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沿空留巷的支护一体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552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12793.0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沿空留巷的支护一体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撑基座、顶部支撑板、支撑结构、挡矸结构、喷涂密封单元,所述顶部支撑板设置在支撑基座的上方并用于支撑顶部围岩;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基座与顶部支撑板之间,用于支撑顶部支撑板;所述挡矸结构活动在支撑基座与顶部支撑板的一侧,用于挡止采空区的岩石落入巷道;所述喷涂密封单元具有用于盛装密封材料的容纳筒及用于喷涂密封材料的喷涂管道,所述容纳筒设置在支撑基座与顶部支撑板之间,所述喷涂管道一端连通容纳筒,另一端向挡矸结构一侧弯曲延伸;用于解决现有的采矿过程中进行支护的方式结构复杂、施工困难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低强度松散煤体注浆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0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64719.1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体注浆加固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强度松散煤体注浆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中试验装置包括:加压稳压装置;注浆装置;注浆装置压力桶、以及气缸和活塞;压力桶中盛放浆液;活塞在压力桶内向下移动,从而挤压浆液;注浆模具,与注浆装置连接;注浆模具包括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松散煤体;松散煤体经预处理后处于原岩应力状态;加压稳压装置给注浆装置提供注浆压力;注浆装置向处于原岩应力状态的松散煤体注入浆液,用以模拟松散煤体的注浆加固状态。本申请涉及的低强度松散煤体注浆试验装置,能模拟松散煤体恢复原岩应力状态下不同注浆参数的注浆加固情况,揭示注浆对松散煤体的注浆加固机理。

    一种用于软岩巷道超前支护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780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6839.4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发明属于隧道挖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岩巷道超前支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确定巷道高度;步骤S2:在巷道安装超前支护装置;步骤S3:向前推进工作面,且沿巷道轴向增设超前支护装置;步骤S4:判定巷道稳定性;若巷道不符合稳定性要求,则保留在采空区对应巷道的超前支护装置;若巷道符合稳定性要求,则形成巷道稳定区,当巷道稳定区至少形成200m范围时,则进行步骤S5;步骤S5:拆除置于巷道稳定区的超前支护装置;步骤S6,重复执行步骤S1至S5,直至完成全部采空作业。本方法能够保证巷道在回采过程中围岩变形可控,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同时超前支护装置能够保证工作面回采后巷道围岩的变形可控。

    一种用于沿空留巷的支护一体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55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12793.0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沿空留巷的支护一体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撑基座、顶部支撑板、支撑结构、挡矸结构、喷涂密封单元,所述顶部支撑板设置在支撑基座的上方并用于支撑顶部围岩;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基座与顶部支撑板之间,用于支撑顶部支撑板;所述挡矸结构活动在支撑基座与顶部支撑板的一侧,用于挡止采空区的岩石落入巷道;所述喷涂密封单元具有用于盛装密封材料的容纳筒及用于喷涂密封材料的喷涂管道,所述容纳筒设置在支撑基座与顶部支撑板之间,所述喷涂管道一端连通容纳筒,另一端向挡矸结构一侧弯曲延伸;用于解决现有的采矿过程中进行支护的方式结构复杂、施工困难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软岩巷道超前支护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78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66839.4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发明属于隧道挖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岩巷道超前支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确定巷道高度;步骤S2:在巷道安装超前支护装置;步骤S3:向前推进工作面,且沿巷道轴向增设超前支护装置;步骤S4:判定巷道稳定性;若巷道不符合稳定性要求,则保留在采空区对应巷道的超前支护装置;若巷道符合稳定性要求,则形成巷道稳定区,当巷道稳定区至少形成200m范围时,则进行步骤S5;步骤S5:拆除置于巷道稳定区的超前支护装置;步骤S6,重复执行步骤S1至S5,直至完成全部采空作业。本方法能够保证巷道在回采过程中围岩变形可控,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同时超前支护装置能够保证工作面回采后巷道围岩的变形可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