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场顶板覆岩变形破坏高度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4990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200385.1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场顶板覆岩变形破坏高度监测方法,包括收集待测采场工作面的基础资料;获取矿层开采两带发育的预测高度;确定采场工作面内巷道的位置及工作面周圈巷道的位置,布置井下定向监测钻孔;进行定向钻孔施工,在孔内安装固定分布式光纤并连接监测系统;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分布式光纤监测;根据数据分析获得覆岩两带发育高度;本发明采用定向钻进的方法,在井下也实现了监测数据采集次序与工作面覆岩变形破坏次序的一致性,可解决当前井下常用的分布式光纤监测直孔布孔方式所造成监测成果不准确的问题。另外,定向钻孔中分布式光纤安装采用从钻尾向孔口回拖的方式,也可有效地预防从孔口下放光纤容易造成光纤断裂的问题。

    一种煤层采动覆岩沉降状态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250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010127259.8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层采动覆岩沉降状态辨识方法,通过布置钻孔的方式将传感光纤垂直安装在煤层覆岩内部,测量煤层开采引起的覆岩随时间的应变分布,基于传感光纤所受的剪切应力和应变量值,确定导水裂缝带高度,结合“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综合判别垮落带、裂隙带的发育高度。构建煤层开采覆岩分带沉降计算模型,计算采动覆岩中垮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及之上岩土体的沉降量,将各分区沉降量进行累加,得到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量。该方法具有分布式监测、流程简便、识别精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掌握煤层采动覆岩随时间的变形演化规律和判别沉降稳定性,在本技术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应力波诱发巷道失稳裂隙场和三维应变场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07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31614.0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静载耦合作用下岩石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应力波诱发巷道失稳裂隙场和三维应变场监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对在三向静载作用下应变波诱发掘进巷道失稳变形三维应变场及裂隙场分布演化全过程进行监测。监测系统包括准分布光纤传感器、高频光纤解调仪、铜钉、电法仪、电脑终端,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埋在岩体预开挖巷道的横向、轴向、纵向和肩部,其中四个方向的光纤等间距均匀的布置在岩石内部,基于光纤的传感网络分布对岩体内部三维应变场进行实时连续监测,铜钉等间隔地布置在预设巷道同一截面的上顶部和下底部,形成裂隙场监测区域。本发明适用于对应力波诱发巷道变形的三维应变场与裂隙场的监测。

    一种岩体小断面通道的顶管管节

    公开(公告)号:CN10985427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910099631.6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一种岩体小断面通道的顶管管节,适用于扰动岩体情境下的地下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管节前承力环铁和后承力环铁之间设有顶管龙骨,顶管龙骨外侧设有外衬层、内侧设有内衬层,外衬层外侧设有减摩涂层,外衬层和内衬层之间填充有轻质填充料层,外衬层上开有贯穿轻质填充料层和内衬层的注浆孔。管节施工基于地下工程的空间资源特性,进行集约设计,利用可移动机械进行快速布置、灵活递装。有效解决了扰动岩体下顶管施工卡管、管节破损问题,其结构简单、易加工,管节具备让压性能,为地下岩体小断面通道的高效、无人化施工提供了有力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