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穿越活断层的抗错断衬砌接头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88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16282.1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穿越活断层的抗错断衬砌接头及施工方法,衬砌接头包括:初支衬层;弹性垫板,弹性垫板位于隧道活断层处,并对应设置于初支衬层内侧,弹性垫板包括内垫板和外垫板,内垫板和外垫板之间设有弹性件;二支衬层,二支衬层沿隧道的内壁自隧道活断层两端向中间延伸,并在隧道活断层中部间隔分布形成安装工位,在安装工位设有柔性衬块。在隧道活端面设置柔性衬块,形成柔性支护,减少隧道发生大距离的错距时的内力,以减少衬砌结构损失,在发生小错距条件下可以实现自动复位,在中错距条件下减少对衬砌支护的损伤,在大错距条件下进行震后修复,具体在震后可以切除预制接头,再安装新的接头实现震后修复。

    一种大跨度隧道围岩瞬时变形的超前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6072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1560347.2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隧道围岩瞬时变形的超前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隧道的结构尺寸,在隧道横截面区域确定小导洞开挖位置;S2、在上一步中确定小导洞开挖位置沿隧道延伸方向进行开挖,以挖出小导洞;S3、在小导洞内进行钻孔,钻孔的深度需超过隧道设计边界;S4、在钻孔中安装传感器,传感器用于监测围岩发生位移的数据;S5、对隧道进行开挖,同时获取传感器监测数据。该超前测量方法可以较为精确的掌握隧道全截面开挖完成时,隧道围岩的瞬时变形规律和瞬时能量释放特征,可以为隧道后期的支护设计和监测方案的动态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种跨断层隧道围岩抗震变形与监测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885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46660.2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跨断层隧道围岩抗震变形与监测的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各风险评估因子以及各风险评估因子对应的评估权重,构建风险评估矩阵,以建立风险值与破坏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风险评估因子至少包括:围岩相对变形量、强度应力比和震中距;获取目标隧道的风险评估因子的取值,并基于风险评估矩阵,计算目标隧道的风险值,以根据风险值与破坏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隧道所属的破坏程度;基于不同破坏程度采用隔震减震措施、吸能支护措施联合防治,当隧道严重破坏时,在施加减震措施的基础上运用高应力NPR锚网索强化支护效果,通过模型相似试验对地震破坏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并优化支护方案。

    一种隧道围岩破碎带强度双梯度超前注浆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181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41958.6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围岩破碎带强度双梯度超前注浆补偿方法,在距离探测到的破碎带一定距离时停止隧道掌子面推进,在隧道外围岩进行注浆孔超前钻孔,并注浆孔内进行注浆,形成对应破碎带的第一梯度增强围岩;对注浆孔进行加深并进行二次注浆,得到第二梯度增强围岩;在隧道对应破碎带的区域施作NPR锚索,以对隧道外围岩进行支护,将隧道破碎带处的外围岩形成整体;将隧道掌子面推进至下一注浆孔所处断面,并进行该断面对应注浆孔的钻孔和注浆,直至隧道完成对破碎带区域的掘进。本发明中的双梯度超前注浆技术,有效的填充了破碎带内不同规模和形式裂隙,显著提升了隧道围岩的强度,避免了破碎带岩体因隧道开挖引起的应力释放和大变形破坏。

    一种跨断层隧道围岩抗震变形与监测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8859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46660.2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跨断层隧道围岩抗震变形与监测的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各风险评估因子以及各风险评估因子对应的评估权重,构建风险评估矩阵,以建立风险值与破坏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风险评估因子至少包括:围岩相对变形量、强度应力比和震中距;获取目标隧道的风险评估因子的取值,并基于风险评估矩阵,计算目标隧道的风险值,以根据风险值与破坏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隧道所属的破坏程度;基于不同破坏程度采用隔震减震措施、吸能支护措施联合防治,当隧道严重破坏时,在施加减震措施的基础上运用高应力NPR锚网索强化支护效果,通过模型相似试验对地震破坏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并优化支护方案。

    一种大跨度隧道围岩瞬时变形的超前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607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560347.2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隧道围岩瞬时变形的超前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隧道的结构尺寸,在隧道横截面区域确定小导洞开挖位置;S2、在上一步中确定小导洞开挖位置沿隧道延伸方向进行开挖,以挖出小导洞;S3、在小导洞内进行钻孔,钻孔的深度需超过隧道设计边界;S4、在钻孔中安装传感器,传感器用于监测围岩发生位移的数据;S5、对隧道进行开挖,同时获取传感器监测数据。该超前测量方法可以较为精确的掌握隧道全截面开挖完成时,隧道围岩的瞬时变形规律和瞬时能量释放特征,可以为隧道后期的支护设计和监测方案的动态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基于V字型河谷的隧道弃渣场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887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784792.0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V字型河谷的隧道弃渣场建造方法,弃渣场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在隧道穿过V字型河谷地带时,隧道开挖产生的弃渣可直接堆置在河谷底部,并对弃渣上表面进行整平;S20,在弃渣上表面上铺设多个管道,多个管道均沿河谷走向延伸;S30,在管道上方搭接有向上拱起的圆弧形的盖板,盖板用于保护下方管道;S40,在盖板上继续堆置隧道弃渣,直至形成土石坝,土石坝的顶部为平面。该基于V字型河谷的隧道弃渣场设计方法,变废为宝,将不利条件转化成有利条件,将V字型河谷搭建成一个临时的基建施工平台,用来服务于隧道工程的建设和运营。

    一种隧道多台阶压坡脚式弃渣场动态监测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02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583558.1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多台阶压坡脚式弃渣场动态监测与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进行原始边坡的测量放样及清理;步骤S2,在边坡处通过弃渣堆置形成第一台阶;步骤S3,在第一台阶进行NPR监测锚索的安装;步骤S4,进行下一台阶的堆置,并在每个台阶堆置完成后安装对应的NPR监测锚索;步骤S5,按照测样图纸重复进行多个台阶的弃渣堆置,直至完成施工。充分利用了滑坡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及滑动面上力的变化,通过NPR锚索来实现弃渣场边坡稳定性的监测和预警,而且利用多台阶压坡脚式弃渣场边坡的特点,按照施工顺序分台阶安装NPR监测锚索,从而实现了整个弃渣场边坡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的立体化监测。

    一种预裂爆破钻孔测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162583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1006013.5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裂爆破钻孔测斜装置,包括:护筒、撑板、滚轮和重锤探头,护筒外筒壁的上端和下端均沿周向分布有多个容纳槽,同时护筒外筒壁的上端和下端还均设有对称的导向槽;撑板位于容纳槽内,撑板的一端与容纳槽的槽壁铰接,撑板的另一端通过伸缩机构控制朝容纳槽的槽内或槽外摆动。本实用新型在护筒的作用下能够保证在钻孔内不发生摆动,避免因为自身摆动而造成测斜作业无法完成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护筒的作用下可以保护测斜探头不受塌孔的影响,以保证测试精度和工作质量,避免给项目的经济和工期造成不良影响,较传统测斜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作用更强,使用效果更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