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90874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013297.6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开采沉陷预计和探地雷达的山地采煤沉陷水田地表裂缝探测方法,属土壤和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开采沉陷预计和探地雷达技术,包括:水田内地表裂缝可能区域的初选;探地雷达测线布设;探地雷达天线选择及现场探测;探地雷达采集数据的处理;渗水实验进行地表裂缝的验证及综合分析与诊断:由此确定地表裂缝的分布特征及漏水程度。本发明将探地雷达探测手段应用于山地采煤沉陷水田地表裂缝探测,实现沉陷水田地表裂缝空间位置的准确定位,为山地采煤沉陷水田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1953245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52666.8
申请日:2010-08-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灾后塌陷耕地复垦方法,属于环境、生态和废弃地治理和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地震引起的塌陷耕地进行表土剥离;对剥离后的塌陷区域进行填充和初步整形;对初步整形后塌陷区域进行隔离材料覆盖和碾压;对覆盖隔离材料后的塌陷区域覆土、进一步整形;对覆土整形后的塌陷区域进行生物改良工程。本发明可以使受地震破坏的耕地恢复利用并尽快达到较高水平生产水平,形成稳定的自维持的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土壤微生物含量,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形成良性农田生态系统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3039147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003714.3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地采煤沉陷水田复垦方法,属于环境、生态和损毁地治理和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采煤沉陷导致裂缝并引起水田漏水的裂缝处进行表土剥离;对表土剥离后的裂缝区域进行保水材料覆盖;对覆盖的保水材料压实并注泥浆静置;对注泥浆静置后的裂缝区进行表土回填和碾压,并平整与裂缝区周围的田块形成一体;对回填碾压后的水田进行灌水养地改良。本发明可以使采煤沉陷导致裂缝并引起水田漏水的耕地回复水田利用方式,并尽快达到正常水田生产水平,形成稳定的自维持的农田生态系统,形成水田保水系统,提高土壤微生物含量,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形成良性农田生态系统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259087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13297.6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开采沉陷预计和探地雷达的山地采煤沉陷水田地表裂缝探测方法,属土壤和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开采沉陷预计和探地雷达技术,包括:水田内地表裂缝可能区域的初选;探地雷达测线布设;探地雷达天线选择及现场探测;探地雷达采集数据的处理;渗水实验进行地表裂缝的验证及综合分析与诊断:由此确定地表裂缝的分布特征及漏水程度。本发明将探地雷达探测手段应用于山地采煤沉陷水田地表裂缝探测,实现沉陷水田地表裂缝空间位置的准确定位,为山地采煤沉陷水田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2162730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005044.X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全站仪和红外热像仪的煤矸石山表面温度场测量方法,属测绘和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煤矸石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对应红外热像仪的一个像幅,在每个区域设立最少5-6个标志点,利用全站仪建立图根控制网,在图根控制点同时使用全站仪测量标志点空间信息和红外热像仪测量温度信息,再通过插值法求得选定温度特征点的空间信息,从而绘制整个煤矸石山的表面温度场。本发明将全站仪地形测绘技术和热红外成像技术耦合,实现煤矸石表面温度的快速测量及温度场空间位置的准确定位,为自燃煤矸石山的治理提供基础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1953245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52666.8
申请日:2010-08-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灾后塌陷耕地复垦方法,属于环境、生态和废弃地治理和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地震引起的塌陷耕地进行表土剥离;对剥离后的塌陷区域进行填充和初步整形;对初步整形后塌陷区域进行隔离材料覆盖和碾压;对覆盖隔离材料后的塌陷区域覆土、进一步整形;对覆土整形后的塌陷区域进行生物改良工程。本发明可以使受地震破坏的耕地恢复利用并尽快达到较高水平生产水平,形成稳定的自维持的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土壤微生物含量,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形成良性农田生态系统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3039147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03714.3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地采煤沉陷水田复垦方法,属于环境、生态和损毁地治理和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采煤沉陷导致裂缝并引起水田漏水的裂缝处进行表土剥离;对表土剥离后的裂缝区域进行保水材料覆盖;对覆盖的保水材料压实并注泥浆静置;对注泥浆静置后的裂缝区进行表土回填和碾压,并平整与裂缝区周围的田块形成一体;对回填碾压后的水田进行灌水养地改良。本发明可以使采煤沉陷导致裂缝并引起水田漏水的耕地回复水田利用方式,并尽快达到正常水田生产水平,形成稳定的自维持的农田生态系统,形成水田保水系统,提高土壤微生物含量,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形成良性农田生态系统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2162730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05044.X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全站仪和红外热像仪的煤矸石山表面温度场测量方法,属测绘和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煤矸石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对应红外热像仪的一个像幅,在每个区域设立最少5-6个标志点,利用全站仪建立图根控制网,在图根控制点同时使用全站仪测量标志点空间信息和红外热像仪测量温度信息,再通过插值法求得选定温度特征点的空间信息,从而绘制整个煤矸石山的表面温度场。本发明将全站仪地形测绘技术和热红外成像技术耦合,实现煤矸石表面温度的快速测量及温度场空间位置的准确定位,为自燃煤矸石山的治理提供基础支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