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叶片带截齿钻杆

    公开(公告)号:CN104863524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272083.4

    申请日:2015-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叶片带截齿钻杆,包括钻杆总成、截齿及齿座。齿座焊接在螺旋叶片上,截齿安装在齿座内,截齿可为镐形截齿或刀形截齿,与镐形截齿和刀形截齿配套的齿座不同;钻杆旋转时,截齿随螺旋叶片旋转截割煤岩。同一钻杆上可只有一种截齿或同时存在两种截齿,两种截齿同时存在时,截齿间隔布置。截齿齿尖运动轨迹的旋转半径相同,截齿的切角与仰角相同。螺旋叶片旋向、螺距不同的钻杆上截齿的仰角与切角不同。本发明与普通钻杆配合使用,螺旋叶片上的截齿截割垮落煤岩,恢复垮塌钻孔,解放被埋压钻具,实现煤岩输送,可解决钻式采煤机工作过程中钻孔垮塌,输煤受阻、钻具埋压等问题,提高采煤效率,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一种采煤机螺旋钻杆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5418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0010913.4

    申请日:2019-01-07

    Abstract: 一种采煤机螺旋钻杆,包括钻杆筒总成和固定在其外周上的钻杆叶片,所述的钻杆筒总成包括钻杆筒,在钻杆筒上与安装导向连接轴相反的一端设有开锁装置,开锁装置位于该端钻杆稳定器总成内侧,一对开锁装置沿钻杆筒的径向对称分布;每个开锁装置包括开锁柱、上环、解锁弹簧和下环,开锁柱的上端与上环接触,上环嵌在钻杆筒内,开锁柱穿过解锁弹簧,解锁弹簧上端与开锁柱相连,解锁弹簧下端与下环相连,开锁柱下端穿过下环,下环嵌在钻杆筒内。本发明钻杆承载能力高、制造简单、便于拆卸和安装。

    一种分离式卸压钻机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7449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10461970.4

    申请日:2019-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式卸压钻机,包括牵引总成、钻进总成和钻杆运输车;牵引总成与钻进总成分开设置。牵引总成包括液压泵组、液压阀组、防爆电机、液压油箱、防爆电控箱、履带行走系统。钻进总成包括支撑总成、底盘总成、三排回转支承、动力头总成、机械手、X梁总成、钻杆总成和移动轮,三排回转支承固定连接在X梁总成上,在三排回转支承上设置底盘总成,底盘总成前部设置钻杆总成,后部设置动力头总成,在尾部靠近动力头总成的部位设置机械手,机械手一侧设置钻杆运输车。此种设置一是将动力单独分离出来,为制作大功率钻机创造条件;二是在钻进总成上设置机械手,可以高效率地更换钻头。优选地,将防爆电控箱设置矩牵引总成较远的地方,操作人员可以远程操作现场设备。

    一种采煤机螺旋钻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5418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10913.4

    申请日:2019-01-07

    Abstract: 一种采煤机螺旋钻杆,包括钻杆筒总成和固定在其外周上的钻杆叶片,所述的钻杆筒总成包括钻杆筒,在钻杆筒上与安装导向连接轴相反的一端设有开锁装置,开锁装置位于该端钻杆稳定器总成内侧,一对开锁装置沿钻杆筒的径向对称分布;每个开锁装置包括开锁柱、上环、解锁弹簧和下环,开锁柱的上端与上环接触,上环嵌在钻杆筒内,开锁柱穿过解锁弹簧,解锁弹簧上端与开锁柱相连,解锁弹簧下端与下环相连,开锁柱下端穿过下环,下环嵌在钻杆筒内。本发明钻杆承载能力高、制造简单、便于拆卸和安装。

    一种气力喷射性能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698992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0430783.0

    申请日:2017-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力喷射性能试验台,包括空气压缩机(1)、总风管(2)、螺旋供料装置(3)、比例流量阀(4)、主输送风管(5)、正压风管(6)、旋流风管(7)、气力喷射器(8)、旋流辅管(9)、透明输送管(10)、输送直管(11)、高速摄像机(12)、相机支架(13)、支撑架(14)、稳流管(15)和涡街流量计(16)。本发明可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方案研究气力喷射器结构参数以及不同气流分配比例对喷射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记录在不同参数组合下喷射系统内部流场压力变化以及物料的输送情况,获得符合实际工况要求的喷射器最佳参数,提升气力喷射器输送效率,确保气力输送系统的可靠性,减少管道堵塞等事故的发生。

    一种多钻头组合钻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3820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57217.7

    申请日:2018-12-19

    Abstract: 一种多钻头组合钻机,包括驱动装置、主机架、组合钻杆和组合钻头,驱动装置安装在主机架上,组合钻杆和驱动装置连接,组合钻头与组合钻杆连接,所述的组合钻头包括齿轮箱、上排钻头、下排钻头和固定支架,齿轮箱有两组,上排钻头和下排钻头各有两个,位于钻进方向右侧的钻头为右旋,钻进方向左侧的钻头为左旋,下排钻头超前上排钻头,上排钻头和下排钻头分别和一组齿轮箱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输入轴和组合钻杆连接,固定支架一端连接在首节钻杆连接器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排钻头处,中间设有横梁,横梁伸出端固定在齿轮箱上。本发明结构紧凑,钻采效率高,钻进方向稳定,移动方便,能耗低,适应煤层厚度变化的边角残煤和煤柱的开采。

    一种复合型气力输送旋流弯管

    公开(公告)号:CN10923054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82731.7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一种复合型气力输送旋流弯管,包括用于输送流体的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入口直管部、弯管部及出口直管部三部分。所述的入口直管部包括入口直管段、气固混合入口、旋流气体入口、旋流气体混合室和旋流生成孔;所述的弯管部包括弯管段、一级旋流生成管和二级旋流生成管;所述的出口直管部包括出口直管段和开在其端部的气固混合出口。本发明能够产生充足的旋流气体,实现旋流输送,有效减少颗粒与管壁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提高物料输送质量,有效延长弯管使用寿命,同时降低局部压力损失,提高气力输送系统的工作效率。

    一种双头钻式采煤机一体化钻杆

    公开(公告)号:CN107642337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1077087.2

    申请日:2017-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头钻式采煤机一体化钻杆,包括右旋钻杆总成、钻杆连接总成和左旋钻杆总成,其中右旋钻杆总成和左旋钻杆总成除了钻杆筒转动方向和钻杆叶片绕向相反外,其他结构尺寸相同,右旋钻杆总成和左旋钻杆总成通过钻杆连接总成并排间隔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双钻头钻式采煤机定向钻进工作,右旋钻杆和左旋钻杆通过钻杆连接总成连接成一体,提高了钻进过程中的定向性,保证了钻机的钻进深度,解决了钻进过程中钻杆跑偏的问题;同时,钻杆一体化设计,增加了钻孔的截面积,减少了塌孔率,有利于产生更大的地层裂纹,易于实现双钻头采煤机瓦斯抽排孔的钻进和泄压工作。

    一种双钻头全液压钻式泄压设备及泄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2951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268767.7

    申请日:2015-05-22

    Abstract: 一种双钻头全液压钻式泄压设备及泄压方法,适用于具有压力突出或煤层应力集中的矿井巷道掘进作业,设备包括钻具总成、抱爪总成、调斜总成、主机、冷却总成、锚杆总成、液压总成。用锚杆支撑固定,调斜总成调节钻采角度,通过换接钻杆实现泄压孔钻进,钻具退出后钻孔垮塌,实现煤层应力释放;本发明呈孔稳定、钻进深度大,可使煤体得到充分泄压,消除巷道开帮破煤时的大型煤炮等强动力现象;而且泄压后的巷道轮廓线及巷道以外的煤岩体完整稳定,降低了巷道施工成本及危险程度,提高了巷道掘进效率;采用全液压控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较窄的机身便于掘进机等掘进设备进入巷道工作,履带行走装置提高了钻机的灵活性。

    一种煤柱回采可升降三钻头全液压钻式采煤机及钻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953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86462.9

    申请日:2016-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柱回采可升降三钻头全液压钻式采煤机及钻采方法,该采煤机包括驱动泵站、钻进主机、退钻主机、钻具总成和龙门架总成;钻进主机包括钻进主机架,钻进驱动总成安装在钻进主机架上,支撑侧架Ⅰ安装在钻进主机架两侧,前支撑总成Ⅰ安装在钻进主机架前端,退钻主机包括退钻主机架,退钻驱动总成安装在退钻主机架上,支撑侧架Ⅱ安装在退钻主机架两侧,前支撑总成Ⅱ安装在退钻主机架前端,驱动泵站位于钻进主机架一侧,钻进主机与退钻主机通过链条连接,龙门架总成横架于钻进主机与退钻主机上方。本发明实现了不同高度煤柱的开采,采煤过程中钻进作业与退钻作业同时进行,提高了开采效率,降低了开采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