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82922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144555.4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徽省人工智能实验室)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H04B7/185 , H04L1/1829 , H04L1/1867 , H04L1/1607 , H04L1/20 , H04L43/08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跳网络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无线通信和信息传播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接收上一跳节点发出的编码包并将所述编码包发送至下一跳节点;根据第一剩余丢包率,计算当前节点至少需要发送给所述下一跳节点的数据包数量,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发送反馈包,其中,所述上一跳节点根据所述反馈包可确定是否需要补发创新包,接收所述上一跳节点补发的所述创新包并将所述创新包发送给所述下一跳节点。由此,每一个中间节点都能保证收到并转发的编码包总量足以使目的节点能够收到足够解出原始数据包的编码包数量,保证了端到端的传输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了传输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90113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8808.1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H04L41/0631 , H04L41/069 , H04L41/12 , H04L41/16 , G06N3/042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图注意力自编码器辅助社区检测的告警误报消除方法,首先从原始告警数据中提取出区分真实告警和虚假告警的特征;通过图注意力自编码器获取告警数据的属性特征和拓扑信息,通过最小化重构的拓扑损失来获得告警节点的表示;然后利用模块度最大化来辅助社区检测,对真实告警和虚假告警进行分类。上述方法有效利用了告警数据的特征和拓扑信息,降低了告警误报率,缓解了告警疲劳问题,让团队将精力集中在真正的安全事件上,提高工作效率并优化资源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7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37396.1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4 , G06N7/01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工业智能制造的产品质量虚拟量测方法,首先利用工厂设备传感器采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记录产品生产过程数据的各个传感器视为结点,采用贝叶斯信息准则和已有生产规则构建这些结点间的高斯贝叶斯网络,将产品生产过程数据表示为图结构的形式;采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CN训练表征产品生产过程数据的图结构数据,建立产品生产过程数据和产品质量间的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产品质量,实现产品质量的虚拟量测。上述方法能解决虚拟量测中传感器参数维度高、工艺过程复杂导致产品质量预测困难的问题,可以综合分析多条传感器的监测数据来实现质量监测,提高量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92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625332.8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H04L1/00 , H04L1/1607 , H04W28/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跳网络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无线通信和信息传播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接收上一跳节点发出的编码包并将所述编码包发送至下一跳节点;根据第一剩余丢包率,计算当前节点至少需要发送给所述下一跳节点的数据包数量,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发送反馈包,其中,所述上一跳节点根据所述反馈包可确定是否需要补发创新包,接收所述上一跳节点补发的所述创新包并将所述创新包发送给所述下一跳节点。由此,每一个中间节点都能保证收到并转发的编码包总量足以使目的节点能够收到足够解出原始数据包的编码包数量,保证了端到端的传输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了传输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7596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756972.9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告警驱动的攻击场景重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不需要利用外部描述攻击行为的先验知识,也没有采用启发式算法尝试求解局部最优,而是将告警日志通过映射和聚类构成蕴含攻击行为前后因果关系的知识网络,然后采用强化学习算法筛选出具有强关联属性的攻击路径,最后将属于同一攻击目标的攻击路径聚集在一起构成攻击场景。本发明可以直接增强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对大量警报进行分流,只生成少量攻击图(攻击场景),这些警报驱动的攻击图使安全分析师无需调查数千个入侵警报就可以获取关于攻击者策略的情报。
-
公开(公告)号:CN11491564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488101.2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徽省人工智能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安全交互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区块链网上的一节点上进行数据交互,响应于所述区块链网中协同制造平台发送的协同指令,生成行动数据及与所述行动数据对应的响应指令;在生成所述行动数据时,确定所述行动数据是否安全;若所述行动数据安全,则将所述响应指令反馈至所述协同制造平台。本申请中实现了在区块链网内部进行协同制造时,对交互动作的安全性监控,并对节点之间交互的行动数据进行安全性判断,保证协同制造时,各节点之间交互动作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0244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32436.4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任务调度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应用于kubernetes,通过接收目标任务并在接收到目标任务后获取若干个当前可用计算节点;将目标任务的资源需求参数和当前可用计算节点的当前资源分配参数输入至目标DQN模型,目标DQN模型输出符合预设服务指标的优选节点;对优选节点进行节点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确定目标计算节点;将目标任务调度至所述目标计算节点。本发明可通过目标DQN模型从当前可用计算节点中选取符合预设服务指标的优选节点,然后将节点匹配成功的优选节点确定为最终的目标计算节点,最后基于目标计算节点实现任务调度,即本发明可提高任务调度的服务质量,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175224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0634515.2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5B19/418 , G05D1/10 , G06Q20/38 , G06F21/64 , G06Q40/04 , H04W4/46 , H04W12/03 , H04W12/06 , H04W12/08 ,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机蜂群协同工作平台,通过将区块链和网络架构相融合,构建高效数据平面、可靠控制平面和智能平面相互协同的无人机蜂群协作平台架构,保证无人机蜂群任务协作的高效性与安全性;维护了数据存储与传输安全,保证了蜂群网络的自治化、任务决策的智能化,实现对实际环境的可信融合感知,有效地防御了蜂群可能面临的数据窃听与篡改、泛洪等网络攻击。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856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08810.4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试功能虚拟化的可重构网络测试系统与方法,采用测试功能虚拟化的创新思路,通过软硬件解耦及测试功能抽象,使测试功能不再依赖于专用硬件,提出硬件虚拟层(即虚拟硬件资源部分)、虚拟测试功能层与测试任务编排层的三层柔性可重构架构,解锁软件与硬件的耦合,提升异构硬件资源的共享,增强虚拟测试功能实体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实现测试任务的按需快速部署,本发明提供的以软件为核心的网络测试系统,既可以适应传统的硬件网络设备的测试,也可以应对NFV、SDN等软件形态的网络设备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81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394450.3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鲁棒的逐跳可靠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发送端每次接收到数据后,向接收端发送封装当前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帧;当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反馈帧时,判断是否丢帧,若已丢帧,则根据该反馈帧向接收端重新发送该接收端丢失的数据帧。接收端在每次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后,需要先确定该数据是否为补发的数据帧,在确定不是补发的数据帧时,重新确定接收端是否丢帧,若丢帧,则发送反馈帧至发送端;若该数据帧为补发的数据帧,则从该数据帧中获取封装的数据,并执行对应的数据操作。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反馈帧及时发现接收端是否丢帧,并对接收端丢失的数据帧进行补发,以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