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托顶煤巷道顶板围岩结构的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43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916374.7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托顶煤巷道顶板围岩结构的分类方法,先根据待分类托顶煤巷道的顶煤厚度与锚杆及锚索间的支护形式,对托顶煤巷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后的结果,将不同分类巷道的顶板锚固结构分为叠加梁‑拱型、组合梁‑拱型和组合拱三种类型,且设定厚煤梁的梁‑拱转换临界值,并将顶煤厚度与该临界值进行比较,根据不同顶煤厚度再进一步划分顶板结构力学模型,最后将确定的顶板结构力学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得出当前顶板结构的极限承载强度。本发明能根据托顶煤巷道顶煤的厚度变化,对顶板结构进行分类,并确定分类后每种类型的顶板结构力学模型,从而有效提高对不同顶煤厚度的托顶煤巷道顶板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的精度。

    基于Transformer的冲击地压时间-空间协同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664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0585.5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冲击地压时间‑空间协同预测方法,数据预处理将微震时间特征指标处理为具有特定时间窗的序列,添加位置编码转换为Transformer模型的输入格式;预测模型构建采用编码器和解码器网络结构,利用时空注意力机制捕捉数据中的复杂模式。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中使用前馈神经网络、层归一化和残差连接,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和收敛性;在模型训练和模型测试中,得出采用不同时间窗的预测值。最后采用了克里金插值法处理归一化数据,根据微震时空特征指标网格矩阵,利用网格矩阵绘制空间云图,确立危险区域,完成冲击地压预测方法的构建。本发明结合冲击地压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实现了冲击地压时间序列预测,预测结果准确。

    一种粒子高频多点位连续冲击辅助破岩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604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8347.9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粒子高频多点位连续冲击辅助破岩试验系统及方法,涉及岩石测试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一侧开设有粒子通道,工作台上设置有粒子冲击加载单元,粒子冲击加载单元包括气压泵、高压气管、粒子加速盒和粒子发射管,粒子加速盒安装在工作台上靠近粒子通道一侧,粒子加速盒内开设有粒子储存室,粒子加速盒内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的出口通过连通管与粒子储存室连通,控制阀与高压气管连通,高压气管与气压泵相连通,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调整粒子加速盒角度的角度调节单元,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对试验过程进行记录的冲击过程记录单元。简便有效地对粒子冲击破岩效率进行测试。

    一种深部矿井煤层巷道支护抗矿震能力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7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41738.7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矿井煤层巷道支护抗矿震能力的评估方法,针对矿井实际的地质条件和煤层巷道支护情况,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先确定巷道支护失效时极限质点峰值速度,接着计算其所对应的矿震传播至巷道的震动能量,然后通过统计分析矿井矿震能量的耗散规律,推算导致巷道支护失效的矿震震源极限能量,最后矿震震源极限能量结合划分标准,综合确定矿井煤层巷道支护的抗矿震能力,所得到的煤层巷道支护抗矿震能力评估结果贴合矿井实际,并且能较为准确地评估矿井煤层巷道支护所能抵御的矿震能量的等级,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深部冲击地压矿井煤层巷道的支护参数设计与确定以及抗矿震能力评估提供较为准确且强有力的依据。

    一种煤矿施工爆破断底用炮眼封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70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52557.9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施工爆破断底用炮眼封泥装置,包括支撑台和支板,所述连接套套放在第一输料通道与第二输料通道拼接处的外侧,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固定有钩杆,所述封锁机构贯穿第二输料通道的底部并搭放在钩杆上。该煤矿施工爆破断底用炮眼封泥装置,利用第二输料通道和第一输料通道将储料箱内的炮泥输送到炮眼内,同时第一输料通道向右慢慢移动,使炮泥能够充满炮眼,完成初步封泥操作之后,第一封板旋转并封住第一导料板,同时第二封板旋转并封住第一导料板,撤走连接套并使第二转杆离开卡槽之后可180度旋转转板,接着移动杆和捣泥块向左移动并伸入炮眼内,方便捣实炮泥,之后可重复注泥捣泥操作,使封堵效果更加紧实牢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