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7161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572176.X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于宽粒级浮选的选前高效调浆设备,适用于泥煤浮选使用。包括上为柱状结构,下为倒锥台结构的调浆桶,侧壁上方设有矿浆出料口,矿浆出料口下方两侧设有矿浆抽离口,柱状结构两侧分别设有矿浆射流口,调浆桶的上半部分内侧交替设有环形剪切隔板与导流板,所述双通道射流循环加药系统包括加药管,加药管包括入口端、扩散端以及设置在喉道处的加药管口,入口端通过离心泵和三通连接矿浆入料口和矿浆抽离口连接,调浆桶内轴向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多组搅拌叶轮,位于最底部的两组搅拌叶轮与设置在最下方的两块环形剪切隔板均处于相同水平高度。其有效提高煤泥的疏水絮凝与细泥脱除,提升矿浆预处理效果,有效缓解浮选机内部流场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375483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0199963.4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煤泥回收的分选系统及分选工艺,属于煤泥分选回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煤泥分选工艺流程复杂、处理能力小、产品错配物含量高以及不能满足煤泥连续性分选回收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煤泥搅拌桶、分级旋流器、第一矿浆预处理器和三产品水力浮选机;煤泥搅拌桶通过第一渣浆泵与分级旋流器连接,分级旋流器通过第二渣浆泵与第一矿浆预处理器连接,第一矿浆预处理器与三产品水力浮选机连接。本发明通过在三产品水力浮选机内对2~0.25mm粗颗粒煤泥进行流化分选,获得精煤、中煤和尾煤,在浮选柱内对0.25~0mm的细颗粒煤泥进行逆流分选,获得精煤和中煤,既满足了对粗细煤泥的精细化回收,又满足对煤炭资源的梯度化利用,实现了经济资源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87162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72288.5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于宽粒级浮选的选前高效调浆方法,适用泥煤复选中使用。首先将宽粒级矿浆通过调浆桶两侧的矿浆入料口给入形成高速射流,高速射流从文丘里管结构的加药管入口端进入形成负压区矿浆,捕收剂和起泡剂自吸进入文丘立管结构中的负压区矿浆乳化,矿浆内发生空化现象,矿浆倒梯台结构两侧的矿浆射流口切线射流给入调浆桶底部从而形成向上的强旋流,控制调浆桶内搅拌轴上的旋转叶轮旋转方向与强旋流方向始终相反以保证矿浆逆流;向上的强旋流矿浆在强制搅拌区域与旋转叶轮形成逆流调浆,并利用环形剪切隔板上和导流板减少应力分布,提高设备稳定性,同时对向上运动的强旋流矿浆起到辅助剪切作用,提高调浆效果;其步骤简单,调浆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53064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27653.6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邢耀文 , 桂夏辉 , 丁世豪 , 车涛 , 孟凡彩 , 曹亦俊 , 夏灵勇 , 郑毅 , 魏立勇 , 田立新 , 佟顺增 , 许宝林 , 肖有芬 , 宫庆刚 , 张学军 , 辛得祥
IPC: B04C9/00 , B03D1/00 , B03B1/00 , B03D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度氧化煤浮选系统及浮选方法,属于煤炭浮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浮选方法无法回收细粒重度氧化煤的问题。重度氧化煤浮选系统包括磨矿设备、煤泥水桶、分级旋流器、渣浆泵、搅拌桶和浮选柱,对重度氧化煤依次进行“超细碎磨”、“疏水絮凝”和“柱浮选”三个环节,实现对重度氧化煤进行回收。本发明实现了细粒重度氧化煤的高效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138959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075656.5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3D1/018 , B03D1/02 , B03D103/08
Abstract: 一种低阶煤浮选用极性混合药剂及浮选工艺,适用于低阶煤开采技术领域。原料组成以质量份计为:短链酯:30~44份,正辛酸:30~44份,仲辛醇:3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醚:7份,吐温40:5份,司班80:4份,CuSO4:7份。使用时利用搅拌桶和超声板发出的超声波预先在水溶液中充分混匀。其药耗小,提高了浮选回收率使不同类的药剂分子充分分散到矿浆溶液中,降低捕收剂油滴尺寸,使其更加高效的在煤颗粒表面进行有效铺展,极大地提高了药剂的作用效率,提高洁净煤炭的回收率,降低煤系环境的污。
-
公开(公告)号:CN11138958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95040.1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粗颗粒回收的三产品水力浮选机及分选方法,属于煤泥分选回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煤泥分选工艺复杂、处理能力小、产品错配物含量高以及不能满足煤泥连续性分选回收的问题。本发明的三产品水力浮选机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的轴线与第二柱体的轴线平行,第二柱体的底部不高于第一柱体的顶部,第一柱体的顶部与第二柱体的中部连通;第一柱体内的上升水流速度大于第二柱体内的上升水流速度。本发明通过两段柱体高低并行连接的三产品水力浮选机对煤泥分选,细化了粗煤泥的分选工艺,既避免了中煤在尾矿中的损失,又避免了中煤对精煤的污染,提高了精煤质量,实现了对煤泥的连续、精确、高效分选。
-
公开(公告)号:CN11447195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1610316.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3D1/018 , B03D1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浮选胶囊缓释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捕收剂成分包括捕收类药剂、功能类药剂、乳化剂;其中捕收类药剂成分包括:柴油、松油、油酸基酯类;功能类药剂为水玻璃溶液和硫酸溶液按照比例混合;乳化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比于常规捕收剂,本发明的胶囊缓释捕收剂为胶囊特殊结构,具有捕收和选择性抑制的双重作用;当捕收剂胶囊外壳与煤分子疏水位点作用时,原有胶囊结构坍塌,胶囊内核抑制剂成分被释放,当捕收剂未与煤分子作用时,抑制剂被捕收剂暂时封存。抑制剂的缓慢释放避免了短时间内的过度消耗,改善了随着抑制剂浓度降低而导致抑制效果变差的问题,胶囊缓释捕收剂选择性更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71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59749.5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泰安远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湖南兴辉洗选药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泥浮选捕收剂分子官能团筛选方法,属于浮选药剂设计领域。通过沉积制备带有不同浮选药剂分子官能团的改性探针,之后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改性探针向被测煤样上进针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变形信息,并根据弹性变形信息推导出改性探针在进针过程中的进针力信息,收集改性探针对应的退针力信息生成退针力曲线;比较所有改性探针的退针力曲线数值,数值越大则说明改性探针上的浮选捕收剂分子官能团与煤样之间的粘附力越大,粘附力越大则说明该改性探针上沉积的捕收剂效果越好。本方法步骤简单,精度高且直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效捕收剂分子官能团筛选困难、捕收剂调控机制不清晰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719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10316.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3D1/018 , B03D1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浮选胶囊缓释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捕收剂成分包括捕收类药剂、功能类药剂、乳化剂;其中捕收类药剂成分包括:柴油、松油、油酸基酯类;功能类药剂为水玻璃溶液和硫酸溶液按照比例混合;乳化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比于常规捕收剂,本发明的胶囊缓释捕收剂为胶囊特殊结构,具有捕收和选择性抑制的双重作用;当捕收剂胶囊外壳与煤分子疏水位点作用时,原有胶囊结构坍塌,胶囊内核抑制剂成分被释放,当捕收剂未与煤分子作用时,抑制剂被捕收剂暂时封存。抑制剂的缓慢释放避免了短时间内的过度消耗,改善了随着抑制剂浓度降低而导致抑制效果变差的问题,胶囊缓释捕收剂选择性更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8959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075656.5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3D1/018 , B03D1/02 , B03D103/08
Abstract: 一种低阶煤浮选用极性混合药剂及浮选工艺,适用于低阶煤开采技术领域。原料组成以质量份计为:短链酯:30~44份,正辛酸:30~44份,仲辛醇:3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醚:7份,吐温40:5份,司班80:4份,CuSO4:7份。使用时利用搅拌桶和超声板发出的超声波预先在水溶液中充分混匀。其药耗小,提高了浮选回收率使不同类的药剂分子充分分散到矿浆溶液中,降低捕收剂油滴尺寸,使其更加高效的在煤颗粒表面进行有效铺展,极大地提高了药剂的作用效率,提高洁净煤炭的回收率,降低煤系环境的污。
-
-
-
-
-
-
-
-
-