区顶部上升通道。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氯盐堆系统,为熔盐堆的小型化快速部署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本系统具有单次投资小,灵活并快熟部署的优势。

    一种小型模块化流动球床氟盐冷却高温反应堆

    公开(公告)号:CN10839995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089818.3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模块化流动球床氟盐冷却高温反应堆,包括:用于存储核燃料的核燃料操作系统;用于控制核燃料的裂变并产生核热的核热产生系统,其具有反应堆主容器以及在反应堆主容器中与核燃料进行热交换的氟盐;核热传输系统,一回路和二回路之间通过一二回路换热器传递热量,二回路具有通过管道与一二回路换热器相连的用于存储换热介质的高温熔盐储罐和低温熔盐储罐;以及利用核热进行热利用的核热利用系统,核燃料操作系统与核热产生系统连接以将核燃料装入核热产生系统并将核燃料从核热产生系统卸载;核热传输系统分别与核热产生系统和核热利用系统连接以将核热从核热产生系统传输至核热利用系统。该反应堆同时满足经济性和安全性需求。

    一种熔盐堆堆芯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8963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46205.9

    申请日:2018-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盐堆堆芯。该熔盐堆堆芯包括活性区和反射层,反射层包覆活性区,活性区由燃料组件阵列组装而成;活性区熔盐通道的体积占活性区体积的2-25%;活性区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体积比为1/15-1/8;中心区域单个熔盐通道的体积占边缘区域单个熔盐通道的体积的40-50%;削棱为被弧削侧棱。本发明的熔盐堆堆芯的熔盐通道位于燃料组件的侧棱处,具有较大的空间自屏效应调节范围,能降低辐照引起的形变应力,窄缝与熔盐通道连通使堆芯熔盐能横向混流,利于传热,避免死区,降低堆芯中心区域石墨的快中子辐照率,延长堆芯寿命,组件两端的收口结构可调节流量分配,降低上下腔室合金的快中子注量。

    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3954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110777862.5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装置。该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容纳管,用于填装燃料盐;容纳管内设置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顶端和所述第二进气管的顶端均位于所述燃料盐的液面以上;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底端位于所述液面以下;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底端设置有气体分布器;所述气体分布器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液面以下且朝向所述液面;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底端低于所述气体分布器的出气口。该放射性同位素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可更换等优势,利用该装置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流程简单、燃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污染小、过程安全、可在线提取等优势。

    一种熔盐堆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449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0892885.0

    申请日:2021-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盐堆及其运行方法。该熔盐堆包括堆容器、泵和换热装置;该堆容器的内部自下而上设有下腔室、与该堆容器同轴的堆芯、上腔室和顶盖,下腔室和堆芯通过与堆容器内径相同的下支撑板分割,堆芯和上腔室通过与堆容器内径相同的上支撑板分割;堆芯的内径小于堆容器的内径,堆芯的外壁面与堆容器的内壁面形成环形空间;换热装置包括U型换热管,U型换热管设于环形空间内,U型换热管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穿过顶盖,在堆容器的外部,与冷却介质管路连接;泵设于上腔室中,用于驱动下腔室中的熔盐燃料经堆芯向上腔室流动。本发明的熔盐堆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堆芯结构、熔盐球床堆和熔盐球床堆的燃料管理与堆芯装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956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811496045.7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堆芯结构、熔盐球床堆和熔盐球床堆的燃料管理与堆芯装载方法。该堆芯结构的活性区设有位于底部的进料口及位于顶部的出料口,活性区中的燃料球的密度小于活性区中熔盐的密度,活性区能够容纳的燃料装载量大于预设的满功率运行天数的燃料装载量。该堆芯结构,能够实现燃料球在寿期末整体卸载,无须实现在线换料功能的部件,故可使得装置简单,且寿期末整体卸载后的燃料球无须一个个地处理,而是直接进入乏燃料处理系统,故会减小放射性,增加装置可靠性,且使得燃料球净化变得简单;该堆芯结构也可使得该燃料管理与堆芯装载方法具有调节余地,且保证了运行目标。

    一种燃料盐回路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120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10518878.4

    申请日:2021-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盐回路系统及运行方法。该燃料盐回路系统包括燃料盐池和堆容器;燃料盐池分为用于容纳燃料盐和中子毒物的第一空腔和用于容纳气体第二空腔;堆容器分别通过出料系统和进料系统与燃料盐池形成燃料盐回路,其底部高于第二空腔的底部;进料系统包括设置在堆容器上部的堆容器进口管,其上设置有主泵,用于带动燃料盐从燃料盐池向堆容器中流动;出料系统包括设置在堆容器底部的堆容器出口管和设置在堆容器上的液位面控制管。本发明在熔盐堆设计思路上进行创新,从整个燃料盐回路系统来考虑剩余反应性控制以及热量排出,简化了反应堆本体的设计,提高了固有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