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0464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513006.3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水层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体和至少两个水箱;实验箱体的一组相对的两个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端,每一个水箱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口端;上述第一开口端和上述第二开口端的大小相同;每一个水箱均通过第二开口端与实验箱体的第一开口端固定连接;水箱和实验箱体之间设置有可沿第一开口端和/或第二开口端上下活动的挡板,用于分隔水箱和实验箱体;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排进水孔,用于使水箱中的水流入实验箱体中,其能够通过进水孔模拟含水层的进水孔,并通过与进水孔配合的活动挡板调节进水孔的整体高度、层数和部分高度,用以模拟不同高度和不同层数的含水层,可以更真实且准确的模拟含水层,实用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116116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10657103.X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潜水、承压水下采煤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煤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外壳内设置有煤层模拟层;外壳上设置有开关机构,开关机构用于开关外壳,以使煤层模拟层曝露;含水层模拟层设置在煤层模拟层上,且与外壳的上端开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采煤模拟实验装置,将含水层模拟层设置在采煤模拟层上,并在外壳与采煤模拟层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开关机构。实验人员打开开关机构,对煤层模拟层采煤,从而模拟实际情况中的煤矿开采,该结构与实际情况中的煤矿开采一致,并且本实验装置具有具体的采煤动态演示,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采煤模拟实验装置测量出来的含水层变化数据比较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06646662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991422.9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瓦斯突出区域的预测方法和装置,涉及煤田瓦斯突出灾害预测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预设空间范围内的地震波成像数据,地震叠前反演数据,目标层位的层位数据;根据地震波成像数据,地震叠前反演数据和层位数据在预设空间范围内确定第一煤层区域和第二煤层区域;确定第一煤层区域和第二煤层区域重合的区域为待确定区域,其中,待确定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高于其他区域;根据待确定区域的测井数据确定待确定区域是否为瓦斯突出区域,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煤矿进行瓦斯突出区域进行预测时,由于预测方式较单一导致预设精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80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13696.X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成像测井装置和煤层裂缝预测方法,包括:声系单元、方位测量单元和采集传输单元,其中,声系单元,用于向目标测井的井壁发射固有频率的超声波脉冲信号,和接收由目标测井的井壁反射回来的超声反射信号;方位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目标测井的重力场信息和地磁场信息;采集传输单元,用于将超声反射信号、重力场信息和地磁场信息发送到目标终端,和接收来自目标终端的控制信号;目标终端为与超声成像测井装置相连接的终端设备。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纵向分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30753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0183400.4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B47/047 , E21B47/13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煤矿排土场水位实时监测系统,所述露天煤矿排土场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所述地上部分为位于原来地表上方的堆土场(1),所述露天煤矿排土场水位实时监测系统包括第一测量井(2)和第二测量井(3);所述第一测量井(2)设置于所述堆土场(1)的中部,在所述第一测量井(2)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4)和位于其上部的固定套筒(5),所述第二测量井(3)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段(301)、水平段(302)和自由段(303)。本发明所述露天煤矿排土场水位实时监测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使用效果显著,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701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772649.4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D2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前支架底座的导向装置,包括承重块(1)、防钻底挡板(2)和导向板(3),所述承重块(1)与超前液压支架(4)的底座的前端相连,在所述承重块(1)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固定槽(5),所述防钻底挡板(2)的前后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为350mm,上下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为400mm;导向板(3)上设置有固定孔(303),所述固定孔(303)与所述切割部(302)的最底端之间的距离为H+180mm,H为超前支架底座厚度,单位为mm;本发明所述超前支架底座的导向装置安全、实用、简单可靠,提高了采煤效率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93075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83400.4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B47/047 , E21B47/13 , G08C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7/042 , E21B47/122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煤矿排土场水位实时监测系统,所述露天煤矿排土场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所述地上部分为位于原来地表上方的堆土场(1),所述露天煤矿排土场水位实时监测系统包括第一测量井(2)和第二测量井(3);所述第一测量井(2)设置于所述堆土场(1)的中部,在所述第一测量井(2)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4)和位于其上部的固定套筒(5),所述第二测量井(3)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段(301)、水平段(302)和自由段(303)。本发明所述露天煤矿排土场水位实时监测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使用效果显著,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511611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57103.X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潜水、承压水下采煤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煤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外壳内设置有煤层模拟层;外壳上设置有开关机构,开关机构用于开关外壳,以使煤层模拟层曝露;含水层模拟层设置在煤层模拟层上,且与外壳的上端开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采煤模拟实验装置,将含水层模拟层设置在采煤模拟层上,并在外壳与采煤模拟层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开关机构。实验人员打开开关机构,对煤层模拟层采煤,从而模拟实际情况中的煤矿开采,该结构与实际情况中的煤矿开采一致,并且本实验装置具有具体的采煤动态演示,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采煤模拟实验装置测量出来的含水层变化数据比较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0500464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513006.3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水层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体和至少两个水箱;实验箱体的一组相对的两个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端,每一个水箱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口端;上述第一开口端和上述第二开口端的大小相同;每一个水箱均通过第二开口端与实验箱体的第一开口端固定连接;水箱和实验箱体之间设置有可沿第一开口端和/或第二开口端上下活动的挡板,用于分隔水箱和实验箱体;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排进水孔,用于使水箱中的水流入实验箱体中,其能够通过进水孔模拟含水层的进水孔,并通过与进水孔配合的活动挡板调节进水孔的整体高度、层数和部分高度,用以模拟不同高度和不同层数的含水层,可以更真实且准确的模拟含水层,实用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547029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1011855.X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4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测井资料的线性滑动理论参数反演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地质资料及测井资料,测井资料包括实际声波全波列波形;对实际声波全波列波形进行滤波,分离出实际斯通利波波形;建立实际斯通利波波形与理论斯通利波波形误差的目标函数;根据预设最优化方法,利用实际斯通利波波形及理论斯通利波波形,获取当目标函数满足预设条件时的线性滑动理论参数,理论斯通利波波形是对根据预设线性滑动理论参数、预设增量值、测井资料、地质资料及预设模型获得的理论声波全波列波形进行滤波后得到的波形。该方法利用测井资料反演得到了线性滑动理论参数,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利用岩石物理实验求取该理论参数时的困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