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温度静力触探的能源桩热交换管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968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503987.9

    申请日:2021-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温度静力触探的能源桩热交换管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加热型温度静力触探试验方法,和对混凝土桩和热交换管结构的改进,所述混凝土桩为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包括混凝土、主筋、箍筋和端头板,所述混凝土桩体竖直设置,并且所述钢筋混凝土桩体包裹住所述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螺距依据不同土层的导热系数确定,所述热交换管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并且所述热交换管的进口和出口分别外露于所述混凝土桩。本发明解决现有热交换管无法考虑不同土层的复杂土性条件以及螺旋热交换管传热效率不高的问题,来提高能源桩的换热效率以及节约能源。

    一种伞状张合型分段式低应变完整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920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07003.9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一种伞状张合型分段式低应变完整性测试装置及方法,装置:顶部杆件和支撑柱分别固接在固定支撑板的上下两端;滑动支撑板在支撑柱的下方;四组铰接支架分布在支撑柱的外围,且外支撑杆的上端和内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固定支撑板和滑动支撑板铰接;四个安置平台分别与对应的外支撑杆的下端铰接;钢管的上端与滑动支撑板下端固接;调节柱体为阶梯柱状结构,且中径柱体段插装于钢管的内部,小径柱体段的上端穿过导向孔后与支撑柱的下端固接;无线蓝牙激振盒和拾振盒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安置平台上。方法:将装置置于桩顶部进行缺陷测试,无缺陷则向下延伸10m继续测试,有缺陷则结束测试。该装置及方法可对桩身是否存在缺陷进行快捷可靠的测试。

    一种伞状张合型分段式低应变完整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920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507003.9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一种伞状张合型分段式低应变完整性测试装置及方法,装置:顶部杆件和支撑柱分别固接在固定支撑板的上下两端;滑动支撑板在支撑柱的下方;四组铰接支架分布在支撑柱的外围,且外支撑杆的上端和内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固定支撑板和滑动支撑板铰接;四个安置平台分别与对应的外支撑杆的下端铰接;钢管的上端与滑动支撑板下端固接;调节柱体为阶梯柱状结构,且中径柱体段插装于钢管的内部,小径柱体段的上端穿过导向孔后与支撑柱的下端固接;无线蓝牙激振盒和拾振盒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安置平台上。方法:将装置置于桩顶部进行缺陷测试,无缺陷则向下延伸10m继续测试,有缺陷则结束测试。该装置及方法可对桩身是否存在缺陷进行快捷可靠的测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