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高潜水位沉陷区作物绝产边界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7214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055984.9

    申请日:2020-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高潜水位沉陷区作物绝产边界确定方法,属于测绘技术、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领域。该方法确定沉陷区工作范围,利用无人机获取工作范围影像并处理得到沉陷区工作范围的数字表面模型DSM,采用改进的大津算法对DSM进行高程阈值分割,得到DSM对应的二值图像,二值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处理后获取初步作物绝产边界,进一步连接并光滑处理后,得到沉陷区工作范围内最终的作物绝产边界线。本发明减少了野外测绘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遥感影像直观,减少了争议,为矿区采煤沉陷耕地定损及赔偿提供技术支持,为后期的土地复垦提供保障。

    一种利用黄河泥沙动态充填采煤塌陷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251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59810.6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黄河泥沙动态充填采煤塌陷地的方法,属于采矿技术、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开采计划和采煤沉陷地的地质条件划分开采单元,基于Knothe时间函数,采用概率积分法获得开采单元各开采时段的动态下沉等值线;根据复垦范围划分各充填单元;依次确定地表整个复垦范围Dt的复垦充填时机和各充填单元的复垦设计标高;选择沉陷区的充填方式为多层多次引黄充填,并确定各土壤结构特征;分别确定各充填单元的多层多次引黄充填的次数和两充填单元的充填时间间隔;确定各类土壤结构层的厚度;按照上述确定的充填参数对各充填单元进行多层多次引黄充填。本方法可大幅提高耕地率并缩短复垦周期。

    一种基于方格网法的地面动态沉陷预测与复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406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12722.3

    申请日:2015-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方格网法的地面动态沉陷预测与复垦方法,属于采矿技术、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沉陷区划分为若干方格网,然后确定影响地面任一方格单元的地下煤层范围,将该煤层范围与井下工作面叠加,确定位于该煤层范围内的工作面数量、空间分布情况,根据矿山的井下工作面开采顺序分析地面方格单元的下沉特点,从而确定各方格单元的复垦时序。本发明能科学准确的分析地面在开采影响下的沉陷特点并安排复垦,为边开采边复垦提供技术支持。

    多煤层开采下地面积水时间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0893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21402.6

    申请日:2016-0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煤层开采下地面积水时间的确定方法,属于采矿技术、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地下煤炭赋存条件,利用概率积分法分别预计各煤层开采引起的地面下沉,然后依据煤层开采计划,确定多煤层重复采动下地表累积下沉量,同时结合地表原始高程,模拟多煤层开采地面沉陷情况,最后根据当地潜水位埋深,确定多煤层开采地面积水时间。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多煤层重复采动下各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下沉、地面原始高程、地下潜水位标高,从而确定了多煤层开采下地面积水的时间,简单易懂,便于实际应用,为后续多煤层开采沉陷地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基础信息。

    远距离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576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173921.3

    申请日:2013-0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远距离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方法,属于矿山环境保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遥感影像、开采沉陷预计和现场调查方法,确定待充填采煤沉陷地时间与空间的分布特征和需沙量;根据黄河的河势、滩区分布情况及沉陷区域的位置选择取沙点,选用取沙设备;采用主管加支管的管道输送泥沙方式,并设立中继加压泵站,保障泥沙的远距离输送;对待充填区域按照三种情况分别采取直接剥离表土、预先排水再剥离和直接充填等复垦措施,再输送泥沙进行充填,并在充填过程中及时排水,加速泥沙沉淀,待条块充填完毕后,将周边的剥离土覆盖在充填的泥沙上或采用客土覆盖,形成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充填复垦土地。

    土地整理工程高效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308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87443.2

    申请日:2011-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地整理工程高效施工方法,通过施工机械组配、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管理来实现土地整理工程高效施工的目标。根据土地整理平整工程地形地貌情况,划分类型区并选择施工机械的主导和辅助机械组配;结合四大工程施工实际设计施工工艺流程;从施工组织、现场、监理和档案管理角度进行施工过程管理。本方法优选了施工机械组配模式、规范了施工工艺、强化了施工管理、保证了施工质量、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广泛用于土地整理工程技术领域,适合在土地整理工程施工中推广应用。

    基于全站仪和红外热像仪的煤矸石山表面温度场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2730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05044.X

    申请日:2011-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全站仪和红外热像仪的煤矸石山表面温度场测量方法,属测绘和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煤矸石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对应红外热像仪的一个像幅,在每个区域设立最少5-6个标志点,利用全站仪建立图根控制网,在图根控制点同时使用全站仪测量标志点空间信息和红外热像仪测量温度信息,再通过插值法求得选定温度特征点的空间信息,从而绘制整个煤矸石山的表面温度场。本发明将全站仪地形测绘技术和热红外成像技术耦合,实现煤矸石表面温度的快速测量及温度场空间位置的准确定位,为自燃煤矸石山的治理提供基础支撑。

    一种利用黄河泥沙动态充填采煤塌陷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251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1159810.6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黄河泥沙动态充填采煤塌陷地的方法,属于采矿技术、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开采计划和采煤沉陷地的地质条件划分开采单元,基于Knothe时间函数,采用概率积分法获得开采单元各开采时段的动态下沉等值线;根据复垦范围划分各充填单元;依次确定地表整个复垦范围Dt的复垦充填时机和各充填单元的复垦设计标高;选择沉陷区的充填方式为多层多次引黄充填,并确定各土壤结构特征;分别确定各充填单元的多层多次引黄充填的次数和两充填单元的充填时间间隔;确定各类土壤结构层的厚度;按照上述确定的充填参数对各充填单元进行多层多次引黄充填。本方法可大幅提高耕地率并缩短复垦周期。

    一种高潜水位采煤沉陷水体遥感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574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793119.1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潜水位采煤沉陷水体遥感提取方法,包括:1)根据研究区域多年的遥感影像计算遥感指数,识别遥感影像中的水体,计算水体中各像素的各年度水频率指数,据此将水体中的伪水体、季节积水和永久性积水后剔除,得到沉陷水体或人工水体;构建沉陷水体或人工水体中的每个像素的年度水频率指数时序轨迹数据;2)对所述年度水频率指数时序轨迹数据利用时间窗口判断沉陷水体或工程水体在研究区域遥感影像上出现的年份,得到积水年份图斑;3)利用工程水体和沉陷水体在时空上的形态特征差异,剔除积水年份图斑中的工程水体,得到沉陷水体,实现沉陷水体的遥感提取。本发明操作简单,识别效率高,有利于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

    一种防止煤矸石自燃的复合氧化抑制剂及施用量

    公开(公告)号:CN104027913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251289.4

    申请日:2014-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煤矸石自燃的复合氧化抑制剂及施用量,属于矿山污染修复技术与应用领域。该抑制剂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的高效广谱抗微生物剂进行物理混合而成,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8~15m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非离子的高效广谱抗微生物剂采用10~18mg/L的三氯生;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与三氯生的体积比为:1:4~6。该复合氧化抑制剂对煤矸石的施用量为3.5~5L/m2。将本发明的复合氧化抑制剂应用于煤矸石山治理中,实现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完全抑制,为酸性煤矸石山的原位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