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38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40429.5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采动空间矸石注浆充填扩散模拟方法,属于注浆充填技术领域。结合采动空间空隙结构特征和裂隙发育规律,根据采动空间的3D打印技术特征确定相似模型材料的性质需求,选取材料后基于实验室结果按比例配置矸石充填料浆,待模型完成打印并风干成型后进行注浆试验,之后将完成注浆的模型进行切片分析,根据切片中注浆的染色情况分析采动空间矸石注浆扩散路线、扩散形式以及浆液注入量与扩散距离的关系。本方法逻辑清晰,操作简易,将矸石料浆在采动空间的流动情况可预测化,能够指导矸石注浆充填设计,为充填工程减小采动损害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61320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811429742.0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二次氧化煤样自燃危险性判识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氧化煤样在自燃实验中一氧化碳浓度自然对数值随温度的倒数变化的多个实验散点,根据实验散点,确定氧化临界温度值;实测采空区一氧化碳浓度随温度变化的多个实测散点,将实测散点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实测拟合函数曲线,将氧化临界温度值代入实测拟合函数曲线,得到与氧化临界温度值对应的实测一氧化碳浓度值作为临界一氧化碳浓度值;对采空区进行监测,当采空区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或超过临界一氧化碳浓度值时,执行相应的自燃防护措施。本发明根据实验室煤样初次氧化和二次氧化的气体产生规律,确定煤样二次氧化自燃的临界值,以此建立二次氧化煤样自燃危险性的判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80533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810504876.8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煤矿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工作面的实时瓦斯抽放量和实时瓦斯排放量;根据所述实时瓦斯抽放量和所述实时瓦斯排放量计算所述工作面的实时瓦斯涌出量;根据所述实时瓦斯涌出量预测预采工作面的预测瓦斯涌出量。实施本发明,通过获取工作面的实时瓦斯抽放量和实时瓦斯排放量,从而得到实时瓦斯涌出量,根据实时瓦斯涌出量即可预测出预采工作面的预测瓦斯涌出量,通过获取实时的数据,提高预测瓦斯涌出量的准确率,可以实现实时预测预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瓦斯预防方案,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760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453809.8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事故预测模型确定及监测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包括对获得的历史事故特征信息进行解析,生成与煤矿事故类型相对应的事故特征集合,事故特征集合包括历史事故特征信息和事故特征值信息;根据事故特征值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特征词频阈值信息,对历史事故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分析,生成事故关键要素信息;对事故关键要素信息进行解析,生成关键要素值信息;根据关键要素值信息和预先存储的关联规则,对事故关键要素信息进行关联分析,生成关键要素频繁项集;根据关键要素频繁项集,利用BP神经网络,生成事故预测数学模型。本发明,通过对历史事故特征信息进行解析和关联分析,生成事故预测数学模型,实时监测煤矿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79771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79344.0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装卸设备及其自动加水装置、系统和方法,属于机械自动化领域。该移动装卸设备包括水箱,该装置包括:用于输水至所述水箱的接水设备、推杆、水位检测设备以及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水位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所述水箱的水位;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当所述水位低于加水水位时,获取用于供水的加水口的位置,根据所述加水口的位置控制所述移动装卸设备行走到加水位置,控制所述推杆移动所述接水设备与所述加水口对接,以及控制加水直到所述水位达到水满水位时停止。本发明可以实现全自动控制,减少人为操作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395407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884105.7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5G6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操作室的俯仰臂及取料机,其中,该俯仰臂(1)包括:第一支撑台(3),第一支撑台(3)向上伸出有支撑杆(5)和伸缩缸(6),操作室(2),操作室(2)的底板分别铰接于所述支撑杆(5)和所述伸缩缸(6);固定支撑梁(8);以及走梯(7),走梯(7)的上端铰接于所述操作室(2);其中,走梯(7)中形成有滑道,所述固定支撑梁(8)设有滚轮,在所述操作室(2)的调平过程中,所述滚轮沿所述滑道滑行。通过将走梯与固定支撑梁的连接方式设计为固定支撑梁在走梯上滑动,可以降低走梯在操作室枢转调平时的角度变化,降低走梯的陡峭程度,更便于操作人员在走梯上行走,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41602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49086.3
申请日:2010-08-09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5G67/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给料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确定放大系数函数、获取目标流量函数以及对目标流量函数进行预估处理,实现了对每个漏斗的目标振动频率的确定,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实现目标装船流量,并能够对各个漏斗的物料流量进行单独的调整,在保障了整个装船过程的安全性的同时,使装船(堆料)过程的完全自动化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760983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418370.5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级复合指标体系的采煤工作面自然发火预警方法,不但通过试验数据获得采空区氧化带、回风隅角和回风流处的CO临界值参考值,同时还通过实际测量采空区氧化带、回风隅角和回风流处的CO的含量作为CO临界值参考值,因此相当于结合现场实际的测量结果以及试验测量的结果,二者相结合确定出采空区氧化带自然发火CO的临界值、回风隅角自然发火CO的临界值。之后,在进一步结合采空区内是否存在C2H4和C2H2气体得到预警级别。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通过现场测量结果和试验结果综合考量后得到CO临界值,并且结合不同气体成将预警级别进行合理划分以及预报,准确地为采煤工作面自然发火预警提供了理论及应用依据,方法有效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25529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01951.X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5H6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卷盘导向架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架板上的两个非接触式换向限位开关、一个非接触式过松限位开关以及两个非接触式过紧限位开关;两个非接触式换向限位开关在换向轮杆两侧对称于第一支架板的中垂线设置,用于在换向轮杆摆动进入到其感应区域内的情况下发出方向感应信号;非接触式过松限位开关设置在第一支架板的中垂线位置上,用于在换向轮杆摆动进入到其感应区域内的情况下发出过松感应信号;两个非接触式过紧限位开关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导向轮杆的旁侧,用于在对应的导向轮杆进入到其感应区域内的情况下发出过紧感应信号。所述检测装置避免了电缆损坏或脱缆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61320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29742.0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二次氧化煤样自燃危险性判识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氧化煤样自燃实验的一氧化碳浓度的自然对数值随温度的倒数变化的多个实验散点,根据实验散点,确定氧化临界温度值;实测采空区一氧化碳浓度随温度变化的多个实测散点,将实测散点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实测拟合函数曲线,将氧化临界温度值代入实测拟合函数曲线,得到与氧化临界温度值对应的实测一氧化碳浓度值作为临界一氧化碳浓度值;对采空区进行监测,当采空区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或超过临界一氧化碳浓度值时,执行相应的自燃防护措施。本发明根据实验室煤样初次氧化和二次氧化的气体产生规律,确定煤样二次氧化自燃的临界值,以此建立二次氧化煤样自燃危险性的判识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