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96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29241.9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铎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翟成 , 郑仰峰 , 余旭 , 杨威 , 张海宾 , 徐吉钊 , 刘厅 , 孙勇 , 丛钰洲 , 唐伟 , 李宇杰 , 朱薪宇 , 黄婷 , 王宇 , 陈爱坤 , 徐鹤翔 , 吴西卓 , 刘晓琴 , 魏星宇 , 黄涛
IPC: E21F7/00 , E21F17/103 , E21F17/12 ,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瓦斯煤层封闭式工作面煤气智能开采方法,将高瓦斯采煤工作面及采空区全封闭形成密封空间,进而取消通风系统及瓦斯抽采钻孔,由于无外界空气进入,并通过抽取使其内部氧气降低至接近零,进而使采煤工作面在后续采煤过程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状态,因此从根本上消除了煤炭自燃以及瓦斯煤尘爆炸的风险,从而大大加快了采掘接替速度,并减少了矿井的施工成本。另外在密封空间内进行后续采煤时,解吸的瓦斯直接排放至采煤工作面及密封空间内,此时通过瓦斯抽采泵站抽采瓦斯,大大提高了瓦斯利用率;最终实现对整个高瓦斯煤层的瓦斯抽采,且在抽采的同时能进行煤炭开采,不仅保证瓦斯抽采效率,还保障了煤炭开采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6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30496.X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铎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烟气驱替煤层甲烷的闭环抽采及同位素示踪方法,先采用CH4燃爆压裂技术在不可采煤层原位协同燃爆反应冲击压裂煤层形成裂缝网络,然后向燃爆压裂煤层注入的热烟气由于自身较高的温度可促进煤体CH4气体的解吸,且热烟气中的CO2、SO2和NO2因竞争吸附优势可大量置换出不可采煤层吸附的CH4气体,且抽采出来的CH4和热烟气能继续闭环利用,在实现热烟气封存的同时提高煤层甲烷开采效率,另外采用特定同位素标记的燃爆气体以及热烟气,进行分析后能反演燃爆气体、热烟气以及抽采CH4气体在目标深部煤层运移特征及交互作用,因而可动态调控燃爆气体及热烟气注入参数,最大化提高深部不可采煤层热烟气封存及CH4开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859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37813.8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铎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黏弹性可修复乳液封孔材料及其智能动态封孔工艺,其由柔性、较高交联度第一网络聚合物,低交联度的第二网络聚合物,两者混合叠加形成双网络凝胶结构,并添加纳米粒子从而增强双网络凝胶结构的强度和韧性;并通过增黏剂调节封孔材料的黏度;智能动态封孔工艺通过封堵囊袋进行初步封孔,然后利用黏弹性可修复乳液的特性进行二次封孔,在圆盘形缝槽内形成用于钻孔封堵的圆形帷幕保证封孔效果;在后续瓦斯抽采过程中,根据瓦斯抽采情况,利用黏弹性可修复乳液封孔材料的特性,继续进行动态封孔过程,能恢复封孔效果,最终保证瓦斯抽采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67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30494.0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铎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热烟气封存及甲烷抽采的可视化试验系统及方法,热烟气配注系统实现具有不同温度及不同气体混合比热烟气的精确配置及注入,结合三轴岩心夹持器系统的原位储层应力温度模拟功能,可实现原位条件下“热烟气压裂‑热烟气封存‑CH4驱替及抽采”全过程的模拟试验研究;使用超声波与声发射技术并结合原位CT扫描技术,实现了试验过程中试样内部孔裂隙结构及发育情况的动态可视化监测;并通过光纤监测系统和穿戴式柔性传感器系统可实时反演试样表面及其周围气体的温度场、应力场、以及变形场分布云图;从而实现动态分布式监测试验全过程中试样表面及其周围气体的温度场、应力场、流场以及应变场演化特征和相互作用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6498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630504.0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铎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烟气驱替叠置煤层甲烷抽采及闭环固碳的方法,先采用CH4燃爆压裂技术在各个煤层段原位协同燃爆反应产生气体冲击压裂煤层段形成裂缝网络,然后向各个煤层段注入的热烟气由于自身较高的温度可促进煤体CH4气体的解吸,且热烟气中CO2、SO2、NO2因竞争吸附优势可大量置换出叠置煤层吸附的CH4气体并闭环利用,在实现热烟气封存的同时提高煤层甲烷开采效率。另外建立的多源监测数据反演及智能调控系统能根据当前不同煤层段的物性参数变化设计符合各煤层的最佳燃爆气体注入参数、最佳热烟气注入参数,从而对各煤层段的气体注入参数进行分层式动态精准调控,最大化提高叠置煤层的各煤层段甲烷燃爆压裂、热烟气封存和CH4抽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497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312112.6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态爆破扩孔送药及封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封孔装置、扩孔装置和送药装置;其中扩孔装置用于对上向钻孔扩孔,并形成环形切槽;送药装置用于送药及对钻孔的预封孔,送药装置先随着扩孔装置进入钻孔内,在扩孔装置的扩孔工作完成后,送药装置被移动至扩孔装置扩孔时所处的位置,并通过两个支撑杆的扩展进入环形切槽内,从而使送药装置固定在钻孔中;然后通过送药铲将静态破碎药卷穿过送药装置推至钻孔内,最后将封孔装置与送药装置连接,使封孔装置对钻孔孔口进行密封,形成双重密封作用,钻孔内的静态破碎药卷通过自身的化学反应产生持续膨胀应力与热应力,最终实现煤层坚硬顶板的高效弱化致裂。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0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87106.7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突出参数一体化快速测量装置及方法,当测量煤的坚固性系数时,破碎及筛分装置对待测煤样进行设定次数的冲击破碎过程;完成冲击破碎后对煤粉进行筛分,符合要求的煤粉通过冲击筛板掉落至计量筒内,获取每组煤粉高度,根据设定阈值筛选出有效数据,最后将有效数据反馈给数据处理中心得出煤的坚固性系数;当测量煤的瓦斯含量时,仍然采用该装置通过瓦斯流量监测装置测试煤样自然解吸瓦斯含量和煤样粉碎后解吸瓦斯含量,最后数据处理中心分析处理后得出煤的瓦斯含量。整个过程全部在井下实现,并且煤的坚固性系数和瓦斯含量测定过程均采用同一个装置即可实现,最终实现快速、精准地测定煤的坚固性系数和瓦斯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35920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710114.5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磁传感器的核废料掩埋场水体监测系统及方法,适用于核废料掩埋场使用。其包括核磁共振测量系统,井下控制中心与地面综合管控中心。在地面综合管控中心远程操控核磁共振测量系统,对核废料掩埋场不同位置处的水分布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井下控制中心汇总所测数据,再通过光纤传输至地面综合管控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根据结果判断是否有水侵入,并对异常情况做出预警,制定应对措施,保护核废料掩埋场的持久性安全。该监测系统具有简单、方便和智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50408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709997.8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矿山散体试样制备方法,首先进行散体试样各物料级配关系的确定,筛出所需粒径范围内的各级物料,并称取指定级配关系下各级物料的质量,将称量好的各级物料倒入混合箱,加水后并用高速匀浆机搅拌至浆体,最后装入模具中制备试样。具体制备包括步骤S1:确定物料颗粒成分;步骤S2:确定“土石”粒径分界值;步骤S3:确定散体试样组分颗粒的最大粒径;步骤S4:确定颗粒级配关系;步骤S5:求算散体分形维数;步骤S6:判定级配关系的合理性;步骤S7:筛分并称取石、沙、土颗粒;步骤S8:混合物料,制备试样;步骤S9:检测散体试样质量。给出的一套完整合理的散体试样制备方案,为相关实验室研究的开展提供试样的指导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4124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072377.2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叠置煤层气藏多向闭环抽采煤层气的方法,先在叠置煤层气藏形成水平井和四个抽采井;在水平井和各个抽采井布设闭环抽采系统;然后将气化剂依次注入水平井的四个水平段,通过气化反应会产生大量辐射热和CO2气体,产生裂隙网络,裂隙网络将上煤层、岩层和下煤层进行连通,并在煤体升温降低CH4气体吸附性和CO2气体竞争吸附的双重作用下,使得上煤层和下煤层内的CH4气体快速解吸;气化反应后的CO2气体经过分离后与发电产生的CO2气体可再次注入上煤层中,再次通过CO2吸附性能促进CH4气体的驱替,整个工作流程形成一个闭环,同时开采出的CH4气体通过CH4发电机组转化成电能进行的后续利用,实现了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开采与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